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收录南充方言俗字、俗语词、谚语、习惯语

收录南充方言俗字、俗语词、谚语、习惯语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充方言的俗语包括记录南充方言的俗字、俗语词、谚语、习惯语及其他。《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该字,解释为 “摔”,说明西南官话使用。“场”是方言俗字,意思是 “市场”“市集”。周志峰 《明清小说俗字俗语研究》说:“‘旋’有现、临时、即刻义。”梁启超 《噶苏士传》第八节:“肘下之毒蛇方去,心中之鬼蜮旋生。”

收录南充方言俗字、俗语词、谚语、习惯语

南充方言的俗语包括记录南充方言的俗字、俗语词、谚语、习惯语及其他。

一、俗字

说文解字》已经涉及 “俗字”,但是未将二字连用。“凷”条:“块,俗凷字。”该句相当于说 “块,凷俗字”。《说文·角部》“觵”条 “俗觵从光”。《说文·仌部》“冰”条 “俗冰从疑”。由此可见,《说文》收录俗字,只差明确连用两字了。“俗字”连用成为一个词,目前我们能够检索到的早期文献是颜之推 《颜氏家训》,分别见 《书证》和 《杂艺》。

南充方言说 “他把娃娃拌到地下”“拌得青痛”等。“拌”是方言俗字,意思是 “摔”“跌”。“拌伤”就是 “摔伤”“跌伤”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未收该字此义,说明该字此义未成为通用性语言。《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该字,解释为 “摔”,说明西南官话使用。[1]“拌”字此义可能由 “用力摔”引申而来,本指 “用力摔东西”,扩大到人,形容受到较大力而摔或跌。唐温庭筠《春日偶作》诗:“夜闻猛雨拌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欲要争嚷,心下想到:‘今日生辰好日,况且东西去了,也讨不转来,干拌去涎沫。’”清高绍陈 《永清庚申记略》:“余铤而走险,拌死得至双营。”[2]字典辞书对此多有记载,如 《汉语大字典》:舍弃;不顾惜。《中文大辞典》:弃也。《方言》十:“楚凡挥弃物,谓之拌。”《广雅·释诂一》:“拌,弃也。”(第5688页)《方言》卷十:“拌,弃也。楚凡挥弃物谓之拌。”[3]楚语中 “挥弃物”即用力扔东西。《广雅·释诂》:“拌,弃也。”王念孙 《疏证》:“拌之言播弃也。《吴语》云 ‘播弃黎老’是也。‘播’与 ‘拌’古声相近。《士虞礼》:‘尸饭,播余于篚。’古文 ‘播’为 ‘半’,‘半’即古 ‘拌’字,谓弃余饭于篚也。”[4]

南充方言说 “屋头埲起好多灰灰”“埲得到处都是”“莫把灰灰埲得到处都是”等。“埲”不读成bàng,而读成pěng或běng,又读pǒng,本义是尘土。《集韵·董韵》:“埲,尘也。”引申指田野间扬起的尘土遮蔽住禾草。清代曹寅 《答顾培山见嘲》诗:“黄尘埲塕马蹄劖,五月谁披白苎衫。”“埲塕”就是灰尘扬起貌。

南充方言说 “今天到三会赶场”“今天不当场”等。“场”是方言俗字,意思是 “市场”“市集”。明代李实 《蜀语》:“村市曰场。入市交易曰赶场,三、六、九为期,辰集午散,犹河北之谓集,岭南之谓墟,中原之谓务。”[5]对比全国不同地区的说法,可见方言的差异。南充方言现在仍然使用 “场”字此义,场期的具体安排,视各地实际情况决定,有的乡镇是一、四、七当场,有的乡镇是二、五、八当场,有的则是三、六、九当场。如逢 “一、四、七”赶高坪区青莲、嘉陵区一立、嘉陵区巨龙、嘉陵区世阳、蓬安县三坝等,“二、五、八”赶高坪区东观、嘉陵区曲水等,“三、六、九”赶高坪区长乐、三庙等,分配得当,便利交易。“当场”即当天是集市的日子,农村不同地方当场的日子不一样,但大多一般间隔两天左右,民众利用集市进行各种贸易,周边的人都会携带货物前来,多以街道、公路为交易地方,甚至阻断交通。而不当场的日子称为 “闲场天”。《汉语大字典》:集;市集。如:赶场;三天一场。清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后世市谓之墟……蜀谓之场。”[6]《跻春台》卷一 《卖泥丸》:“凡佣工赶场,必要出告返面,勿使母亲悬望。”又卷二《捉南风》:“那日赶场吃醉了,见卖锄棍的便宜,遂买一根。”又卷三 《南山井》:“那一日赶场归路过南岭,比时间正行走天色黄昏。”

南充方言说 “你不要听他乱刁”。“刁”是方言俗字,意思是挑拨是非。

南充方言说 “我们伙同走”。“伙”是方言俗字,意思是集合,聚集。“伙同”即一起的意思。

南充方言说 “我们旋做旋卖”“茶可以旋吹旋喝”等。“旋”即 “现”,意思是 “不久”“立刻”。“旋想旋说”,带有 “边想边说”之意。“旋吹旋喝”是“边吹边喝”的意思。“旋”字用法多,南充方言有 “旋说起”的用法,意思“不加准备地想起来的念头”。其实这些意思都带有同时、立刻的意思。

周志峰 《明清小说俗字俗语研究》说:“‘旋’有现、临时、即刻义。”[7]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诊脉,曰:‘内寒,月事不下也。’即窜以药,旋下,病已。”《汉书·董卓传》:“卓既杀琼珌,旋亦悔之。”宋晏几道 《武陵春》词:“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既是请先生,还得旋盖书房哩。”梁启超 《噶苏士传》第八节:“肘下之毒蛇方去,心中之鬼蜮旋生。”

南充方言说 “把凉菜的佐料捹匀净”。“捹”读成bèn,意思是和、搅拌,蘸,动词。《蜀语》:“和物曰捹。”《校注》:“《集韵·去声·恨韵》:‘捹,蒲闷切,手乱貌。’按:和物时,手必任意搅动,故和物也可叫捹,今蜀语犹然。”[8]“和物”即搅拌物体。《全元散曲》王大学士 《村里迓鼓》:“一个弹的捹,一个舞的虾,一个唱的哑,一个水底浑如纳瓜。”“弹的捹”即弹的手乱动、手乱搅拌。

南充方言说 “吃烧烤要多坌点辣椒面才好吃”。“坌”读成bèn,意思是蘸或沾,动词。“坌”字,《大词典》解释为:“尘埃等粉状物黏着于他物。”

南充方言说 “赶紧把这个烟锅巴躧熄了”。“躧”读成cā,意思是踩、踏,动词。《蜀语》:“足踏曰躧。〇躧,所蟹切,钗上声。俗作踹,非。踹,都管切,音短,足踢也;又音煅,足跟也。《大明会典》:光禄寺躧造细曲。”[9]清唐训方 《里语征实》:“足踏曰躧。躧,‘钗’上声。”“躧”的读音同钗,上声,现在读平声,说明语音已经发生一点音变。如 《汉书·隽不疑传》:“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起迎。”颜师古注:“履不著跟曰躧。躧谓纳履未正,曳之而行,言其遽也。躧,音山尔反。”“躧履”即用鞋踩,从颜注可以看出,“躧履”和现代人穿拖鞋的方式类似。南朝齐王融 《永明乐》之四:“振玉躧丹墀,怀芳步青阁。”“躧”与 “步”对文同义。齐谢朓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躧曾阿”即踩曾阿。《西游记》第二十回:“趁早儿送我师父出来,省得掀翻了你窝巢,躧平了你住处。”“躧平”即踩平。又同回:“那呆子一脚躧住他的脊背,两手轮钯又筑。”“躧住”即踩住。《大词典》例证首引南朝齐王融 《永明乐》,时代较晚。黄尚军首引 《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看不见地下,躧了一条绊脚索。”[10]

南充方言说:“快点把面一哈,要茹咯!”“”读cào,意思是搅动,翻动,翻寻,动词。《广韵·号韵》:“,手搅也。”《蜀语》:“搅曰。○,音潮去声。”[11]《蜀语》的记音与现在南充方言读音一致。《蜀方言》卷上:“手搅曰。”注:“《唐韵》:‘,在到切。手搅也。’”纪国泰《疏证补》说:“蜀方言中,‘’有以下义项:(1)搅拌;(2)胡乱翻动;(3)用手乱推。”[12]“在到反”读音同 “赵”,与南充方言音近,韵同声近。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云南五》:“食无筯,以手饭。”“饭”即搅拌饭。清唐训方《里语征实》:“搅曰音赵。”俗写成“”。

南充方言说 “跐痰”“跐脱”“跐来跐去”“拿脚把地下那泡痰跐干净”,“他洗澡儿喜欢找人跐背”“猪就喜欢在墙壁上跐痒”“你赶紧找东西来跐干净”“你脚不要一跐一跐的”等。“跐”读成cī,意思是踏,踩,擦,动词。“跐”表示 “擦”义时读zī。动作者的脚并非在蹂,而是不耐烦地在地面上擦来擦去,“跐”除了用脚用力擦,还可以用手。“擦”“跐”二词声同韵近,吴语 “擦”的读音就与 “跐”相近。《释名·释姿容》:“跐,弭也,足践之使弭服也。”《广雅·释诂一》:“跐,履也。”《广雅·释诂二》:“跐,蹋也。”《集韵·纸韵》:“跐,淺氏切,音此。蹈也。或书作惭。”杨树达 《长沙方言考》:“今长沙谓足践地曰跐,音如采。”[13]如 《庄子·秋水》:“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陆德明释文引 《广雅》:“跐,蹋也,蹈也,履也。”《列子·天瑞》:“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张湛注:“躇步跐蹈,四字皆践踏之貌。”左思 《吴都赋》:“虽有雄虺之九首,将抗足而跐之。”韩愈 《曹成王碑》:“行跐汉川,还大膊蕲水界中。”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上可补熏茎,傍堪跐芽蘖。”“跐”一作 “蹈”,均 “踩踏”义。刘子翚《谕俗》诗之四:“初如卵壳微,跐践悉糜碎。”“跐”“践”同义连用。邓玉宾《仕女圆社气球双关》散曲:“一会家脚跐鲸鳌,背掣猿猱,乱下风雹,浪滚波涛。”《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话说宋江因躲一杯酒,去净手了,转出廊下来,跐了火掀柄,引得那汉焦躁,跳将起来,就欲要打宋江。”《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凤姐把袖子挽了几挽,跐着那角门的门槛子,笑道:‘这里过门风倒凉快,吹一吹再走。’”《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头上顶的是瓦房,脚下跐的是砖地。”“跐”与 “顶”对文反义。

南充方言说:“茅厕里跶扑爬——隔屎 (死)不远。”“跶”读dá,不读tà,意思是跌、摔,动词。不管身体向前倒还是向后倒,均谓 “跶”。 《广韵·曷韵》他达切:“跶,足跌。”“他达切”与南充方言读音相近。《玉篇·足部》:“跶,足跌也。”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五引 《子书》:“及地曰跶。”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五十八引吕忱 《字林》:“足跌曰跶。”(T54n2128_p0698b13)杨树达 《长沙方言续考》:“今长沙言扑地为跶。”[14]说明湘方言也说。如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马师问:‘从什么处来?’师云:‘石头。’马云:‘石头路滑,还跶倒汝么?’师曰:‘若跶倒即不来。’”[15]“跶倒”即滑倒、跌倒、摔倒。《五灯会元》卷四 《赵州从捻禅师》:“师因老宿问:‘近离甚处?’曰:‘滑州。’宿曰:‘几程到造裹?’师曰:‘一跶到。’宿日:‘好个捷疾鬼。’”[16]《水浒全传》第六十回:“(项充、李衮)一齐跶了双脚,翻筋斗颠下陷马坑里去。”谭伟说:今四川方言尚有 “澾倒”(或写作 “跶倒”)一词,读作 “dádǎo”[17]。俗写又记音作 “搭”。同音借用。《蜀籁》卷一:“十字口搭仆扒,分不倒东南西北。”谓十字路口跌倒分不清东南西北。

南充方言说 “莫把妹儿䁎到起看,妹儿要害羞”。“䁎”读成díng,意思是注视、直视,动词。形声兼会意字,“目”是形旁,表示与眼睛有关,“亭”是声旁,表示眼睛停留在某个地方。《玉篇·目部》:“䁎,丈茎切,安审视也。”《广韵·耕韵》:“䁎,安审视貌。”《集韵·庚韵》:“瞠,直视也。或作䁎。”《类篇》: “盯、䁎,抽庚切,直视也,或作䁎。” 《龙龛手鉴》卷四:“䁎,宅耕反,安审视皃。”《五音集韵》卷五:“盯、憆、䁎,丑庚切,直视貌。”《文章辨体汇选》卷六五八载明李梦阳 《钓台亭碑》:“夫钓者,饬竿丝缀芳饵,兀坐盘石之上,凝精敛志,沾沾而聴,䁎䁎而视。”

南充方言说 “我们拿竹子竿竿把飞机戳了下来”“你去戳别个干啥”“请用筷子戳一下”。“戳”读成dó,不读chuō,意思是刺,动词。《宋史·刑法志三》:“苏州民张朝之从兄以枪戳死朝父,逃去,朝执而杀之。”“戳”字后接补语或者宾语。元代高文秀 《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一折:“你个乱箭射的,冷枪戳的,碎针儿签的!”“戳”与 “射”对文。《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众强盗拼命死战,戳伤了几个庄客。”《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彩霞咬着牙,向他头上戳了一指头。”俗写成 “夺”。

南充方言说 “斗钱”“斗份子钱”“斗银子”“他两个斗不拢一堆”。“斗”读成dòu,意思是凑,动词。“斗”的对象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财物或者其他东西。“斗银子”意即凑银子,“斗钱”意即凑钱。《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 (一)》:“白玉斗成龙凤巧,黄金缕出象牙边。”[18]前蜀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八珍罗膳府,五采斗筐床。”《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我们斗分银子,与你作贺。”

南充方言说 “好狗不断路”“你把别个车断到了”等。“断”读成duǎn,意思是拦截,动词。“断”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物,还可以用于液体。《说文·斤部》:“断,截也。”段注:“今人断物,读上声;物已断,读去声。”[19]《集韵·缓韵》:“断,截也。”如 《三国志·魏志·曹休传》:“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断道”,即在道路上拦截。《晋书·符生传》: “时猛兽及狼大暴,昼则断道,夜则发屋,惟害人而不食六畜。”《大词典》例证同,解释为 “截断道路”。曹操 《上言破袁绍》:“从弟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断道”不是断绝道路,而是在道路上拦截。《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单将锐卒,深入虏廷。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宋书·邓琬传》:“竟陵郡丞陈怀真,宪子也,闻胡经过,率数十人断道邀之。”又 《张兴传》:“今若以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自固,随宜断截,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沮,中流一梗,粮运自艰。”《云笈七签·吴猛真人传》:“后得道,海昏上僚,路有大蛇,时或断道,以炁吸吞行人,行旅为绝。”《隋书·高祖纪下》:“抄掠人畜,断截樵苏,市井不立,农事废寝。”以上例证中的 “断截”均同义连文。《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及还京师,专为逋逃,乃至江乘要道,湖头断路,遂使京邑士女,早闭晏开。”《西游记》第九十七回:“怎的了!怎的了!苦奈得半夜雨天,又早遇强徒断路,诚所谓 ‘祸不单行’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是那断路抢衣帽的小小强人,也必了人性命,然后动手的。”以上例证中的 “断路”均是 “拦截道路”义。

南充方言说 “佴远点” “佴出去” “把钱包给我佴下来”等。 “佴”读“ěr”,意思是扔,动词。后接宾语,对象可以是东西,如 “佴东西” “佴下来”等,也可以是人,如 “孩子佴在你这儿”等。

文选》卷四一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注:“如淳曰:佴,次也。若人相次也。今诸本作茸字。……颜监云:茸,推也。推置蚕室之中。”[20]《汉书·司马迁传》作:“而仆又茸之蚕室。”颜师古注:“茸音人勇反,推也。”[21]其中 “佴”字有人认为是 “耻”,有人有译作 “次”(编次)。其实,“佴”应该是 “扔”的意思。这句应该解释为:“李陵已经活着投降了,败坏了他家族的声誉,而我又被扔在蚕室 (刚受过宫刑的人怕风寒,必须住在严密、温暖的屋子里,它像养蚕的房子一样,所以称蚕室)之中,深为天下的人讥笑。”

“佴”俗写成 “耳”。“耳”“扔”二字古音同。如 《汉书·惠帝纪》颜师古注:“耳音仍……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22]

南充方言说 “吃朒朒”“买点朒朒”等。“朒”不读nǜ,读成gǎ,意思是肉,名词,左边是 “肉”,右边也是 “肉”,合在一起表示肉的意思。俗写成“嘎嘎”。

南充方言说“出去”“过来”等。“”读成gòng,意思是钻,动词。“脑壳”即把头钻进,“进来”即钻进来,“过来”即钻过来,“出去”即钻出去,南充俗话说:“十五个驼子睡一床——七八翘”等。《蜀语》:“穴土行曰。○音矿。”[23]康熙字典·穴部》:“ ,《海篇》:‘古孔切,声同矿,剜土也。’”[24]顾学颉、王学奇 《元曲释词》一:“,用头领钻入曰,又作,同字异体。金·韩孝彦《篇海》:‘,古孔切,音矿,剜土也。’《中原雅音》:‘,劗穴也。’《元曲选》音释:‘音拱。’明·徐渭《豹子和尚》一[混江能]:‘月黑时窟剜墙。’亦其例也。”[25]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我便似墙贼,蝎蜇噤声。”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泾河龙淤泥里便。”《汉语方言大词典》说:江苏徐州,云南昆明,浙江丽水等地都说。[26]字又记音作 “羾”。湘语也说。《汉语方言大词典》说:“羾,湘语。湖南长沙。〈动〉钻,穿越某种障碍:从人堆里羾出来;在被窝里面羾来羾去。”[27]字又记音作 “拱”。如杜甫北征》诗:“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拱乱穴”即钻洞。《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呆子就把头拱在草里睡下。”《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把头拱在晁夫人怀里。”“拱在怀里”即钻在怀里。《汉语方言大词典》说:“拱,〈动〉用头顶、钻。引申为钻营或献媚。(一)中原官话。河南洛阳:他在旧社会里,可会拱了。(二)西南官话。云南楚雄:往被窝里拱。”[28]

南充方言说 “估到别个”“估到买”“他估倒我吃”“估到别个做活路”“吃屎的把屙屎的估倒”等。“估”读成gǔ,意思是逼、强迫,动词。“估”字并不是 “估计”的意思,而是表示 “强迫”的意思,即一定要,强迫要,做不到或不能做的事情硬要做。“估奸”即强奸。为什么 “估”字能够表示强迫的意思呢?我们查阅了相关的研究和字典辞书,并未见有合理的解释,这种表达得名的缘由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进行研究才可能解决和揭示。《四川方言词语考释》:“估,强迫,逼迫。《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一回:‘我因堂尊分付,就说此房来,何公倒好,就估着要,学生无不作成。’”[29]《跻春台》卷一《双金钏》:“或奸淫或估骗或做强盗。”又卷一 《十年鸡》:“二叔叔毒心肠,估逼为妻要下堂。”“估逼”同义连用。又卷一 《节寿坊》:“怎奈五旬无子,娶一妾三年不孕,逼住丈夫嫁了。”蔡敦勇校:逼——作 “估”,误,径改下同,不另出注 (118页)。张一舟指出:原文不误。四川方言 “估”有 “强迫、逼迫”意。《汉语大字典·人部》: “估,方言。逼迫,强迫。” “估”常同“住、倒、逼”连用,说成 “估住、估倒、估逼”。“估住丈夫嫁了”即 “强迫丈夫嫁所娶之妾”。本书26页 “估逼为妻要下堂”,39页 “估住我嫁妻要还清”,“估”未改,是,其他则有多处误改。“估”今仍这样使用。如 《春潮急》176页:“谁家有粮食是谁家的,任何人都不能估借估要。”[30]

南充方言还在 “估”字后边加上 “到”字说 “估到”,“估”字俗写多写成 “鼓”字。“鼓到买”在南充方言中的意思是强迫要人买,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在鼓动别人买。

南充方言说 “你蠚我”“蠚拉子 (毛毛虫)”等。“蠚”的意思为用东西刺眼睛,使眼睛受伤,后来引申泛指刺。《说文·虫部》:“蠚,螫也。从虫,若省声。”段注:“蠚螫盖本一字,若声赦声同部也。或读呼各切,山东行此音。或读式亦切,关西行此音。见释玄应书。今人乃以此篆切呼各,下篆切式亦,分而二之。”[31]《通俗编》卷三六:“蠚,《汉书·蒯通传》:‘猛虎之犹与,不如蠭虿之致蠚。’《山海经》:‘昆仑之邱有鸟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说文》:‘蠚,螫也。’《博雅》:‘痛也,呼各反。’按:俗云蠚瘌痛乃此字。”《汉书·韩豹传》:“齐王曰:‘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颜师古注:“应劭曰:‘蝮一名虺。蠚,螫也。螫人手足,则割去其肉,不然则死。’师古曰:‘……蠚音火各反,螫音式亦反。’”《蜀语》:“虫蜇人曰蠚。”

南充方言说 “桃子覈覈儿” “李子覈覈” “苹果覈覈” “梨子覈覈”等。“覈”字,音 “忽”。 《蜀语》:桃李核曰覈。果实中的坚硬部分,里面有仁。《周礼·地官·大司徒》:“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宜覈物。”郑玄注:“覈物,李梅之属。”马王堆汉墓帛书 《经法·称》:“华之属,必有覈,覈中必有意。”

南充方言说 “垰垰”“垰垰角角”等,“垰”又写作 “㮟”,读成kā,意思是指角落。

南充方言说 “他碾妈老汉的路”“跟到碾”等,“碾”的意思是追赶。《蜀语》:“赶曰碾。〇赶上前人曰碾上,赶鸡曰碾鸡,以转动行易及也。”[32]《蜀语》所记有两义,一为 “追赶”,如 “赶上前人曰碾上”;一为驱逐,如 “碾鸡”。如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胖妇人听得八老说了,没出气处,碾那老婆子道:‘你七老八老,怕兀谁?不出去门前叫骂这短命多嘴的鸭黄儿!’”“碾那老婆子”即追那老婆子。

南充方言说 “你去帮我敹几针嘛”“敹一下”等。“敹”读成liáo,意思是缝,动词。清史梦兰 《燕说》卷三:“衣物略用针线曰敹。敹,了雕切……今谓粗略治衣曰敹几针是也。”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凡非绽裂而粗率缝之亦曰敹。”《蜀方言》卷上:“粗略治衣曰敹。”朱正义指出,关中方言、山东新泰方言也说。[33]张安生指出:宁夏同心方言也说,并引章炳麟 《訄书·订孔》“百物以礼穿敹”例。[34]如 《尚书·费誓》:“善敹乃甲胄。”孔颖达 《疏》引郑玄曰: “敹,谓穿彻之,谓甲绳有断绝,当使敹理穿治之。”蔡沈 《集传》:“敹,缝完也。”

南充方言说 “勒娃儿长得好厖实哟” “他有点厖哈”等。 “厖”读成māng,意思是高大,壮实,形容词。《尔雅·释诂》:“厖,大也。”《方言》卷一:“厖,大也。”华学诚 《校释汇证》:“章炳麟 《岭外三州语》:‘三州谓人肥大曰厖壮,亦曰丰厖。’”[35]《说文·厂部》:“厖,石大也。”段注:“石大其本义也,引申之,为凡大之称。”[36]如 《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厖,和同以听。”杜预注: “敦,厚也;厖,大也。”《国语·周语》:“敦厖纯固。”韦昭注:“厖,大也。”《汉书·司马相如传》:“湛恩厖洪,易丰也。”颜师古注:“厖、洪,皆大也。”[37]《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谌恩厖鸿。”李善注:“厖鸿皆大也。”王安石 《估玉》诗:“发视绀碧光属联,诏问与价当几千,众工让口无敢先,嗟我岂识厖与全。”又记音作“莽”,《小尔雅·广诂》:“莽,大也。”《吕氏春秋·知接》:“戎人见暴布者而问之曰:‘何以为之莽莽也?’指麻而示之。怒曰:‘孰之壤壤也,可以为之莽莽也?’”高诱注:“莽莽,长大貌。”《淮南子·原道训》:“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

南充方言说 “搣馒头”“搣开两半,一家吃一半”等。“搣”读成miē,音灭,意思是掰开,动词。“搣开”,就是用手劲分开物体。《蜀语》:“手裂物曰搣。”

南充方言说 “水有点凊”“那个水冰凊”“黑么凊”等,“凊”读成qìng,意思是冷、清凉、寒冷,形容词。《说文·仌部》:“凊,寒也。”《玉篇·仌部》:“凊,冷也。”《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郑玄注:“凊,七性反,字冫,冰冷也。本或作水旁,非也。”《吕氏春秋·似顺论·有度》:“凊有余也。”高诱注:“凊,寒也。”章太炎 《新方言·释天》:“福州谓寒为凊,若通语言冷矣。”[38]李如龙指出:福州话说 “凊”或者 “冻”[39]。福州话也说冷为 “凊”,与南充方言同。孙和平说:“凊,成都、云阳等地读qiɑn。四川不少地方把iɑn韵读作in韵,或将in韵读作iɑn韵。如 ‘棉’读作min,‘钱’读作qin等。”[40]《墨子·辞过》:“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凊。”《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大热在上,民凊是走。”王安石《洪范传》:“水言炎,则水冽,土蒸,木温,金凊,皆可知也。”[41]《跻春台》卷一 《东瓜女》:“凡温清视膳、出告反而之礼,自祖辈即已遵行。”张一舟指出:“温清”当作 “温凊”。《辞海·氵部》:“温凊,‘冬温夏凊’的略语,温,谓温被使暖;凊,谓扇席使凉”。此乃古代子女奉养父母之道[42]

南充方言说 “走路走久了觉得酸臑臑的”“耳朵耙臑臑的”“花生臑了”等。“臑”,读成rú,意思是嫩软貌,不脆的样子。《蜀语》:“不脆曰臑。身困倦曰臑懒,亦曰酸臑。”《楚辞·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些。”洪兴祖 《补注》:“臑,嫩耎皃。”

南充方言说 “靸拖板儿鞋”“把鞋子靸起走”。“靸”读成sá。《蜀语》:鞋无饰曰靸。把鞋后帮踩在脚跟下;穿拖鞋,拖着行走。宋代吴文英 《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词:“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元代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破麻鞋脚下靸。”《红楼梦》第二五回:“宝玉便靸拉着鞋,走出房门。”《儒林外史》第十回:“他靸了一双钉鞋,捧着六碗粉汤。”曹禺 《日出》第三幕:“小东西挂在那里,烛影晃晃照着她的脚,靸着的鞋悄然落下一只。”

南充方言说 “你把他到地下去干啥” “莫别个嘛” “一一的”。“”读成sǒng,意思是推、挺、耸,动词。《集韵·肿韵》:“,执也,推也。”《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往前或往上)推。”[43]“”并无必要区别是往前还是往上推,既可以往前推,又可以往后推。如 《敦煌掇琐》卷一百零三 《字宝碎金》:“手推,。”《喻世明言》卷一:“却在榻上拖陈大郎上来,赤条条的在三巧儿床上去。”周先慎注:“:推。”[44]又卷四十:“大小家人,奉了主人之命,推的推,的,霎时间被众人拥出大门之外。”《醒世恒言》卷一:“贾婆不管三七二十一,和张婆两个你一推,我一,他出了大门。”“”与“推”均对文同义。《广韵·董韵》:“,推也。”《蜀语》:“推之曰。○音耸。”[45]

南充方言说 “嘴巴奓开”“把腿奓开”,“奓”读成zā,动词,指张开、敞开、打开。《广韵·麻韵》:“奓,张也。陟加切。”《玉篇·大部》:“奓,下大也。”《集韵·麻韵》:“奓,开也。”如 《庄子·知北游》:“神农隐几阖户昼瞑,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陆德明 《释文》引司马彪:“奓,开也。”范成大《秋日杂兴》诗之一:“奓户劝之起,怀寳善自珍。”

二、俗语词

俗语词是什么呢?俗语词就是俗的语词,并不是俗语的词。这些俗的语词使用者通俗易懂,但是不懂的人则无法理解。南充方言中有不少俗语词。南充方言说 “这虾子,又烧老子”。其 “烧”并不是燃烧,而是欺骗的意思。“虾子”也不是动物,而是对人的蔑称,本形容胆小的人,后来变成对人的蔑称,亲密的人也用来戏称。又如 “细娃儿”是高坪、嘉陵的方言,顺庆说的是 “眯娃儿”。

大脑壳

南充方言说 “今天这里来了很多大脑壳”。“大脑壳”的意思是身居显位的官吏,“壳”读成kó。“脑壳”的意思是头,“大脑壳”即大头、首领,带有领袖的味道。

抵肋巴骨

南充方言说 “你一天都去抵别人背脊骨哦”。“抵肋巴骨”的意思是揭人之短,针锋相对的言辞戳对方的痛处。又说 “顶肋巴骨”“抵脊疤骨”。“少匹肋巴”,比喻比别人差点或低人一等。

倒拐子

南充方言说 “倒拐子往里弯”或 “倒拐子往里撇”,指为自己的说话、做事。“倒拐子”的意思是手肘。又说 “手拐子”。指手部肘关节部位。

发梦冲

南充方言说 “娃娃发梦冲”。“发梦冲”的意思是指噩梦产生的身体反应,喊叫,手脚乱动,很害怕,感觉很害怕。“梦”读成mòng。(www.xing528.com)

角孽

南充方言说 “打锤角孽”,意思是打架、争闹、吵嘴。 “角”读成gō,“角”即斗,包括斗嘴和斗本事等。“孽”则是冤孽引申而来,表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角孽”即吵架或者打架。《跻春台》卷二 《捉南风》:“乡中有事,又爱两边刁拨,使人角孽告状。”又卷三 《阴阳帽》:“你若恃强,不服理论,告状角孽,他都陪你。”又卷三 《假先生》:“角孽打棰如猴跳,无奈才拿板儿敲。”“角孽打棰”同义连用。又卷三 《巧报应》:“那知他书又懒读,专与人打架角孽。”“打架角孽”同义连用。《四川方言词语考释》:“角逆,吵嘴;打架。犹通语角斗。或作 ‘角孽’。”[46]纪国泰 《〈蜀方言〉疏证补》说:“蜀语谓打架曰 ‘打捶’,‘捶’仍 ‘拳击’之义。……蜀语又谓打架曰 ‘角逆’。《说文》: ‘逆,迎也。’故 ‘角逆’谓 ‘以角相迎’,犹牛、羊打架之以角相迎也。”[47]

又俗写作 “郭列”“过孽”“合孽”。“合”是 “角”的记音字,《广韵》古沓切,即念gě。

米米

南充方言说:“你身上有木有米米啊?”“米米”在南充方言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泛指去壳的种子,多指可以吃的,如花生米米;二是 “票子”的意思,钱的意思。

丘儿

南充方言说 “他只是个丘儿”,“丘儿”的意思是手下、平头百姓。它本是对店伙计习惯性的称呼。它实际上是把 “兵”一字拆为二,表示当过兵的意思,“兵”与 “将”相对,因此代称手下、百姓。“丘儿”与 “丘二”谐音,也写成 “丘二”。南充方言说 “千年丘二万年王八”。又称 “丘八”,也是把“兵”一字拆为二。

认黄

南充方言说 “他不认黄”“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认黄”“这件事情我们认黄”等。“认黄”的意思是认账,承担责任;讲信义,讲交情。人生要敢认黄。认黄是责任,是义务,是忠诚,更是品质。

筲箕

南充方言说 “筲箕都装得水么?”“筲箕”的意思是淘米或盛米、盛饭用的竹器。“筲”音 “烧”。清代厉荃 《事物异名录·器用·箕》:“《留青日札》:俗名竹饭器曰筲箕。又筲箕或作稍箕。”宋代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尝观其下神,用两手扶一筲箕,头插一箸,画灰盘作字。”《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小儿开门出来,手里拿了一个筲箕出去买米。”与“筲箕”类似的竹编器,南充方言还常常说 “撮箕”“簸箕”等。

三、谚语

南充方言有不少谚语,我们主要讨论涉及南充方言的谚语。

南充谚语说 “不给你点厉害,你不知道马王爷几只眼”!马王爷的三只眼,一只看天、一只看地、一只看阴阳。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开放。谁要想在马王爷面前 “打马虎眼”那就是自作聪明,自作自受。在中国,从古至今提起马王爷的威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南充谚语说:“红苕酸菜半年粮。”南充方言把红苕酸菜戏称为 “猪脚杆炖带皮”(“带皮”即海带),把苕叶稀饭戏称为 “鸭脚板儿稀饭”。

南充谚语说:“把脸抹来揣起。”也说:“把脸抹下来揣到荷包起。”南充形容不要脸的人把自己的脸拿下来,放到自己的荷包口袋里,不让别人看见自己的脸,以便自己为所欲为。

南充谚语说:“把人搊下岩,还要揎个石头下去。”南充形容落井下石,先推人下去,再推石头下去。该谚语分别使用方言 “搊”“揎”两个动词,比落井下石更生动形象。

南充谚语说:“绊倒不怄,爬起来怄。”南充形容过后才反应过来,当时没有任何问题。该谚语使用南充方言 “绊”“爬”,意思分别是摔和从跌倒处起身。

南充谚语说:“棒棒都捶不脱。”该谚语被父母经常用来教育孩子的恋爱,说孩子的恋情用棍棒都无法分散,往往带有埋怨的意味。

南充谚语说:“比到窟窟买鸭蛋”,又写成 “比到箍箍买鸭蛋”,意思是按图索骥,或者严格根据标准执行。

南充谚语说:“估到牯牛下儿”,又说 “逼到牯牛下儿”,意思都是强迫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为牯牛是公牛,无法生下小牛。该谚语中的 “估”“牯牛”都是南充方言常用的词语,意思分别是逼迫与公牛。

南充谚语说:“后颈窝摸得到看不到。”意思是有些事情只能凭感觉,而不能看到。

南充谚语说:“脑壳上钪大印,球撮撮的。”意思是做事不经过大脑,看上去傻乎乎的。

四、惯用语及其他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大量惯用语,惯用语,又称习语、习用语、习惯用语等,是熟语的一种,常以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词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其比喻意义。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如 “吃大锅饭”“半瓶子醋”“背黑锅”“穿小鞋”“磨洋工”“开夜车”“扯后腿”“卖关子”等。惯用语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表义精练准确。惯用语生动活泼,常用来比喻一种事物或行为,相当于一个词或词组,它的意义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推断。惯用语虽然是一种较固定的词组,但定型性比成语要差些。南充方言中有以下一些惯用语。

过干瘾:形容个人对某种欲望只是空想,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

交学费: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其他代价。

烂摊子: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

两把刷刷:比喻有一定本事,可以骄傲。

南充方言还有一些其他表达:“火门儿都没摸到”“死得梆硬”“运气来莽啰”“眼睛看晃了”等。

[1]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282页。

[2]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 (第一版)》,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58页。

[3] 扬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03页。

[4] 王念孙:《广雅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9页。

[5] 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85页。

[6] 徐中舒:《汉语大字典 (第一版)》,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462页。

[7] 周志峰:《明清小说俗字俗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8] 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8页。

[9] 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25页。

[10] 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8页。

[11] 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69页。

[12] 纪国泰:《〈蜀方言〉疏证补》,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142页。

[13] 杨树达:《长沙方言考》,载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61页。

[14] 杨树达:《长沙方言续考》,《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79页。

[15] 谭伟:《〈祖堂集〉文献语言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316页。“跶”字张华录作 “踏”,校:“踏:原文作 ‘跶’字,今校为 ‘踏’,下同。”见张华 《祖堂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跶”字自通,不需要校改。

[16]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96页。

[17] 谭伟:《〈祖堂集〉文献语言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316页。

[18] 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68页。

[19] 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759页。

[20] 李善:《文选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78页。

[21]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2页。

[22]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7页。

[23] 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82页。

[24] 张玉书:《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第831页。

[25] 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 (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48页。

[26]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955页。

[27]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532页。

[28] 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993页。

[29]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35页。

[30] 张一舟:《从 〈跻春台〉的校点看方言古籍整理》,《方言》1995年第2期。

[31] 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708页。

[32] 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67页。

[33] 朱正义:《关中方言古词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34] 张安生:《同心方言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页。

[35] 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3页。

[36] 段玉裁:《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版,第474页。

[37]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02页。

[38] 章太炎:《新方言》,载 《章太炎全集 (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又参许宝华、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077页。许书指出,“凊”通行于晋语、西南官话、湘语、闽语等方言区。

[39]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5页。

[40] 孙和平:《四川方言文化——民间符号与地方性知识》,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2页。孙说是,据笔者所知,四川荣县等地就是把 “发钱”说成 “发情”,引起别人的误解。

[41]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553页。

[42] 张一舟:《从 〈跻春台〉的校点看方言古籍整理》,《方言》1995年第2期。

[43]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628页。

[44] 周先慎:《〈明清小说〉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页。

[45] 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119页。又参蒋宗福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628页。

[46] 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21页。

[47] 纪国泰:《〈蜀方言〉疏证补》,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14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