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江古商城回眸之九:四十八个半戏台

洪江古商城回眸之九:四十八个半戏台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桐油业的兴起,木市也东移到洪江,大量客商涌入,形成了洪江大都会的格局。另有湖州会馆因戏台浅小,仅能算半个戏台。通过以上这四十八个半戏台,古商城的社会结构一目了然。此外,洪江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客商在这里做买卖,船只在这里装卸货物,木排在这里重新编扎。那时的洪江,可谓锣鼓、唢呐声终朝不歇。洪江不唱辰河戏的是太平宫戏台,他们每年例行祭祀时都从家乡请来祁剧班子演唱祁剧。

洪江古商城回眸之九:四十八个半戏台

由于桐油业的兴起,木市也东移到洪江,大量客商涌入,形成了洪江大都会的格局。于是,同乡会馆、同业会馆纷纷出现,庙宇寺观也应运而生。原居民也修建起祠堂。这些建筑遍布在“七冲八巷九条街”,一年到头祭祀香烟不断。由于唱戏酬神是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些会馆、庙宇、祠堂大都建有戏台。这就出现了洪江有名的“四十八个半戏台”。

有戏台的同乡会馆:江西会馆万寿宫宝庆会馆太平宫、贵州会馆忠烈宫、辰沅会馆伏波宫、福建会馆天后宫、湘乡会馆广济宫、衡州会馆新安宫、黄州会馆帝主宫、七属会馆关圣宫、徽州会馆九华宫(以上为“十大会馆”)、长沙会馆广济宫、山陕会馆关帝宫、靖州会馆飞山宫、镇筸会馆天王庙、南昌会馆洞庭宫、苏州会馆、麻阳会馆、江南会馆,共计戏台十八个。另有湖州会馆因戏台浅小,仅能算半个戏台。

有戏台的同业会馆:油号业神农宫、木作业鲁班宫、排缆业玄女宫、圆木业玄女宫、船棚业玄女宫、爆竹业吉庆宫、楮钱业玉蚨宫、神香业宝鼎宫、屠宰业三义宫、米粮业炎皇宫、缝纫业轩辕宫、梨园业老郎宫,共计戏台十二个。

有戏台的庙宇寺观:娘娘庙、药王宫、灶王宫、火神庙、雷祖殿、南岳殿、财神庙、高坡宫、五谷庙、洞天宫、辰龙宫、准提庵、莲花庵,共计戏台十三个。

有戏台的祠堂:杨家祠堂(小寨溪)、杨家祠堂(屙屎坡)、贺家祠堂、连峰祠(由原居民中各杂姓合建),共计戏台四个。

有戏台的慈善机构:育婴堂。(www.xing528.com)

通过以上这四十八个半戏台,古商城社会结构一目了然。就连育婴堂里,也有一个戏台。戏台之多,可见一斑。这些戏台,为了配合所祀神祇或祖先诞辰的祭祀,每年通常都有演出,或三天,或五日,连朝匝月亦常有之。此外,洪江有大量的流动人口:客商在这里做买卖,船只在这里装卸货物,木排在这里重新编扎。这些人看戏的去处则多是每天都唱戏的镇筸会馆天王庙。那时的洪江,可谓锣鼓、唢呐声终朝不歇。

早年流行于洪江的戏曲,主要是辰河高腔。嘉庆十四年(1809),辰河戏艺人便在塘冲修建了梨园会馆老郎庙。辰河戏班,本家(班主)是固定的,角色每年不尽相同。春节过后,戏班招艺人组班唱戏,唱到六月二十四,艺人聚集老郎庙,为老郎爷(唐明皇)庆生辰,而后散班回家秋收。秋收完毕,择期再组班,唱到腊月二十四,再聚老郎庙,为老郎爷庆忌辰,而后回家过年。

洪江的辰河戏班,或由江湖上的头面人物组建,如长盛不衰的仁班的本家杨洪道,便在衙门当过捕快,开过赌场;或由艺人自行组建,如最负盛名的荣庆班,由著名艺人陈伯云、杨锦翠等人为本家;或由喜好戏曲的军政人物出面筹资,如红极一时的欢迎台,本家是国民党军队的师长陈汉章。

原来洪江辰河班全唱高腔。光绪二十年(1894),洪江始有科班,请来常德戏师教授弹腔。先后的科班有清和班、天福班、仁和班、天元班、遐龄班和金妙园(女子科班)。艺人科班学唱弹腔,出科后学唱高腔。

洪江不唱辰河戏的是太平宫戏台,他们每年例行祭祀时都从家乡请来祁剧班子演唱祁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