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2.5铺设保温板时,应按排板方案进行铺设。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5.2.1 在浇筑预制装配式自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的混凝土层之前,应进行隐蔽检验并留置检验记录。检验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的要求。

5.2.2 采用平置工艺生产预制装配式自保温混凝土外墙板时,应在底层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且在初凝之前,完成保温层的铺设。

5.2.3 保温连接件安装前,应熟悉连接件布置图,并提前做好保温板的切割分块工作。保温连接件的位置、形状、尺寸、型号和方向应与图一致,其位置偏差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其位置偏差不得超过10 mm。外叶墙板应通过保温连接件不可移动、不能旋转地连接到结构层上。当保温连接件与钢筋位置相冲突时,应当相互避让,无法避开时应由设计单位确认调整方案。

5.2.4 连接内、外叶墙板的保温连接件在生产使用时,应保证其在内、外叶墙中有足够的锚固深度,或者与内、外叶墙板的结构钢筋进行可靠连接。锚固深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明确设计要求的,应符合经审批合格的生产方案的要求。

5.2.5 铺设保温板时,应按排板方案进行铺设。对于露出内叶板或外叶板的保温板不宜有双向拼接缝,拼接缝距混凝土边缘不宜小于300 mm,否则应采取加强固定措施。

5.2.6 预制装配式自保温混凝土外墙板生产时宜采用预置吊环,吊环位置及其规格、型号的确定应在深化设计阶段完成,并在其首件试吊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吊环位置的设置应考虑吊点合力与构件的重心重合。

5.2.7 预制装配式自保温混凝土外墙板在生产、存放、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其保温层和混凝土层不应剥离。当生产工艺不能保证保温层与混凝土之间的吸附力时,生产过程中可采用下列措施:(www.xing528.com)

1 使用带有燕尾槽的保温板防止保温层与混凝土剥离。

2 使用不带燕尾槽或燕尾槽不足的保温板时,可采用板面划槽的方式。铺设前在两面划槽,槽的长度不宜小于板长(宽)的80%,槽的间距不宜大于200 mm,槽的宽度和深度宜为2 mm~4 mm。

3 使用不带燕尾槽或燕尾槽不足的保温板时,可采用增设保温钉的措施。在板宽方向布置两列保温钉,呈梅花状错位布置,同列内间距500 mm~800 mm。

5.2.8 使用带振动台流水线分层生产预制装配式自保温混凝土外墙板时,应保证混凝土充分振捣且不过振和重复振捣。对有清水混凝土饰面要求的预制构件,宜将清水面置于模板面进行生产。

5.2.9 生产预制装配式自保温混凝土外墙板构件需要采用加热养护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0 ˚C。

5.2.10 预制装配式自保温混凝土外墙板构件脱模起吊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低于15 MPa。构件使用模台翻转机进行竖向整体脱模的,应在混凝土层底部设置可靠的支撑和稳定装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