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汇总了中南地区省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重力、磁法、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等各专题应用研究的数据库成果和相关文档资料,建成了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集成数据库21个,包括铁矿、铜矿、铝土矿、铅锌矿、锰矿、镍矿、钨矿、锡矿、金矿、钼矿、锑矿、稀土矿、银矿、磷矿、硫矿、萤石矿、重晶石矿等21个矿种(不含煤炭)潜力评价成果集成数据库,内容涵盖了28 123个省级专题成果图件及属性库。还建成中南地区潜力评价基础编图成果集成数据库1个,包括潜力评价各专题组的成果图件及属性库240个、成果报告10份。
(1)建立截至2011年底的基础地质数据库。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对中南地区已建基础地质数据库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客观反映了中南地区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现状,为今后部署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中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2)建立省级和大区级的基础图件及属性库。以基础地质数据库为数据源,建立省级和大区级基础图件及属性库,完成中南地区1∶25万标准分幅实际材料图和建造构造图属性数据库62幅、1∶50万省级大地构造相图5幅和1∶150万大地构造相图1幅,更新了中南地区地质构造数据库,全面反映了中南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综合成果,为区内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工作区,以及成矿地质背景专题,重、磁综合信息专题,化探综合信息专题,自然重砂综合信息专题,遥感综合信息专题,成矿规律专题,成矿预测专题研究工作和获取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信息打下了基础。
(3)建立省(区)级21个矿种(组)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库。以21个矿种(组)的不同预测工作方法划分的759个预测工作区和具有代表性的354个典型矿床,全面反映了中南地区21个矿种759个预测工作区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区域成矿构造特征、区域矿产特征、区域成矿作用特征等,它们的相互关系和时空演化特征、找矿标志特征、预测要素特征,以及354个典型矿床成矿地质作用、矿田构造、成矿特征、预测要素、深部及其外围预测成果等内容。(www.xing528.com)
(4)建立中南地区19个矿种(组)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数据库。完成中南地区19个矿种(组)的单矿种成矿规律图、单矿种预测成果图、属性数据库建设共39幅,并完成中南地区区域成矿规律图、预测类型分布图、勘查工作部署图、未来矿产开发基地预测图建设共4幅,全面反映了中南地区19个矿种(组)的区域成矿区带分布、大地构造分区、矿产地特征、找矿标志、蚀变标志、成矿时代、找矿远景区、矿产预测类型划分、已有工作程度、勘查工作部署建议、矿产预测类型和预测成果、未来勘查工作成果预测等内容。
(二)地质资料文件级目录数据库
根据地质资料的分类不同建立地质资料文件级目录数据库,文件级目录数据库中包括了中南区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资料、原始资料和实物资料。在充分引用或参考已有标准和法规的条件下,根据资料管理实际情况,平衡文件级目录数据完整性、数据采集工作量和数据存储冗余,并与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充分融合,建立中南省(区)地质资料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导入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目录数据中心”,提供各级地质资料单位文件级目录数据的共享和全国地质资料馆、省级地质资料馆及各县市级地质资料馆的联合编目及地质资料的检索等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