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骞走向西域:诗说中国》

《张骞走向西域:诗说中国》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行不久,张骞的出使队伍就被匈奴人擒获。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之久。这次出使虽未如愿,但张骞出使带回来关于西域的种种知识,大大开阔了当时中国人的眼界。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从此,西域各国开始了与西汉的正式交往,乌孙甚至与汉朝结为婚姻。汉朝使团源源不断出使各国,足迹遍及西域各地。

《张骞走向西域:诗说中国》

仇远

使者星明犯斗牛,归槎稳放绛河秋。

茂陵可是无仙分,不载丹砂载石榴

仇远(1247~1326)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字近仁。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斗牛: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星明犯斗牛,意谓远距离出使。

槎:同"楂",用竹木编成的筏。

绛河:银河。后世民间有"张骞乘槎游天河"的传说。

茂陵:西武帝陵墓,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

丹砂:朱砂,古人常服,用作仙药。

石榴:张骞出使西域,将核桃、石榴等西域果品蔬菜引进中原

这是一首咏张骞的诗。张骞(?~前114),中国西汉通西域使者。博望,张骞被封为"博望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东方和西方,沟通了东西两大文明,这条伟大通道的开凿,与西汉探险家张骞的名字是联系在一起的。(www.xing528.com)

西域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西域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广义的西域则包括了葱岭以西的西亚东欧一带。西域同中国内地的联系,素有渊源。西汉初年,西域分为三十六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这些小国人口多者有几十万,小者只有几千人。他们分别在天山南北及以西地区的沙漠绿洲和山谷盆地中,逐水草而居,从事农业畜牧业。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势力强大,征服了西域各国,对他们实施奴役,并以此为据点,向西汉进攻,使西域成为匈奴的军事据点和经济后盾。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从匈奴降人的口中,听说敦煌一带有大月氏部落,遭受匈奴攻击,被迫西迁,对匈奴恨之入骨,时刻想回来报仇,但由于势力单薄,愿望未能实现。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是下令招募勇士,物色使者出使大月氏,商量联合夹击匈奴之事。汉中人张骞,本为汉武帝身边的普通侍从。他毛遂自荐,率领100多人,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导,于公元前138年离开长安,踏上了西行的漫漫征途

要寻找大月氏,危险不仅来自大漠黄沙的万里阻隔;如何顺利穿过匈奴人控制的地区,成为摆在张骞面前的大难题。西行不久,张骞的出使队伍就被匈奴人擒获。匈奴单于将他们全部扣留,这一留就是十多年。

十多年的塞外生活,并未磨灭张骞作为汉朝使者的气节和尊严。尽管已经跟一个匈奴女子结婚生子,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公元前129年,张骞终于找到了逃脱的机会。他与甘父等人,趁匈奴防备不严,逃离匈奴,继续西行。之后,经由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国帮助,再由康居国人送至此行的目的地——大月氏。

然而这时的大月氏已经在中亚地区重新安定下来,征服了大夏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当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社会安宁,加之远离汉朝,大月氏已经不再愿意回东方与匈奴争战。

无法说服大月氏的张骞,在大月氏和大夏盘旋了一年多,只能回国。没想到,在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扣留。直到一年之后,匈奴单于驾崩,国内混乱,张骞与甘父才脱身回到长安。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之久。同行的一百多人中,只有甘父一同返回。这次出使虽未如愿,但张骞出使带回来关于西域的种种知识,大大开阔了当时中国人的眼界。同时,张骞开通的来回路线,后来成为亚洲内陆东西交通的要道: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界,北边一条称为"天山北道",出玉门关,经伊吾(今哈密)、车师(今吐鲁番)、焉耆(今焉耆回族自治县)、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到大宛、康居、奄蔡,一直延伸到大秦罗马帝国);南边一条称作"天山南道",出阳关,经鄯善(今若羌)、且末(今且末)、扜弥(今于阗)、莎车(今莎车),越过帕米尔高原,到大月氏、大夏、安息(波斯)、条支(伊拉克),直抵大秦。这便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的使命是联络乌孙(在今伊犁河及伊塞克湖一带)共击匈奴,并招徕大夏等西域各国为外臣。张骞率领三百多人,马六百匹,大批金银财宝及上万头牛羊,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同时又派遣副使,分别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印度)等国进行访问。公元前115年,乌孙国王派遣使者,带着几十匹良马,跟随张骞回到长安。这是西域人第一次出使到中国内地。之后,张骞副使也分别在各国使者的陪同下,陆续回到汉朝。从此,西域各国开始了与西汉的正式交往,乌孙甚至与汉朝结为婚姻

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朝跟西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东西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汉朝使团源源不断出使各国,足迹遍及西域各地。丝绸、陶瓷茶叶、冶炼等中国物产和技术远达地中海地区,而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歌舞技艺和民俗民风也传入中国。我们今天常见到的葡萄、核桃、石榴、芝麻蚕豆、黄瓜、葱蒜和胡萝卜等,就是张骞"凿通"西域的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