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排气阶次噪声与气流噪声分析及控制

汽车排气阶次噪声与气流噪声分析及控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24锥颈共振器传递损失随锥角变化的三维图图5.24显示了锥颈共振器的传递损失随锥角变化的情况。图5.25传递损失等消声量的带宽分布表5.2各个传递损失下的消声带宽汇总表表 5.2中的带宽增加比例表示锥颈共振器相对于直管颈部共振器的消声带宽增加量的百分比。另外,从锥颈共振器的设计角度来说,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增加锥颈的锥角,以获得更好的消声能力。

汽车排气阶次噪声与气流噪声分析及控制

对图5.21至图5.23三幅图分析可知,随着颈部锥角的增大,共振器的消声频带有拓宽的趋势。为弄清共振器的消声带宽与锥角的关系,利用带声学修正的传递矩阵模型对颈部锥角变化时的共振器声学性能进行分析。分析对象的几何尺寸为:a=0.07m,r11=0.03m,l1=0.1m,r2=0.1m ,l2=0.2m, r12=0.03~0.1m,颈部锥角按式(5.11)计算,锥角从0°到 35°变化。计算结果如图5.24所示。

图5.24 锥颈共振器传递损失随锥角变化的三维图

图5.24显示了锥颈共振器的传递损失随锥角变化的情况。在三维坐标网格的底面显示的曲线表示传递损失消声量的等高线。为了显示的更清楚,选择 TL=5dB ,TL=10dB 以及 TL=15dB三种情况,用二维图画出锥颈共振器传递损失所对应的等高线分布情况,如图5.25所示。从图5.25中可以看出,在一定传递损失下,消声带宽随着锥角的变大而变宽,同时共振频率也向高频移动。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取大的锥角以获取更宽的消声带宽。

为了更加清楚直观地认识锥颈共振器拓宽消声频带的性能,将图5.25中在各个传递损失下的消声带宽总结在表5.2中。(www.xing528.com)

图5.25 传递损失等消声量的带宽分布

表5.2 各个传递损失下的消声带宽汇总表

表 5.2中的带宽增加比例表示锥颈共振器相对于直管颈部共振器的消声带宽增加量的百分比。从表中可以看出,在锥角接近35°时,各个传递损失范围下,带宽增加比例在150%左右,充分表明了锥颈共振器在不增加腔体体积的情况下,可以充分拓宽消声频带,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加有效地针对阶次噪声进行消除。另外,从锥颈共振器的设计角度来说,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增加锥颈的锥角,以获得更好的消声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