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数据共享与地学数据的重要性

科学数据共享与地学数据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属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下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它属于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规划中的“基础科学与前沿研究”领域,主要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前沿创新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数据服务,是目前科学数据共享中唯一以整合和集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学家个人通过科研活动所产生的分散科学数据为重点的平台。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地质灾害数据,也属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范畴。

科学数据共享与地学数据的重要性

科学数据不仅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政府部门制定政策、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科技发展基础条件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经过多年运行,已取得明显进步,积累了一些重点领域的科学数据,为进一步建设各个专业领域的数据共享平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002年,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启动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工作。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平台建设重点的第三项是“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工作包括以下几项:①打破条块分割,对相关部门和行业长期持续积累的数据资源,以及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数据进行整理、汇交和建库。抢救濒临丢失的重要科学数据,重要历史资料要尽快做到数字化。②以政府资助获取与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为重点,整合相关的主体数据库,构建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群。提高与国际科学数据组织的信息交换能力,推动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建设,形成国家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

地学科学数据主要发布在“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www.geodata.cn)和“国家基础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www.nsdata.cn)。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属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下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早在2002年就作为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首批9个试点之一启动建设,经历了近6年的试点和建设,于2004年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它属于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规划中的“基础科学与前沿研究”领域,主要为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学科前沿创新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和数据服务,是目前科学数据共享中唯一以整合和集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学家个人通过科研活动所产生的分散科学数据为重点的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中“特色专题数据库”包含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数据数据库,历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结题的项目数据整合发布和对外共享汇聚在此。本课题属于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数据汇交后也应在此平台发布数据。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具有分散、多源、异构、海量等特点,在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是全球变化创新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的重要基础。为了能够有效集成、共享这些数据资源,开展地学数据共享软件系统的研究,为科技界和公众提供地学领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目前已建立的多个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网站或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成果,在数据共享软件的总体架构、功能体系、业务模式和部署应用等多个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结合云服务、Web2.0、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展开新的应用,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多种方式的数据浏览、在线分析和数据下载,是地学数据共享软件下一步的重点发展方向。(www.xing528.com)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地质灾害数据,也属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范畴。地质灾害成因复杂、信息包容量大、研究历史较短,所以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开发研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制约。目前,我国还未正式制定颁布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标准,与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信息标准也不很完善。建立标准的地质灾害数据库、规范调查数据采集和应用、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的管理使用和共享的应用模式及技术标准,是现阶段地质灾害数据库开发和信息系统开发面临的重点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