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丘:中国历史文化之古都

商丘:中国历史文化之古都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古都、大古都,概念是不一样的。1988年8月,中国古都学会在河南安阳举行第六次年会,会上将安阳列入,形成“七大古都”。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在郑州举行“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会上,郑州被正式认定为“大古都”,也就是中国的第八个大古都。

商丘:中国历史文化之古都

中国的古都、大古都,概念是不一样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认为,中国的古都(历史上的都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古都:“作为一个独立的王朝或政权,不受外来的控制,其都城已成为政治中心,就皆应视为古都。”狭义上的古都:“古都不仅是独立王朝或政权的都城,抑且还应该具有较为长久的而不是过分短暂的年代,其遗址的现在地理位置应是确切的而不是推论的臆定,还应是距现在有关的城市较近,而不是相离很远的废墟。”“就广义的古都来说,自三代以下,我国共有古都217处,涉及的王朝或政权277个。这里面包括建立在内地的古都164处,建立在周边各地的古都53处。”[2]

中国217座都城里,根据建都时间长短及其在全国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提出了“四大古都”的概念,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确定为中国的“四大古都”。

1902年,梁启超撰《中国地理大势论》,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并列,作为“五都”进行论述。此后直到1920年代,“五大古都”之说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1930年,中国人文地理学开山大师张其昀出版《中国地理大纲》,提出“六大古都”说,即在前述五大古都之后列入了杭州。此后一直到1980年代,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六大古都”成为大多数学者认可的说法。1983年,陈桥驿出版《中国六大古都》,即是“六大古都”说在沉淀了60年后的一种学术反映,随着该书的出版,“六大古都”说更加深入人心。

1988年8月,中国古都学会在河南安阳举行第六次年会,会上将安阳列入,形成“七大古都”。此说最早由谭其骧提出,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中说,将安阳纳入大古都,是因为在历史上它的地位很重要,尤其是在6世纪以前,它的地位是可以和长安、洛阳相颉颃的。[3]

从稳定了近60年的“六大古都”说演变为“七大古都”说,学术界从此争议不断:安阳是否有资格列入大古都?大古都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学术界开始了延续多年而未绝的关于大古都标准问题的讨论。有学者认为,大古都应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建都历史悠久(200年以上);二是地理条件优越;三是须是全国的政治或经济、文化中心;四是城市建设宏伟;五是延续发展为全国著名城市。以此为标准,有学者认为安阳不具备大古都条件。(www.xing528.com)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的邹逸麟教授对五大标准进行了评论和反驳,其他学者也认为五大标准不具有操作性。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则进行了定量分析,将安阳与南京、杭州进行了量化对比,得出的结果显示:在综合指数上,安阳虽然低于南京,但是高于杭州。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杭州名列大古都,安阳也当之无愧。

尽管仍然存在争议,在学界名人对安阳入列进行的有力论证支撑下,“七大古都”说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七大古都”说提出后没几年,一些学者联合倡议,郑州也应该列入大古都。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在郑州举行“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会上,郑州被正式认定为“大古都”,也就是中国的第八个大古都。

历史上,在郑州建都的政权有夏、商、管、郑、韩等朝代(国家),但这几个朝代(国家)年代久远,影响力远不及后来的汉、唐、宋等朝代,所以一般公众对郑州是不是古都,实在没有多少印象。同样,郑州入列大古都也引起了争议,甚至比安阳入列争议更大。2011年6月,89岁高龄的历史地理学科领军人物陈桥驿在给一位学者的回信中明确写道:“将郑州列入其中,这是我和许多人都不赞成的。”

由此可见,有关“大古都”,国家没有制定过任何标准,也没有进行过评定和审批,只是一种学术上的承认,具体说是中国古都学会的认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