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原方言游艺词汇研究成果

固原方言游艺词汇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玩耍时,手掌平展表示水、握拳表示石头、五指蜷曲表示砂锅,用水冲石头、石头打砂锅、砂锅舀水这种相互制约的方式决定输赢。游戏的过程中,打中躲闪方身体任一部位则被淘汰,如被躲闪方接住沙包则可救活一名被淘汰的人员。固原方言中将土块称为“胡墼”。固原地区也称此游戏为“扳把”。

固原方言游艺词汇研究成果

耍头子固原地区对儿童玩具的总称。

耍货子:与“耍头子”同义。

耍水:固原地区对游泳、在水边玩耍的总称。

猜谜谜:固原方言中对猜谜语、解谜题游戏的统称。

打砂锅:一种儿童间决定输赢或游戏先后顺序的方法。玩耍时,手掌平展表示水、握拳表示石头、五指蜷曲表示砂锅,用水冲石头、石头打砂锅、砂锅舀水这种相互制约的方式决定输赢。相当于西北地区广泛玩耍的“石头、剪刀、布”游戏。

手心手背:一种儿童间决定输赢或游戏先后顺序的方法。玩耍时,将一只手先背在身后,然后一起伸出,根据伸出的是手心还是手背来决定分组,或是找出与其他人伸出不一样的那个人。

跳房子:一种儿童游戏,多为女孩子玩耍。玩耍时在地上画出方格,按一步的大小画两行八格,可以单腿按一定的规则跳来跳去地玩,也可以在空格内放置沙包或瓦片,用单脚踢沙包或瓦片到指定的格内。这个游戏也叫跳沙包。

跳皮筋:一种儿童游戏,多为女孩子玩耍。玩耍时分为两队,用“打砂锅”的方式决定先玩的一方,负者队伍中出两人撑皮筋。撑皮筋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人拉一头,一种是把皮筋打结后套在两人的腿部。先玩的一方边唱儿歌边跳约定俗成的动作,做动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出错,则将皮筋向上调整,再玩一遍,随着高度的增加难度也会加大;如果完成动做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则换撑皮筋的一方玩耍。

踢毽子:一种儿童游戏,多为女孩子玩耍。以前毽子都是自制的,现在多是买来的。游戏时,用脚连续向上踢,争取不掉落,以踢毽子个数的多少来定输赢。

打沙包:一种儿童玩沙包的游戏。玩耍时将一群人分成两队,一队是进攻方,一队是躲闪方。玩耍的方式很多,可以左右夹击,可以画四边形四面攻击,也可以画圆形四周击打。游戏的过程中,打中躲闪方身体任一部位则被淘汰,如被躲闪方接住沙包则可救活一名被淘汰的人员。躲闪方都被击中则换进攻方玩耍。如果躲闪方在奔跑中完成规定的路线,则躲闪方再来一局。

大豆:一种儿童或同性的年轻人之间开玩笑时玩耍的游戏。一般是在对方不注意的时候用手指向上轻击其下巴,使其上下牙齿相碰并发出声响,声响类似于吃大豆。

拔萝卜:一种成人逗小孩玩的游戏。一般是成人用双手从脖颈处夹住小孩的头,用力向上提,意为拉动小孩的颈椎让其再长高一些。

吃老碗:一种在水面上打出连续水花的儿童游戏。玩耍时儿童会斜着身子,把石头或瓦片丢向水面,使石头或瓦片滑过水面,激起连续的水花,最终以水花的多少来定输赢。一般为了打出更多连续的水花,会选择薄一些的小石块或小瓦片。固原地区把小石块、小瓦片称作“瓦渣子”。

打胡墼仗:一种多为固原地区农村孩子玩耍的儿童游戏。玩耍时孩子们分成两队,互相扔土块,在一定距离形成对攻的局面,打到对方身体任何部位都算是击中,这个人就退出游戏,最后剩余人数多的一方算赢。有时被击中后还可以继续玩耍,直到一方被打中过多而自动认输。固原方言中将土块称为“胡墼”。

骑驴:一种多为固原地区农村孩子玩耍的儿童游戏。玩耍时分成两队,用“打沙锅”的方式决定游戏的先后。后玩的一方一人靠墙充当拴马桩,其余的人弓下腰抱住本队其他人的大腿,最终组成“驴背”。先玩的一方依次骑在“驴背”上,以重压“驴背”、压垮“驴背”为目的。如果“驴背”被压垮,则骑“驴背”的一方获胜,继续游戏;如果骑“驴背”的人全部骑上“驴背”而“驴背”没有被压垮,则充当“驴背”的一方获胜,换先玩的一方充当“驴背”,游戏重新开始。

打板:一种儿童游戏,多为男孩子玩耍,也叫“打四角板”。玩耍时,小孩将用纸折叠成正方形的游戏板放在地上,用“打砂锅”的方法决定打板的顺序,先玩的一方用自己的纸板击打置于地上的纸板,将地上的纸板击打翻面则获得该板,被打翻纸板的一方要在地上再放置一个纸板,打翻纸板多者算赢。这个游戏可以两人玩耍,也可多人玩耍。

抓五子儿:一种抓石头子儿或羊拐的儿童游戏,多为女孩子玩耍。玩耍时,双方先用“打砂锅”的方法决定玩耍的顺序,然后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进行。“抓五子儿”的玩法花样繁多,最常见的是用五枚羊拐进行的“翻羊拐”游戏。玩耍时把四枚羊拐随意撒在桌面上或地面上,将另一枚抛向空中,利用落下的时间差把撒在桌面上或地面上的羊拐按规则翻摆成同一个面,一次最少翻一个,技术好的孩子一次可以翻两三个。翻拐必须在抛起的羊拐落下之前完成,如接住抛起的羊拐但没有翻过羊拐面则算输,翻过羊拐面但没有接住抛起的羊拐也算输,输了就要换游戏的另一方玩耍。(www.xing528.com)

解交交:一种儿童游戏,多为女孩子玩耍。玩耍时,一方用手指将线套在手腕与指间构成某种图形,然后由另一方用手指将图形改解为其他图形。双方反复变换图形玩耍,直到一方改解图形失败。

丢窝儿:一种儿童游戏。玩耍时,在地上挖一个小坑,在离小坑一定距离的地方画一条线,人站在线后,将硬币、小石子或玻璃珠子向小坑里投掷,投进小坑多少就拿走多少,投不进的则留给下一个人投,以此类推,直到将所有东西拿完,谁拿的东西多谁赢。

滚铁环:一种儿童游戏。玩耍时,用钩子推动铁环,使其快速转动,推动铁环滚动时间长者算赢。有时,也设置一些障碍物,推动铁环绕着障碍物滚动,以时间长短或绕物滚动是否成功来定输赢。

斗鸡:一种两人或多人玩耍的儿童游戏,多为男孩子玩耍。玩耍时,一条腿站立保持重心,另一条腿弯曲并用双手抱住脚踝,然后跳着用膝盖与他人互相碰撞,双脚先着地者为负。

抵牛儿:一种儿童游戏,多为男孩子玩耍。玩耍时,两人头顶着头,双手互抓对方的肩膀,在一定的区城内来回推搡对方,被推搡出规定区域的人算输。因为这个游戏类似于有犄角的牛或羊相互顶角,所以也叫“抵仗”。

绊跤:一种儿童游戏,多为男孩子玩耍。玩耍时,两人用力气和技巧,以摔倒对方为目的。

拔硬腰子:一种儿童游戏,多为男孩子玩耍。玩耍时,两人弯腰相互抱住对方的腰,用力将对方向上提起,提起对方者获胜。

掰手腕;一种儿童游戏,多为男孩子玩耍。玩耍时,两人的胳膊置于一个台面上,手握在一起,一个往左扳,一个往右扳,看谁的手腕力气大。将对方手背压到台面上算赢。固原地区也称此游戏为“扳把”。

捉鳖:一种儿童棋类游戏。玩耍时,在地面用木棍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正方形的各边中点连成棱形,形成一个每边三点、可沿连线行走的棋盘。游戏时,正方形相对的两边各摆三个棋子,按照先后顺序每人各走一步,将对方一子围堵得无路可走算赢。游戏中的棋子可以是石子,也可以是象棋、军棋或围棋

弹崩儿:一种儿童互击对方脑门的儿童游戏。玩耍时,用“打砂锅”的方式决定击打一方与被击打一方。玩耍时,用中指击打对方脑门。

拍泥:一种多为固原地区农村孩子玩耍的儿童游戏。玩耍时,在泥中加入水,将泥和匀称,分成相同大小的泥块并分给游戏的各方,大家将泥块捏成碗状。以“打沙锅”的方式决定顺序后,大家依次将碗口朝下用力摔向地面,使碗状泥块的底部破裂,裂口越大越好。破裂的口要对方用自己的泥块来填补,最终获得泥块多的一方取胜。

藏猫猫猴儿:一种儿童捉迷藏游戏。玩耍时,用“手心手背”或“打沙锅”的方式选出一个人来寻找大家,其他的人则在一定范围内四处躲藏。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有人被找到,重新玩,由被找到的人找大家;如果没有人被找到,重新玩时还是由原来的人继续找大家。

瞎摸儿:一种儿童捉迷藏游戏。玩耍时,用手绢或类似的东西蒙住一个人的眼睛,让他捉一起玩耍的同伴,同伴在一定的范围内躲藏。如果被捉住,就换被捉住的人蒙眼来捉其他人。

【注释】

[1]赵红芳(1974—),女,宁夏灵武人,硕士,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宁夏方言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