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充方言的词法特点及影响

南充方言的词法特点及影响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充方言在构词法上,以复合式构词法为主,派生式构词法和重叠式构词法已经形成,并占据重要地位;在词类和义类上,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词为主流。双音节词语内部字序 可以交替,这是南充方言受到两者影响,兼收并蓄,一体看待。

南充方言的词法特点及影响

南充方言构词法上,以复合式构词法为主,派生式构词法和重叠式构词法已经形成,并占据重要地位;在词类和义类上,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词为主流。

一、合成构词

南充方言合成构词主要包括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动补式、联合式五类。

(一)主谓式

“半边风”:意思是半身不遂,该词采用主谓式构成,“半边”是名词,意思是半身、部分,“风”是动词,意思是中风、瘫痪,作谓语,是 “半边”陈述的内容。

“儿哄”:意思是儿子才骗你,即不骗你,该词采用主谓式构成,“儿”是名词,意思是儿子,“哄”是动词,意思是欺骗、说假话,作谓语,是 “儿”陈述的内容。类似的还有 “儿豁”“儿骗”,意思一样,构成也一样。

(二)动宾式

“巴家”:意思是顾家,该词采用动宾式构成, “巴”是动词,意思是照顾、考虑,“家”是名词,意思是家庭,作宾语,是 “巴”的对象。

“摆龙门阵”:意思是聊天,该词采用动宾式构成,“摆”是动词,意思是说、讲,“龙门阵”是名词,意思是闲话、家常话,作宾语,是 “摆”的对象。

“说那些”:意思是不用说客套话,该词采用动宾式构成,“说”是动词,意思是讲,“那些”是代词,意思是那些客套话,作宾语,是 “说”的对象。

(三)偏正式

“天棒”:意思是流氓,该词采用偏正式构成,属于定中类偏正,“天”是名词,作限制的定语,“棒”是名词,作中心语,受 “天”限制。

“二杆子”:意思是流氓,该词采用偏正式构成,属于定中类偏正,“二”是数词,作限制的定语,“杆子”是名词,作中心语,受 “二”限制。

“七姊妹”:意思是兄弟姐妹七人,该词采用偏正式构成,属于定中类偏正,“七”是数词,作限制的定语,“姊妹”是名词,作中心语,受 “七”限制,类似的还有 “两娘母”“几爷子”“四兄弟”(或者 “四弟兄”)等。

(四)动补式

“琛过来”(痴过来):意思是伸过来,该词采用动补式构成,“琛”是动词,作谓语中心语,“过来”是动词,作补语,补充说明 “琛”的结果。

“说铲铲”(说喘喘,说个喘喘):意思是不用说,该词采用动补式构成,“说”是动词,作谓语中心语,“铲铲”是名词,作补语,补充说明 “说”的结果。

“找不到”:意思是不知道,不能够知道,该词采用动补式构成,“找”是动词,意思是知道,作谓语中心语,“不到”是偏正式,前面 “不”是副词,表示否定,后面的 “到”是动词,作中心语,“不到”合起来表示不能够,作“找”的补语,补充说明 “找”的结果。

(五)联合式

“先后”:意思是妯娌,该词采用联合式构成,“先”与 “后”一样,都是名词,分别表示先来的和后来的,意思是先嫁来的和后嫁来的,用以表示两兄弟的妻子,与表示两姊妹的丈夫的称呼 “老挑”相对。

“输不输”:意思是信不信,该词采用联合式构成,“输”与 “不输”刚好相反,都是动词,表面意思是输和赢,实际上是表示信不信。南充方言说“你输不输我去把摸哥儿抓倒”。

还有其他构成方式的,如 “的”字结构。

“砍脑壳的”:意思是砍头的,该词采用 “的”字结构构成,“砍”的对象是 “脑壳”,脑壳是头的意思,本来是动宾结构,加上 “的”字变成名词。南充方言说 “你个砍脑壳的,还不落屋”。

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到,南充方言有不少同素异序词,语素相同,语序相反,如 “鸡公”和 “公鸡”,“欢喜”和 “喜欢”,“闹热”和 “热闹”,“人客”和 “客人”,语素交换顺序后意思不变。两广说 “鸡 [gāi]公”,湖广说“公鸡”,各用各的,南充方言则两种都用。双音节词语内部字序 (严格说是语素次序)可以交替,这是南充方言受到两者影响,兼收并蓄,一体看待。

二、派生构词

南充方言中派生构词分为前缀加词根与词根加后缀两类。

(一)前缀加词根

南充方言前缀多用 “昂”“梆”“憋”“冰”“丁”“冬闷”“非”(或写成“飞”)、“寡”“共”“嘿”“焦”“桔”“捞”“垒”“溜”“抿”“滂”“砰”“青”“青”“黢”“帅”“透”“稀”“稀趴”“讯”“崭”等。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是很、十分、非常,都表示程度,似乎都可以理解为副词,属于程度副词,我们认为它们的意义已经虚化,列入前缀更好。

南充方言说 “飞辣”,意思是很辣、十分辣;说 “焦苦”,意思是很苦、非常苦;说 “抿甜”,意思是特别甜、相当甜,这些表达形象生动。

南充方言说:“哎呀,我不吃,这药昂苦!”“昂”字,作 “很,相当,十分”讲。

续表1

① “桔青”又可以写成 “趣青”。《红楼梦》写 (巧姐儿)“脸皮趣青,眉鼻梢鼻翅微有动意”。趣不读qǔ,读qù。南充方言也说júqīn,方言语音的记录于此可见一斑。

除上述字以外,我们应该注意,“老远”的 “老”,“老挑”的 “老”等,并非形容词,不是表示年老的意思,而应该是前缀,但这种前缀往往没有含义,或者意义比较虚,与上述前缀不同。

(二)词根加后缀

南充方言后缀多用 “巴巴”“巴沙”“梆梆”“棒”“扯扯”“处处”“戳戳(撮撮)”“冬冬”“懂懂”“栋栋”“儿”“革革”“滚滚”“唧唧”“家”“家家”“捞捞”“溜溜”“皮”“飘飘”“梭梭”“耸耸”“头”“瓦瓦”“兮兮”“些”“悠悠”“糟糟”“造造”“崭崭”“抓抓”“拙拙”“子”等。

续表1

后缀 “家”可以放在指人的词语或者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如 “大人家”“弟兄家”“儿子家”“姑娘家”“女人家”“婆娘家”“娃娃家”“姊妹家”就是放在指人的词语后面,表示一类人或者无义;“白天家”“春天家”“冬天家”“二天家”“黑了家”“今年家”“冷天家”“热天家”“稍午家”“往年家”“往天家”“夏天家”“早晨家”就是放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义,完全可以省略。“家”还可以重叠为 “家家”,也是后缀,几乎与 “家”功能相同。

后缀 “些”可以放在指人的词语或者指物的词语后面,如 “家长些”“舅子些”“烂心肺些”“老辈子些”“老师些”“女子些”“朋友些”“婆娘些”“娃儿些”“乡巴佬些”“学生些”“贼娃子些”等放在指人的词语后面,相当于复数 “们”,表示某一类人、一群人;“白菜萝卜些”“道理些”“冬瓜些”“瞌睡些”“枇杷些”“铺盖棉絮些”“沙发些”“丝瓜些”等放在指物的词语后面,表示这一类、这一种。

后缀 “子”可以用在名词后,如 “沟墩子”“叫化子 (告化子)”“口水子”“今年子”“舅子”“脑瓜子”“明年子”“前年子”“讨口子”“心窝子”“眼珠子”“月母子”“贼娃子”“嘴巴子”等;也可以组成 “下子”用在动词后,相当于 “一下”,表示短暂,如 “看下子”“拿下子”“摸下子”“尝下子”“听下子”“想下子”“歇下子”“站下子”。

三、重叠

南充方言中有各种重叠方式,多采用简单重叠的方式,也就是AA或者BB,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语素的重叠,一类是词的重叠。

南充方言特别喜欢用重叠的方式来构词,如 “嘎嘎”(肉),“家家”(外婆),“带带”“索索”(绳子)。有个笑话,南充人到北京商店买东西,说:“我要买根带带。”售货员问:“什么叫 ‘带带’?”他见售货员不懂,连忙改口说:“我要买根 ‘索索’。”售货员仍不明白他要买什么东西。他有点急了,便说道:“怎么这也晓不得哟,这个都找不到!”售货员只好让他走进柜台,于是他指着一堆东西说:“我就买这个。”售货员笑着说:“这是绳子嘛!”

南充方言说 “盅盅”,如说 “去拿个盅盅来”“我们去买茶盅盅”“玻璃盅盅”“不锈钢盅盅”等。“盅盅”指有把柄的茶杯或者杯子。“盅盅”在外省人听来会错以为是钟表而导致误解。也单说 “盅”,也可以说成 “茶盅”等。“盅盅”仅仅是饮具,不一定是无柄的小杯子,用处也不仅仅限于饮酒或喝茶。“盅”有 “酒盅”“茶盅”“小盅盅”,还有 “大盅盅”“水盅盅”等。用“盅”,不用 “杯”,可能是避讳,因为 “杯”“悲”音同。“盅”字起源较早,最初可能是一种中空的器皿,不一定是酒具。

(一)语素的重叠

南充方言语素的重叠不多,重叠后多为名词。

1.名词性语素的重叠

重叠的 “风”“鬏”“奶”均不单用,重叠后方为名词。

2.形容词性语素的重叠

① 又写作 “丁丁”,则是名词性语素的重叠。

重叠的 “低 (丁)”“恍”不单用,重叠后方为名词。

3.动词性语素的重叠

重叠的 “插”“敞”“沉”“撮”“搭”“飞”“扶”“盖”“跪”“滚”“夹”“提”等均不单用,重叠后方为名词。

(二)词的重叠

南充方言词的重叠有名词的重叠、动词的重叠、形容词的重叠 (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容词的加缀重叠、形容词的生动形式)、量词的重叠 (单音节量词的重叠、单音节量词的加缀重叠)以及数词的重叠、叹词的重叠、拟声词的重叠、副词的重叠等,重叠前的词往往词性不同,重叠后多为名词,其次是形容词,也有动词的。

1.名词的重叠

“疤”“杯”“铲”“灯”“凳”“缝”“嘎”“甲”“坎”“壳”“苗”“馍”“汤”“瓦”“网”“叶”“椅”都可以单用,重叠前是名词,重叠后仍然都是名词。单音节名词重叠,如 “坛坛罐罐” “盖盖把把”等与邻近的陕西方言相似。

2.形容词的重叠

“尖”“香”“”“皱”等都可以单用,重叠前是形容词,重叠后却是名词。

3.动词的重叠

① 有两个读音,guágua或kuákua。

续表1

① 又写作 “塔塔”“塌塌”。

续表2

① 又写作 “凑凑”、“奏奏”。

“撑”“抽”“戳”“吊”“拱”“钩”“刮”“挂”“拐”“混”“豁”“刻”“扣”“拉”“浪”“撇”“翘”“缺”“刷”“踏”“摊”“套”“腾”“跳”“挽”“系”“舀”“揍”“抓”“转”“撞”“锥”“啄”“坐”等都可以单用,重叠前是动词,重叠后却都是名词。

“浪”有 “液体物如波浪般涌出、溢出”的动词意义,并非波浪的名词。

“转转”与 “拐拐”类似,但 “拐拐”的使用范围较大;“拐拐”可直接使用,而 “转转”须在前面加上数量等有定中性质的修饰语才能使用。鸟类也统称 “拐拐”,可能是因大部分鸟的叫声如 “拐拐”,故名,这不应看作动词重叠。

总结概括一下它们的一般特征:

(1)从形式上看,都是A——AA式重叠,即皆是单音节动词的重叠,没有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动词重叠符合重叠后作名词的情况。

(2)从意义方面看,重叠后形成的名词与原动词有很密切的意义关联,多带有泛指、类指意味,意义一般单纯 (指意项都不多,极少有多个意项或引申意义)。

(3)语音方面,第一个字读原音 (依当地方言读音,前面除 “刮刮”一处因多音用脚注全标出外,其余都不用脚注标注,第一个字的读音都原音),后一个字都读轻声。

(4)从功能看,重叠后改变了词性,成了名词,产生了新的词义。新形成的名词与一般的名词的语法功能完全相同,可作主语、宾语,可受数量词、形容词等词语修饰构成定中短语,可在介词后构成介宾短语等。

(5)由于这些词本身即由重叠得来,故都没有再次重叠的情况。但有一个特殊情况——这不能算重叠,应看作连用:“啄啄”和 “系系”两个词可合成 “啄啄系系”使用,意义完全与 “啄啄”的引申义相同,不过程度更重一点儿,南充方言还有一个词 “把把系系”也与此同义。

(6)这类动词重叠作名词还具有一定的生成性,在日常用语中由于没有确切的表述词语,可以临时生成一些类似词,对话双方能理解其意义,不常用不通用,没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如:这个桌子有些不稳,去找个支支来垫一下。

(7)生成原则或理据:以物体的动作特征生成,如 “跳跳”;以物体的功能生成,如 “刮刮”;以使用物体的动作生成,如 “插插”。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些难以清楚表述或仅仅是在当地方言中没有明确的词语表述的事物,因一些动词与这些事物或这些事物的某些部分的动作性态密切相关,故由这些动词重叠作名词来表述它们,这就是这些词语形成的重要理据。这类词表述的范围很窄,数量不多,多为农村的日常生活用语,使用的地域范围也很小。

4.量词的重叠

“本”“对”“角”“颗”“片”“瓶”“坨”“盅”等都可以单用,重叠前是量词,重叠后都是名词。

南充方言还有一种量词重叠,是隔字重叠,或者称加缀重叠。如 “个把个”“回把回”“斤把斤”“碗把碗”“件打件”“双打双”“年打年”等,意思是 “一两个”“一两回”“一两斤”“一两碗”“一两件”“一两双”“一两年”,形容数量不多,强调很少。

与量词重叠类似,数词也有隔字重叠,如 “六大六个”“三大三碗”“九打九十多斤”“四打四百”等,意思是 “六个”“三碗”“九十多斤”“四百”等,形容数量多,强调不少。

5.其他重叠

除了上面列举的重叠方式外,还有ABB式、ABAC式、ABCB式、AABB式等。

(1)ABB式

续表1

“鼓”“喧”重叠前是形容词,重叠后都是形容词,“嘟”“烘” “垮”“腾”重叠前是动词,重叠后是形容词;“杠”重叠前是名词,重叠后是名词。

(2)ABAC式

“宝”“聋”“憨”等都可以单用,重叠前是形容词,重叠后都是形容词。

(3)ABCB式

“长”“大”“高”“轻”“清”“稀”“晏”“远”“早”都可以单用,重叠前是形容词,重叠后都是形容词。

(4)AABB式

“边角”“花朵”“根底”“前后”“枝桠”等一般能够单用,重叠后都是名词。

“㮟角”“坡坎”“汤水”等一般不能够单用,重叠后都是名词。

“包坑”“洞眼”“斤吊”“筋襻”“悄咪”“渣哇”等一般不能够单用,重叠后都是形容词。

“拉扯”“指戳”等一般不能够单用,重叠后都是动词。(www.xing528.com)

南充方言中还有一类特殊的重叠表达,如说 “菜菜老老” “线线老老”等,其中 “老老”并没有意义,已经虚化。 “菜菜老老”就是蔬菜,类似于“菜菜”;“线线老老”就是线头、毛线之类,类似于 “线线”。

南充方言在双音词肯定与否定重叠时,一定省略一个音节。把 “知道不知道”说成 “晓不晓得”,而很少说 “晓得不晓得”。依此类推,有 “处不处理”“满不满意”“明不明白”“研不研究”“应不应该”“找不找得到”等。

四、词类及其他

词按照语法功能的区别,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南充方言词类也分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

1.名词

南充方言名词类与普通话不同的有以下几例:

“地头”“凼凼”“塌塌”等的意思都是地方;“脑壳”“脑袋”等的意思都是头;“瓜娃子”“哈脓包”“哈巴”“莽子”等的意思都是傻子;“锭子”“砣子”等的意思都是拳头;“簸罗货”“撇东西”“歪货”等的意思都是假货;“衩衩裤”“开山裤”等的意思都是开裆裤;“火窑裤”“火炮儿”“摇裤儿”等的意思都是内裤;“起先人”“先人板板”等的意思都是祖先;“棒老二”“二杆子”“二流子”“天棒”“天棒槌”等的意思都是流氓等。南充方言表达丰富,同义词较多,选择面大。

2.动词

南充方言动词类与普通话不同的有以下几例:

“切”“克”等的意思都是去;“扛”“老”等的意思都是举;“诀”“謟”“日诀”等的意思都是骂;“扙”“博”“惨”“钟”“锤”“擂”等的意思都是打;“遭狗”“遭豁”“遭麻”“被水”等的意思都是受骗;“和”“豁哄”“烫”等的意思都是骗人;“姑”“跍到”等的意思都是蹲;“烤沙罐”“砍脑壳”“挨千刀”等的意思都是枪毙;“扯把子”“冲壳子”“冒皮皮”“日白”等的意思都是撒谎;“劳位了”“劳驾”等的意思都是感谢;“莫米扎眼”“莫明堂”等的意思都是鄙视;“拌澡”“洗澡”等的意思都是游泳;“搭”“佴”“掟”“跘”等的意思都是摔等,生动形象,有的可以带宾语,有的不能够带宾语。

3.形容词

南充方言形容词类与普通话不同的有以下几例:

“瓜”“哈”“莽”等的意思都是傻;“疯扯扯”“颠栋”等的意思都是神经兮兮;“小家巴四”“小见把式”等的意思都是自私;“摩登”“苏”“洋”“洋盘”“妖艳儿”等的意思都是漂亮,穿着与众不同,标新立异,骄傲;“咬”“豁”等的意思都是痒; “锤子” “牙刷儿”等的意思都是讨厌,不可理喻;“歪”“水”等的意思都是假;“狗”“夹”等的意思都是小气,吝啬等。

4.代词

南充方言代词类与普通话不同的有以下几例:

“那哈儿”“那们”等的意思都是那里;“嫩们”“借面”(西充县方言独有)、“这哈儿”“勒哈儿”等的意思都是这里;“别个”“别人”“各家”“各人”“自己”“自家”等的意思都是我、自己;“别个”“别人”“龟儿子”“这舅子”等的意思都是别人;“你娃儿”“你娃娃”等的意思都是你;“哪阵”“好久”“啥时候”“啥子时间”“哄子个”(阆中市方言独有)等的意思都是什么时间;“啥把扯”“什么东把扯”(营山方言独有)等的意思都是什么;“囊们”“杂个”“囊个”等的意思都是怎么等。

南充方言还有数词、量词等,多数与普通话相同,个别与普通话不同,如 “梗笼心肺”“一笼包子”等,“笼”是量词,个、副的意思,“梗”是整个的意思。“这一起是好的”,“起”是量词,种、类的意思。

(二)虚词

虚词就是与 “实词”相对的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 (联合连词、偏正连词)、助词 (体貌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其中介词、叹词、拟声词与普通话差异不大。

1.副词

南充方言副词类与普通话不同的有不少,如 “硬是”(即的确)、“利面”(故意)、“利边”(故意)等。具体包括以下:

(1)表示频率的副词

南充方言表示频率的副词多用 “扯常”“撞半”“三不打时”“要不要”等。

例如:

a.他扯常不到单位来。

“扯常”就是经常的意思,表示不来的频率高。

b.领导撞半下来看看,往往都是走过场。

“撞半”的意思是偶尔,表示下来的频率很低。

c.你三不打时去你妈老汉那耍下。

“三不打时”形容频率少,偶尔、偶然的意思。

d.放牛娃儿要不要捡到一点东西。

“要不要”并非要与不要,而是偶然的意思,表示频率很低。类似的有“要不时”“要半儿”等。

(2)表示程度的副词

南充方言表示程度的副词多用 “昏”“刮”(寡)“登”等。

例如:

a.他高兴昏了。

这个 “昏”并不是头昏,而是副词,表示程度,意思是很、极,该句的意思是他很高兴。

b.这件事情刮难办。

“刮”并不是动词,而是副词,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很重,说 “她刮有礼貌”“娃儿刮听话”“女的刮漂亮”“他刮孬”“柑子刮甜”“话刮多”“衣服刮贵”等;又写成 “寡”,意思不变。类似的还有 “黑”(即很)等。

c.他瞌睡都来登了。

“登”并不是动词,而是副词,放在动词后面,表示程度很重,相当于“很”或者 “很多”,说 “她运气来登了”“今天他累登了”“昨天冷登了”。类似的还有 “聂”,形容程度很重,情况很厉害,如 “她笑聂了”“你一天哭聂了”“他成天跑聂了”等。

(3)表示范围的副词

南充方言表示范围的副词有 “把连”“尽都”“一下”等,表示全部的意思,如 “我们把连都是好人”“他们尽都很有钱”“我们一下耍假”“你把包包头的钱一下拿出来”;还有 “寡”“寡是”“光”,意思是只,仅仅,如 “他寡晓得挣钱”“你不要寡是笑”“她光想吃好吃的”。

(4)表示否定的副词

南充方言表示否定的副词有 “不兴”“莫”等,意思是不,如 “你不兴把衣服穿好”“莫把钱包到处乱料”等。

(5)表示情状的副词

南充方言表示情状的副词有 “硬是”(的确)、“架势”(赶紧、使劲)、“利面”(又说 “利边”“撩子”“撩面”,即故意)、“搂起”(使劲)、“莽起”(拼命)、“率起”(努力)、“直见”(不断,持续,一个劲)等,如 “他硬是没有干撇事”“我们架势走都没撵到她”“他利面欺负别个篾娃儿”“你利边不给老公煮饭不好哟”“她缭子到天赐去绷面子”“我们撩面到川北凉粉去吃锅盔”“你不要搂起跑,我们追不到”“他莽起讨好他婆娘”“校长率起给大家发米米”“他直见说,紧都不下课”。

2.介词

南充方言介词类与普通话不同的有以下几例:

南充方言有 “按倒”(针对)、“待”(在)、“等”(让)、“弄”(用)、“问”(又称 “找”,即向)、“由在”(任随)等,如 “他一天按倒牌打”“妈老汉待屋头等你”“等他去上瓜当”“弄锄头去挖”“问你外公要钱”“找你婆娘出气”“由在你找谁我都不虚”等。

3.助词

南充方言助词类与普通话不同的有以下几例:

南充方言有 “倒”与 “起”,分别表示正在与先的意思。

例如:

a.我们说倒时,都觉得锅盔灌凉粉吃起很巴适的。

本句前半句的意思是我们在说的时候。“说倒”就是正在说。类似的有“他居倒地上玩”“做倒活路就不会觉得累”等。

b.你们吃起,我等哈哈就到。

本句的意思是你们先吃,我等一下就到。

“倒”表示正在,类似普通话的 “着”。“倒”字后还可以跟 “起”,说成“吃倒起”“看倒起”“喝倒起”等。

“倒”还可以表示能够,相当于能愿动词。

例如:她唱不倒这首歌。

本句的意思是她不能够唱这首歌。唱不倒就是不能够唱、不会唱。类似的有 “写不倒”“背不倒”“当不倒”等。

南充方言中有个助词 “过”,用在副词后与动词前,表示强调。如 “这些桌子都过买的话,哪有囊们多米米,还是都过借更好”,意思是如果所有的桌子都用买的方式,那么一定没有那么多的资金,还是都用借的方式。类似的还有 “你房子都过租吗,还是就过买呢”“他写字都过鬼画桃符,从来不过仔细写”等。

南充方言中有个助词 “打”,相当于 “着” “过”。如 “他吃打饭没有”“她耍打朋友没有”“他说打说打就说岔了”“老师已经睡打觉老”等。

南充方言中有个助词 “刮”(寡),相当于 “过”,如 “下刮课就去”“吃刮火锅就去唱歌”“我们看刮报纸就扔了”等。

南充方言也有普通话的 “了”,不过读成lǎo,与 “老”同音,如 “他吃了”“她上班去了”“我长大了”等。

“刮”和 “了”还可以连用,仍然相当于普通话的 “了”,如 “他报到后就走刮了”“她买了票就把票料刮了”等。

南充方言中有个 “球”字用法比较特殊,类似于助词,多俗写成 “求”。如说 “天黑球了”,意思是天黑,“天亮球了”,意思是天亮,“吃球了”,意思是吃完饭,“晓球不带”意思是晓不得、不知道。

南充方言中有个 “来”字也比较特殊,如 “吃了来”“付款了来”“喝点可乐来”“看了来”“抹了来”“说完来”“洗了来”“走路了来”等,都放在句末,帮助句子表达先的意思,表示动作必须先完成。

南充方言语气助词类又称语气词,与普通话不同的有以下几例:

“哒 (又写成打)”“多”“哦”“嗯哪”“哪”“啰”“撒”“哇”“喔”“哟”等。

例如:

a.我晓得哒,不要紧到说嘛。

“我晓得哒”是我知道啦,有不耐烦的意思。类似的还有 “你站哒”“请你把东西放下哒”“我们把蛋糕吃哒”“妈老汉把户口藏哒”“婆娘把猫料哒”等。

b.莫忙多,我们到万卷楼去瞧一下多。

“多”并非形容词,而是语气助词。

c.她屋头的姑娘家都好乖哦。

“乖”的意思是漂亮,“哦”相当于 “啊”,是语气助词。

d.你要听你老汉儿的话啰!

嗯哪,我晓得了。

“老汉儿”的意思是父亲,“啰”相当于 “哟”,是语气助词。“嗯哪”也写成 “恩哪”,表示同意的意思,但多带有不耐烦的意味。

e.四桥好好看哪。

好好看的意思是好漂亮,“哪”相当于 “啊”,是语气助词。

f.你一天说的是啥子东西撒。

“啥子”的意思是什么,“撒”相当于 “呢”,是语气助词。

g.邓丽君唱得好好听哇。

好好听的意思是好舒服、很动听,“哇”相当于 “啊”,是语气助词。

还有一个语气助词 “法式”,西充县方言独有。

例如:你说的是啥子法式。

本句意思是你说的是什么呢?类似的还有 “她就在多扶法式,你可以去找她”“他舅老倌好像在太平法式”等。

还有一个语气词 “了”,意思与普通话一样,读音则与普通话有别,读成lǎo或者lǒ。

阆中市方言与苍溪、广元方言都有语气词 “的”,除表陈述的语气之外,还有强化与之组合的形容词的程度、动词词义指向的作用,也有强调语气的作用,表示十分肯定、特别强调、语气感叹等语法意义。“的”可以单独与形容词、动词组合,也可与 “呀”连用再组合,连用之后,语气有所加强。在句法分布上,“的”可与形容词组合为 “A的”,也可进一步扩展为 “ABB的”,“A的A不的”,还可与动词组合为 “V的”,“V人家的”等形式。在句法功能上,上述形式均可作谓语、补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