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59年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1959年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全市一律停止增加职工人数。2月3日,共青团天津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闭幕。3月17日,中共天津市委发出《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要求将干部参加劳动制定为一项经常性制度。男青年由赵福平负责,女青年由王培珍负责。5月4日,共青团天津市委召开1959年第一次学校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她是南开女中高三一班班长,1957年自愿到静海农村插队。1959年2月入党,同年10月,与青年农民赵福平结婚。

1959年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1月6日,中共天津市委发出《关于停止增加人员即整顿劳动组织的通知》。通知说:1958年全市职工增加20万人左右。由于人员增加过多,大大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全市一律停止增加职工人数。

本月,中共天津市委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总结1958年工作,对1959年教育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深入开展文化革命,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安排教学、劳动和学校生活

2月3日,共青团天津市第四次代表大会闭幕。大会向青年提出的口号是:“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哪里有困难,就战斗在哪里。”

本月,中共中央批转内务部党组《关于农村人口外流问题的报告》。

开春,邢燕子领导的妇女打渔队,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为生产队创造了3900多元的副业收入。村党支部特命名邢燕子领导的妇女打鱼队为“燕子突击队”。邢燕子不怕苦不怕累,在生活上也克勤克俭。父亲寄给她做衣裳的20元钱,也借给队里买化肥了。司各庄社员们都说,有了“燕子队”全村变了样。

3月17日,中共天津市委发出《关于干部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要求将干部参加劳动制定为一项经常性制度。25日,天津市首批局、处级干部250人到工厂、农村参加体力劳动。

本月,黑龙江省萝北国营农场正式宣布与天津青年集体农庄、老屯子合并,命名为东北农垦总局萝北分局——第三、四、五分场。萝北分局后改名为向阳农场,“天津庄”隶属该场,由四分场管辖,按顺序排为第五生产队。合并后,原天津青年集体农庄的所有财产、物资、产品、收入积累等都如数无偿地上缴给国营农场。垦荒队员们成为国营农场的职工,实行八级工资制度,按月平均31.5元的工资定为农工级,最高的42元,最低的18元,开始每月发工资。

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问题的紧急通知》。

4月10日,王培珍赠送给青年劳动模范赵福平一本日记。王曾在3月10日的日记中留下一篇关于对赵福平心存爱慕之情的记叙。在1958年底,团泊洼公社在洋闸搞实验田,计划男、女各派100人参加。男青年由赵福平负责,女青年由王培珍负责。23岁的王培珍与赵福平不期而遇,在工作中彼此产生了爱情。区党委书记张福来出面介绍成全秦晋之好。

4月,天津《新港》文学月刊4期刊登《王培珍养猪小记》。

5月4日,共青团天津市委召开1959年第一次学校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会议表扬了570名学校青年积极分子、56个先进集体和两个青年突击手。市委文教部副部长王金鼎到会并讲话。

28日,中共天津市委批准粮食局党组《关于压缩天津市(市区)粮食销量安排意见的请示》,规定粮食定量每人压缩半斤。

9月2日,《天津日报》发表《渤海滩上一新村——沙井子村》的新闻消息。消息说:1956年冬,800名青年垦荒队来到沙井子,第二年将丰收的第一批玉米装了一个邮包寄给毛主席。中央办公厅回信说:“你们粮食的丰收,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大改善了你们的生活,同时也给其他垦荒农民作出了榜样。”

本月,中共中央批转劳动部党组《关于精简人员工作近况的简报》。再次强调1959年必须完成精简800万至1000万新工人的任务。城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工作各地亦告暂时停止。(www.xing528.com)

10月1日,经过自由恋爱并做通家长的工作,王培珍与赵福平正式结婚。她的举动受到种种非议,有的人嘲讽她是傻子。对于这种压力,她毫不介意,并在日记中表示:“有人说,我是个‘傻子’,心眼一点儿也不灵活。我说,我要‘傻’到社会主义建成,‘傻’到共产主义建成。长那么多‘心眼’没用,只有一个向着共产主义的心眼就够了。”王培珍认为,自己的婚事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这种精神支柱使她面对舆论的压力泰然自若。

其间,《中国青年》报道了1957年下乡的天津高中生王培珍扎根农村的优秀事迹,这些宣传对之后的下乡上山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王培珍,天津和平区人,1936年4月出生。父亲王秉训是山东文登县人,1948年来津经商,12岁的王培珍一同前往。王培珍先在和平区福安街育英小学上学,后入女四中上初中。她是南开女中高三一班班长,1957年自愿到静海农村插队。1959年2月入党,同年10月,与青年农民赵福平结婚。王培珍多次获得区、县、省、市劳动模范、青年红旗突击手等称号,是天津五至八届政协委员;曾任赵连庄乡计生专职干部、乡妇联主任,是全国最早树立的高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建设新农村的知青典型。

11月22日,中共天津市委和市人委联合召开全市养猪积肥广播大会,要求1960年实现每人一猪,条件好的生产队实现一亩一猪的任务。

11月,《中国青年》杂志刊登《我在农村安了家——王培珍》的文章。

年底,在知青赵耘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猪场已扩展为拥有六个分场、100多名队员的综合畜牧队,共饲养生猪3000头、羊500只、鸡2000只,其规模之大闻名于河北省。

小 结

1.国家下达文件,要求城市工厂继续减员,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责成各级组织做好工作,防止农村人口外流;号召共青团员听党的话,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2.王培珍、邢燕子、赵耘在农村茁壮成长,鼓励着下乡知青扎根农村。

3.城市居民的每月粮食定量在现有水平上每人压缩半斤。

4.北大荒天津垦荒队纳入国营农场的体制进行管理,实行八级工资制。

5.本年度,天津市实际迁出人口7.9万余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