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骞在乌孙滞留四年期间,派遣副使分别至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进一步加强了和西域诸国之间的交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均未能完成出使之使命,但其凿空西域之深远意义实际上远远超越了其出使西域之目的本身。古代中国开凿的中西交通通道,以丝绸之路为最。虽然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之路已经存在,但张骞凿空西域极大地推动了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进而引起西北地区剧烈的社会变革,确是不争之事实。

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西武帝即位伊始就心存“欲事灭胡”之志,为了彻底击败对西汉政府威胁最大的匈奴势力,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以达到联合西域诸国击灭匈奴之目的。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史记·大宛列传》),开始了凿空西域之旅。由于对西域情况了解甚少,路途艰险,再加之西域之地在此时大部分已为匈奴所占据,张骞第一次通西域颇为不顺。张骞率领使团“百余人”,西行出长安,入河西走廊,为匈奴所获,监禁长达十余年。至元光六年(前129),张骞趁匈奴对其放松监禁的机会,逃出匈奴王庭,再次西行数十日,至大宛,进康居,入大夏,最终抵达大月氏,并向大月氏传达了武帝之愿望。但此时的大月氏已“臣大夏而居”,因“自以远汉”,已经无“报胡之心”,张骞无奈复归,在归途之中又一次被匈奴俘虏,直到三年后,匈奴内乱,张骞才得以逃回长安。张骞第一次通西域,从表面上观之,并没有达到出使的目的,收效似乎不大,但实际意义十分深远,其中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西汉政府第一次较为全面地了解了西域诸国的基本情况,“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汉书·张骞传》),“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遣设利朝也”(《汉书·张骞传》)。依据张骞之西域见闻,西汉王朝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攻灭匈奴、进据西域的大国战略格局。如张骞向武帝谏言,进据西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千里,重九泽,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汉书·张骞传》),这个谏言显然对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而言,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开始了第二次凿空西域之旅。[3]这次出使西域之目的依然是纯粹的军事目的,即以重金与和亲为手段,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因为河西走廊之地此时尽被汉所攻占,张骞率领庞大的300多人使团,行程迅速,很快就到达乌孙,但乌孙迫于内乱并没有采纳汉朝之建议,“乃发使送骞,因献马数十匹报谢”(《汉书·西域传》)。实际上,张骞的第二次出使依然没有完成使命。张骞在乌孙滞留四年期间,派遣副使分别至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进一步加强了和西域诸国之间的交往。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均未能完成出使之使命,但其凿空西域之深远意义实际上远远超越了其出使西域之目的本身。张骞凿空西域的重要意义在于,张骞凿空西域之艰难历程,非一般人可为,虽九死一生仍心存使命,虽身陷囹圄仍不失汉节的精神,孕育成一种光辉之形象,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贵的表征;张骞凿空西域,是中原王朝在官方层面与西域交往的起始,以凿空西域为标志,为之后西汉王朝经略西域,进而开拓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骞通西域,迅速促进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走向兴盛,在此时代背景下,西汉政府对于西北的开发达到高峰,使西北地区普遍进入深刻的社会变迁时期,对中国古代史影响十分深远。

古代中国开凿的中西交通通道,以丝绸之路为最。所谓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的创始者为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研究中,他发现长期以来存在一条中国西北联通中亚地区的商业贸易通道。在《中国》一书中,李希霍芬命名这条通道为“丝绸之路”。沿着李希霍芬的发现,在各国历史学家、地理学家、考古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中,这条丝绸之路不断延伸和演变,丝绸之路的名称亦得到国内外学家的广泛认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学者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等学术概念,大大扩展了对于丝绸之路的认识。[4](www.xing528.com)

学界普遍的观点是,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单纯的商业通道与文化桥梁已经存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很早,中亚各国与中国内地之间就有了交往”[5],“连接中西交通的通道,早在人类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比张骞通西域至少早几千年”,此时的中西交流的通道因其贸易的商品不是丝绸,而是彩陶、玉石和皮毛,被称之为“彩陶之路”“玉石之路”以及“皮毛之路”。此外,“丝绸之路的开通,既要归功于中国方面汉武帝的经略西域、张骞的万里凿空,也与希腊方面亚历山大东征以及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密切相关。正是这种中希方面的相向而进才‘无心插柳柳成荫’,最终贯通了这条连接中西、影响深远的千年之路”[6]。虽然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之路已经存在,但张骞凿空西域极大地推动了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进而引起西北地区剧烈的社会变革,确是不争之事实。对于丝绸之路的走向,大致说来,以长安为起始,从东向西可划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其中东段的路径是从长安出发,经关陇,越河西走廊,止于凉州;中段起始于凉州,以敦煌、玉门关阳关为三个标准性的据点;西段从玉门关、阳关出发,穿越葱岭,进入中亚、西亚各国。[7]亦有学者分丝绸之路为四段,即从东向西大致分为关陇段、河西段、西域段、葱岭及其以西段。其中,关陇段分为两条通道,包括关陇段北道和南道;河西段包括河西段东段(再分为北道、中道、南道)、河西段西段两条通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