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江古商城:一位县令与古商城

洪江古商城:一位县令与古商城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扶翼号召百姓植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位于沅水与巫水汇合处的洪江,凭借地理优势,迅速成为这一地域的桐油集散地。洪江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集市,逐渐成为一座名扬四海的商城。黄本骥称赞张扶翼是一位值得后人以豆和俎祭祀、崇奉的知县。回溯往事,黔阳县曾有这么一位县太爷,以一篇一百五十八字的告示,奇迹般地催生了一座古商城,造就了一个地域长达三百年的经济繁荣。

洪江古商城:一位县令与古商城

康熙元年(1662),安徽霍邱人张扶翼就任黔阳县令。他到职伊始,便到县境各地体察地理民情。他根据调查所得的结论,号召百姓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康熙五年(1666),他主持修纂《黔阳县志》时,把自己的构想写进了县志中:“供洪二里树宜蜡虫,太平宜葛,原神宜棉,子弟乡宜桑、宜柑橘。桐树村坊皆宜,而原神独有其利。”张扶翼所说的原神,便是今天的沅河镇。“村坊皆宜”的桐树,竟然就只有原神这一个地方有,何不号召全县的百姓都来种植桐树呢?

张扶翼号召百姓植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是安徽人,熟悉长江流域的航运。当时,航行在长江的都是木船。制造木船,需要用桐油石灰和碎苎麻捣成的泥灰涂抹来防止渗漏;维护木船,每年需要用桐油来防腐两次。若能生产出桐油,是不愁没有销路的。他认定这是个绝好的生产门路。于是,他撰写告示,四乡张贴,号召百姓种植桐树。告示说:“黔邑山多而土少,山气能生百物,桐油又利之大者。然利在五年之后,人以其无近功,遂忽而不种。不思今日无种,后日何获?今与汝父老约,各督其子弟,乘此秋成之余力,农功既毕,即治山场,砍去杂木恶草,以火烧冻过冬,俟来春遍植桐树。桐树未成,先种芝荞,本年亦可得利。桐树长成,则其利自远。是尔民之勤劳,不过农功闲余之日月,而得利乃数年、数十年之后。尔父老为子孙计长久,何不计出此!”(见康熙《黔阳县志》)

言简意赅的告示,不仅劝导百姓要着眼长远,种植桐树,还介绍了林粮间作、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植桐方法。他还派人前往四川,引进来油桐良种,使得这一工程得以配套。他的号召迅速得到黔阳百姓的广泛响应。受黔阳影响,桐树种植之风,迅速吹遍了湘西南和邻近的黔东南各地。仅仅几年时间,新栽种的油桐树便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榨出了桐油,进入了市场。位于沅水与巫水汇合处的洪江,凭借地理优势,迅速成为这一地域的桐油集散地。洪江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集市,逐渐成为一座名扬四海的商城。(www.xing528.com)

道光二十五年(1845),离张扶翼号召百姓植桐一百八十三年,黔阳县教谕黄本骥在《湖南方物志》中写道:“洪江为上河油商囤积之地,黔阳最近,所产甚多。国初居民不知此利。康熙元年知县张扶翼谕民种桐,今则各乡遍植,食德无穷。仁者之泽,其普如此,是宜豆俎县庠,俾与桂阳茨充千秋媲美。”黄本骥称赞张扶翼是一位值得后人以豆和俎(古代祭祀用的两种器具)祭祀、崇奉的知县。他还引用了东汉时桂阳太守茨充“教民种植桑柘麻苎之属,劝令养蚕织屦,民得益利”(见《后汉书·卫飒传》)的典故,高度评价了张扶翼可与之媲美的功绩。

回溯往事,黔阳县曾有这么一位县太爷,以一篇一百五十八字的告示,奇迹般地催生了一座古商城,造就了一个地域长达三百年的经济繁荣。如今,曾经辉煌无比的洪江桐油,在岁月的更迭中被渐渐淡忘。而伴随着旅游事业的方兴未艾,古商城重又焕发出她不老的容颜。人们惊奇地发现,张扶翼那篇绝妙的短文,在桐油产业辉煌不再的三百年后,仍然在发挥着意想不到的效用。当年造福一方的父母官,为今人留下了珍贵的遗产,更给今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