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辰河高腔之二-五溪漫话

辰河高腔之二-五溪漫话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鼓,是辰河高腔的一种演唱形式。围鼓堂作为辰河高腔的业余演唱组织,旧时在辰河城乡极为普及。辰河高腔剧本多为明清传奇,不识文断字是解释不了的。他们常与民间艺人一道,订正剧本,切磋唱腔,对辰河高腔的流传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许多辰河高腔艺人,都是从围鼓堂开始艺术生涯,后来走上舞台,以唱戏为职业的。有的围鼓堂,甚至全堂人马一同转为职业辰河戏班。围鼓堂的演唱不收费,仅由主家酒肉款待。

辰河高腔之二-五溪漫话

围鼓,是辰河高腔的一种演唱形式。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载:“城乡善曲者,遇邻里喜庆,邀至其家唱高腔戏,不装扮,谓之‘打围鼓’,亦曰‘唱坐场’,士人亦间与焉。”围鼓堂作为辰河高腔的业余演唱组织,旧时在辰河城乡极为普及。几乎所有的村庄都组织有自己的围鼓堂,甚至在边远的少数民族村寨里,日常说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群众却也能用汉语唱高腔围鼓。如清末民初间,仅泸溪县浦市一地,围鼓堂便有九个。因此,《湖南省志》载:“浦市产高腔,虽三岁孩童亦知曲唱。”

围鼓堂一般有堂名,如“某某堂”,或“某某社”。设堂长一人。一般是既会唱高腔戏,又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负责组织围鼓堂。另有管班一人,负责事务性工作和乐器的保管。围鼓堂人数多少不限,一般在二十人左右。参加者除了市镇上的商贩、手工业工匠和乡村的农民以外,地方上的官吏、士绅和文人也有参加。这些“间与”围鼓堂的“士人”,一般还都是围鼓堂的组织者。辰河高腔剧本多为明清传奇,不识文断字是解释不了的。这些人都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谙音律,懂曲牌。他们常与民间艺人一道,订正剧本,切磋唱腔,对辰河高腔的流传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们的参与,同时也提高了戏曲艺人的社会地位。许多辰河高腔艺人,都是从围鼓堂开始艺术生涯,后来走上舞台,以唱戏为职业的。其中有人还成了名角。有的围鼓堂,甚至全堂人马一同转为职业辰河戏班。

辰河一带的习俗,凡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必请围鼓堂到家中演唱。在一些地方,如辰溪、浦市一带,至今仍然如此。一些大户人家,不只请一堂围鼓,常常是四五堂围鼓一齐唱。人们常以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家的人缘和气派。遇丧事唱围鼓时,则必然是通宵达旦。在《黔阳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丧,尤盛者,丧家每夜群聚而讴,鼓歌弦唱,彻夜不休,谓之闹丧。而所讴并非挽歌,大抵皆院本杂剧,施之吉席者。”说的便是民间丧事唱围鼓的情形。(www.xing528.com)

围鼓堂的演唱,座位有定规:以主人摆设的桌子为中心,桌子前右角置鼓,设鼓师座位,称“白虎位”;鼓师后面,设打钹人的座位(一人打两副钹子),桌子前左边设唢呐师座位,称“青龙位”;唢呐师对面为大锣手座位,小锣手站立于鼓师前左边,不设座位;演唱者,唱生行的坐左边,唱旦行坐右边,唱净行、丑行的坐对面。围鼓堂演唱的剧目和舞台演出的剧目完全相同,剧本、曲牌也无任何差异。演唱时,一般先唱一两出与主东红白喜事相关的剧目,如婚事多唱《金精戏仪》,生子多唱《仙姬送子》,丧事多唱《傅相升天》,男寿多唱《元旦上寿》,女寿多唱《王母上寿》,升官多唱《文武陞》等。然后,再由演唱者选唱自己的拿手戏。围鼓堂有规矩,即使是丧事,也同样可以唱喜剧剧目。人们将丧事称为“白喜”,生死轮回,去到另一个世界,也应该是人生的喜事。一场围鼓结束时,一定要演唱敷演苏秦六国拜相的剧目《黄金印》“大团圆”一折中一支叫[泣颜回]的曲牌:“忙一步,过草堂,阖家大小乐安康。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不读万卷书,怎得见君王!”以表为主家图吉利之意。

围鼓堂的演唱不收费,仅由主家酒肉款待。演唱围鼓的人,在民间受到尊重,宴会时坐上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