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充方言:构词能力强,主要词汇介绍

南充方言:构词能力强,主要词汇介绍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充方言的基本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到,构词能力往往比较强,是南充方言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类似于常用词。“牛肚坝”则在南充高坪区青居镇,因为区域图像牛肚子的形状而得名。“坝”字的本义为截住河流的巩固堤防的构筑物,后引申指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即一种小的空旷平地,或者平原。一般用大豆或黑豆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多用于调味。遂相承以解手作便溺之代称,流传外方,莫诘其义。

南充方言:构词能力强,主要词汇介绍

一、基本词汇

南充方言的基本词汇是南充方言词汇中最主要的东西,它是南充方言基本词的总汇。南充方言的基本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到,构词能力往往比较强,是南充方言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类似于常用词。绝大多数与汉语普通话的基本词汇一样,个别有差异。

南充方言多说 “老汉”,少说 “父亲”;多说 “婆娘”,少说 “妻子”;多说 “豁”“麻”,少说 “骗”。南充方言说:“你莫要麻我的广广,我心里有数哈!”“麻”是欺骗、撒谎之意。

说一个人傻时,普通话说的是 “憨”,江南说的是 “呆”,成都说的是“瓜”,北京说的是 “傻”,而南充方言说的是 “莽”“瓜”“哈”“憨笨儿”等,由此可见南充方言的同义词丰富。

还有其他的表达,与普通话也不一样。如南充方言的 “子弹”不是枪支弹药的意思,而是办事或赌博的钞票的意思,同时,也把钞票说成 “米米”“轮轮”等的。

南充方言说:“年底发钱,发个牙刷,发个铲铲,发个毛线,发个毛,发个妹。”南充方言说发的 “牙刷”“铲铲”“毛”“妹”,均不是实指,“铲铲”明显不是铲子,“毛线”也不是织毛衣用的线,这些都是南充方言常见的口头禅,表示没有的意思。

南充方言中,“毛灯”的意思是头发,“挨立壳寨儿”的意思是挨打,“巴适”的意思是不错,“巴心巴肝”的意思是迫切、愿望强烈,“摆玄龙门阵”的意思是吹牛、夸口,“板命”的意思是拼搏、拼命,“背时”的意思是倒霉,“不存在”的意思是没有关系,“扯不称透”的意思是无法解释,“打平伙”的意思是AA制,“搁倒”的意思是放下,“鬼迷鬼眼”的意思是怪异,“哈戳戳的”的意思是傻,“将就”的意思是凑合,“惊风火扯”的意思是过于敏感、太高调、大惊小怪,“老挑”的意思是连襟、亲姐妹的丈夫,“毛焦火辣”的意思是烦躁,“冒皮皮”的意思是不知天高地厚,“没名堂”的意思是不守规矩,“焖噔儿”的意思是憨厚,“耐”的意思是烫,“脑壳进水”的意思是错误、有问题、有病,“哦豁”的意思是遗憾,“爬开”的意思是滚走,“撇脱”的意思是简单方便、洒脱,“水”的意思是不靠谱,“洗白”的意思是没有、完蛋、失败,“妖艳儿”的意思是风骚、炫耀、奇怪,“装疯迷窍”的意思是摆谱。

下面将罗列几个基本词汇予以说明。

南充方言中 “坝”字使用非常频繁。南充人称平地为 “坝”。如 “安乐坝”“都京坝”“操坝”“操场坝子”“川西坝子”“河坝”“晒坝”“太阳坝”“下中坝”“乡坝头”“耀目坝”“院坝”“自家院坝”“中坝”等。“自家院坝”即自己的平地院子,“晒坝”即晒东西的平地。

在南充,很多地名中也含有 “坝”,如 “飞机坝”,“飞机坝”在南充嘉陵区火花镇,因为以前的南充飞机场设在嘉陵区的火花镇,南充老百姓就将这个飞机场俗称为火花机场,飞机坝也是因为有飞机在火花机场起飞而得名。“牛肚坝”则在南充高坪区青居镇,因为区域图像牛肚子的形状而得名。“白土坝”在南充顺庆区华风,因为许多黄土在雨后变成白色泥土而得名,西华师范大学华风校区就在白土坝,老百姓都把华风校区俗称为新区。“中坝”在嘉陵江中,因为在江水之中而得名,南充有上中坝、下中坝,连接顺庆区与高坪区的桥梁就有著名的上中坝大桥、下中坝大桥,老百姓将其俗称为嘉陵江三桥、嘉陵江四桥。

“坝”字的本义为截住河流的巩固堤防的构筑物,后引申指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即一种小的空旷平地,或者平原。它既可指河谷冲击平原,又可指山间平地。宋代 《广韵》记载说:“蜀人谓平川为坝。”今天南充人仍然称平地为 “坝”。

因为是平地,“坝”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聚居、集会的重要场所。由此产生了 “坝坝电影儿”“坝坝舞”“坝坝戏”等词语。“坝坝电影儿”就是人们常说的 “露天电影儿”。

南充方言说 “车子骉得很快”。 “骉”属于怪字,是会意字,用 “三马”来会意 “快速跑”的意思。其实,“骉”字,古代韵书 《集韵》注音为彪。

“骉”与 “猋”意思一样,都是快或快跑。《说文》把 “猋”解释为 “犬走貌”,“猋”字用 “三犬”会意,表示快或者快跑。遂宁人李实编写的 《蜀语》解释说,快走叫作猋。《蜀语》:“快走曰猋。〇猋音标。”[1]云南人也说,《昭通方言疏证》(360):“昭人谓急走曰猋,又凡物飞跃前亦曰猋。”[2]湘方言也说,杨树达 《长沙方言续考》:“曹君孟其云:《集韵》:猋,马行疾也。长沙言马行疾曰发猋。”[3]“飙”字,不过是在 “猋”的基础上加上表义的 “风”旁,因为 “风”也有快去快来的意象。

都是

南充方言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表达,那就是 “都是”,南充方言说 “都是他干的”,意思是就是他干的,外省人很容易把表示 “就是”的 “都是”错误地理解为一种调料。因为 “就是”的 “就”与 “都是”的 “都”声音接近,而 “都是”与 “豆豉”谐音,豉不读chǐ,而读sǐ,与 《广韵》的 “是义切”差不多,“豆豉”是一种调料,本是一种豆制食品。一般用大豆黑豆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多用于调味。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作麦豉法”自注:“香美乃胜豆豉。”杨明显 《故都风味小吃》:“用清水淘洗几次,然后用一百度开的沸水煮,配上去腥味的八角茴香,花椒大料瓣儿,快熟时再放落上好的口蘑酱油,豆豉。”

解手

南充方言说 “上洗手间去解手”,意思就是上厕所。南充方言把 “解手”读成 “改手”。

现在很多人解释说这是因为湖广填四川时被捆绑的移民,途中需要上厕所,需要 “解放双手”,因此得名,并解释说,四川人走路爱两手后背,也是湖广填四川时移民长期被绑成了习惯;我们手腕上的纹路就是长期被麻绳绑后留下的。早在抗战时期,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就曾经以杂记的形式,对“解手”一词的含义和来历做过一番考证,并把它同 “清初政府强迫移民”联系在一起:俗谓溲溺为 “解手”。他说:

清初政府强迫移民,移民之际,悉系其手,牵之而行,若今日之拉壮丁然。被移者内急,辄请于解差曰:“解手!”遂相承以解手作便溺之代称,流传外方,莫诘其义。

这种解释就成为民间传说 “解手”由来的基础,老百姓至今还这样传说:

湖广填四川时,官兵们在押解的过程中用长绳串联着把移民们反捆起来,由于长途跋涉,途中经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就把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 “老爷,我解手”,就明白了是要小便。久而久之,“解手”便成为小便的代名词,甚至衍生出 “解小手”“解大手”,分别对应小便和大便。

后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四川大学胡昭曦教授在其史学著作 《“张献忠屠蜀”与 “湖广填四川”考辨》[4]中,第一次把 “解手”这个民间传说引入历史研究领域,并试图在清初移民潮流中,把传说中那些属于被捆绑押解的对象寻找出来。

但是,这种解释与传说仍然有不少疑惑,既然解手是解放双手,那么,解大手、解小手,又该怎么解释?有人说,南充人说话文雅,忌说方便等不文雅词,于是改说成 “解大手”“解小手”。

深入研究就能够发现,“解手”一词,早在宋元时代就有,如 《京本通俗小说》中的 《错斩崔宁》说:“魏生起身去解手。”元朝末期和明朝初期问世的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也说:“我教仁兄一着解手。”明代戚继光 《练兵实纪》也说:“夜间不容许一人出营解手。”根据这些文献资料,汉语中,“解手”一词早在宋元明时代就已有之。

由此可见,“解手”一词与湖广填四川并无关,只是一种民间传说而已。

实际上,“解手”的正确写法是 “解溲”,“解溲”与 “解手”的发音是一样的。由于古代识字率低,普通劳动人民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于是写成了 “解手”。“溲”字的意思就是方便、排泄,所以才有大溲、小溲的说法,俗写成大手、小手。“解溲”一词,湖广填四川以前的古代汉语文献早已经出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得前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一饮得前溲’,‘前’下当有‘后’字,言一饮而前后溲始通,再饮则大溲也。 ‘大溲’二字,兼前后言之。”也就是说,在 《史记》就已经有记载,在 《史记》中还出现了 “前溲”和 “后溲”,并有解释说: “前溲谓小便,后溲,大便也。” 《后汉书·张湛传》:“湛至朝堂,遗失溲便。”注:“溲,小便也。溲音所流反。”[5]

而汉语在元代时就已经有 “解”“小解”的说法。如 《清平山堂话本》和元代无名氏 《盆儿鬼》。可见 “解手”一词起源于元明,与押解犯人或移民无关。

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现在的南充方言并不是原生态的南充方言,认为今天的南充方言其实是湖广方言,这与语言事实并不吻合,今天的南充方言依然和云南、贵州的方言相当的接近,而与代表湖广方言的武汉方言差别更大,如果今天的南充方言是湖广方言,那么南充方言就不应该与武汉方言有这么大的差别。

南充方言常常说 “搞忘了”,意思是记不得往事和没有记到,如 “才好久点儿,就搞忘了!”“搞忘带礼物来,下回补起!”“搞”字还能够构成很多词语,如 “搞惯了”,意思是习惯了,南充方言说 “搞刨 [pɑu]了”“搞刨什起了”,意思是忙得很,忙不过来。南充方言说:“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搞刨什起了。”忙不过来,南充方言说 “搞不赢”“搞不转”和 “搞不醒豁”。南充方言说 “再不走,可能就搞不赢了”“搞不赢”的意思是 “来不及”。南充方言说 “做这行就搞不赢别个了”,“搞不赢”表示 “比不过”。南充方言说 “名堂太多,我们搞不转了”,“搞不转”的意思是 “无法应付”。南充方言说 “那些事,哪个都搞不醒豁”,“搞不醒豁”的意思就是没法弄得清楚明白。南充方言说 “莫搞”,就是 “别动,别玩,别碰 (它)”。南充方言说 “这次莫搞”,意思却是 “莫得 (没有)搞头”的略语,意思是没有好处,或者没有希望。“搞头”相当于 “搞得到的东西”,犹言 “好处”“利益”“价值”。(www.xing528.com)

二、一般词汇

南充方言的一般词汇不是常用的,不稳固,容易发生变化,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类似于普通词、非常用词。这些词语在普通话里往往不说,《现代汉语词典》也不收,带有一定方言色彩,词义和用法与普通话不相同。

南充方言词语表达能力丰富,同样的意思有很多词语能够表达,如 “重”“摞”都是重叠的意思,“嘿起”“攒劲”都是用力、使劲的意思,“謟”“诀”都是骂的意思。

南充方言生动、鲜活而幽默。南充方言的一般词语有:

把棱

南充方言说:“你们把棱都不要走,我全请了!”“把棱”是 “全部”的意思,又说成 “把连”。

不存在

南充方言说:“不用谢,莫说那些,不存在!”“不存在”的意思是不用客气,不用谢。

撮箕

南充人常说:“我拿着撮箕 (戳机)去扫地。”外省人便会问:“撮箕是什么东西?”实际上,普通话中根本没有 “撮箕”这种表达,这样说无法达到交际沟通的目的。

龟儿子

南充方言说 “他个龟儿子”“勒个龟儿子”“龟儿子还尖呢”等。“龟儿子”也简称为 “龟儿”,南充方言说 “你个莽龟儿”“龟儿跑哪去了”“龟儿哈得很”等。“龟儿子”“龟儿”都有骂人的味道,因为 “龟”与 “王八”同意,“龟儿子”“龟儿”就类似于小王八,形容不是东西,不是人。不过,“龟儿子”“龟儿”也可以当作朋友之间的戏称,带有调侃的味道,不过往往用于背称,不当面说。

莫来头

南充方言爱说 “莫来头”。南充人总是喜欢将 “莫来头”挂在嘴边,通常还在前面加上个 “哎呀”。 “莫来头”就是没什么,没关系,不要紧的意思。一般是在别人向自己道歉时使用,表示自己已经谅解了对方。南充方言中的“来头”,与通常所说的 “关系”同义。

为什么南充方言不说 “关系”却说 “来头”呢?这是抓住了 “关系”一词的要害。因为各种关系中,“来头”即其人的背景。“莫来头”即 “没有来头”,没有关系,没有背景,转而表示没关系,不用谢的意思。

南充方言中的 “杀”并不是杀人的意思,而是快速地到。但由于与杀人的 “杀”同音同形,因此容易导致误解。

南充方言说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大麦” “在我家里歇”“歇旅馆”等。“歇”的意思是住宿或者睡觉。客家方言和潮汕方言也这样说。当然这个意思,南充方言还可以说成 “站”,如 “在我们家站一个晚上”,意思就是在我们家住宿一个晚上。 “站”字实际上可能就是 “栈”字的记音,“栈”有住宿的意思。

窑裤

南充方言说 “布窑裤”“红窑裤”“花窑裤”“尼龙窑裤”“三角窑裤”“西式窑裤”等,“窑裤”儿化说成 “窑裤儿”,“窑裤”是内裤的俗称,也可以指外穿的西式短裤

“窑裤”怎么来的呢?对此,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因为古时候,人们通称砖窑、瓷窑、瓦窑等用火烧制砖瓦瓷器的窑口为火窑。窑子里往往都是高温作业工匠们不得不赤膊上阵,只穿贴身短裤。窑裤最早是因为窑匠师傅们所穿,后来却变成所有内裤的统称了。

另一种看法认为 “窑裤”这一叫法与古时农耕习作有关。最初 “窑裤”是指旧时流行于南充民间的一种长度在膝盖上下的便裤。当时这种裤子只被富裕人家当作贴身内裤,但是广大的下层劳动人民却经常直接外穿,因为此种便裤既省布,又不影响观瞻。裁剪这种便裤时,为了节省,腰部都多用土白布缝制,然后再用一根带子将其固定在腰部,由此便被老百姓俗称作 “腰裤”,久而久之,“腰裤”读音变调为 “窑裤”,成为现在仍在说的内裤俗称。甚至被写成 “摇裤”,南充人常说 “热登了穿摇裤,冷登了穿棉裤,不冷不热穿棉毛裤”,“热登了”就是最热的时候,“冷登了”就是最冷的时候。

南充方言又说 “火窑裤”“火把窑裤”“火炮儿”等,“火炮儿”非常容易误解成鞭炮,“火炮儿”其实正确读法是 “火帕”,是 “火帕”的儿化。

先人板板

南充方言说 “你个先人板板”“先人板板哟”。“先人板板”就是祖先、老祖宗的意思。古时,人们出于对其祖先的尊敬,要在祭祀祖先的祠堂里供奉祖先的灵牌,牌位上写上各个祖先的名字,南充方言俗称牌子叫 “板板”,故称之为 “先人板板”,后成为对祖宗的统称了。“先人”是祖先的意思。这个意思,南充方言现在还用,如说:“老公是恩人,女儿是亲人,女婿是仆人,儿子是老人,媳妇是仇人,孙子是先人。要感谢恩人,亲近亲人,利用仆人,团结老人,讨好仇人,共同养育先人。”“板板”的意思是乖戾、反常,该意思起源于 《诗·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唐代学者孔颖达把 “板板”解释成 “邪僻”“反戾”。也就是说,“先人板板”仅仅是说祖先乖戾,并没有骂人的意思,不属于骂詈语。

[1] 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82页。

[2]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3] 杨树达:《长沙方言续考》,载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82页。

[4] 胡昭曦:《“张献忠屠蜀”与 “湖广填四川”考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