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朝历史:杯酒释兵权,解决危机,开启繁盛

宋朝历史:杯酒释兵权,解决危机,开启繁盛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次日,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都称病请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以后,为了安抚失去军权的将领们,太祖兑现了他的诺言,他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嫁给了高怀德,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石守信、王审琦之子。“杯酒释兵权”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去除了困扰中原王朝近百年的重大隐患,使宋朝避免重蹈五代短命王朝的覆辙。从长远来看,“杯酒释兵权”开启了宋朝偃武兴文的契机。

宋朝历史:杯酒释兵权,解决危机,开启繁盛

宋朝开国之初,基本留用了后周的人员班底,这是换取后周旧臣支持的一种政治手段,对于招揽人心、稳固局势有重要意义。留用的人员之中,便包括禁军的高级将领。建隆元年(960)正月,太祖陆续任命慕容延钊等九人担任殿前、侍卫两司统帅,组成了北宋禁军首任领导班子。

这些将领大多功高权重,如慕容延钊、高怀德、韩令坤等人,资历甚至比宋太祖还要深,地位也长期在宋太祖之上,他们靠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拼杀而致身通显,在军中有极高的威望和号召力。这样一批典兵宿将环伺身侧,隐含的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宋太祖已在寻找时机预为防备。借平定后周大将李筠、李重进叛乱之机,宋太祖以论功行赏为名,先后将张光翰、赵彦徽、韩令坤、慕容延钊调离禁军,外放为地方节度使,留任的八位后周旧将已有半数被撤换。

此后不久,宋太祖召石守信等人至宫中赴宴。太祖在席间劝说众将:“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次日,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都称病请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www.xing528.com)

涉及军队高级将领的调整,是极为敏感的大事,其背后必然有许多严肃、正规、细致的操作,不会是席间一杯酒的事,但最终恰恰在杯酒一席间,营造出一种举重若轻、缓和温厚的政治氛围。“杯酒释兵权”以后,为了安抚失去军权的将领们,太祖兑现了他的诺言,他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嫁给了高怀德,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石守信、王审琦之子。这种婚姻显然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但将帅们在失去兵权的同时,获得了某种心理平衡,消除了他们“兔死狗烹”的疑惧,能够以愉快而又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角色调整。这些将帅虽然被解除了军权,但在后来的统一战争中,很多人又被临时调回军队,立下大功。

统兵大将手握重兵,足以对皇权构成直接威胁,是五代长期混乱的根源之一。“杯酒释兵权”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去除了困扰中原王朝近百年的重大隐患,使宋朝避免重蹈五代短命王朝的覆辙。明太祖朱元璋便说:“使诸将不早解兵柄,宋之天下,必不五代若也。”从长远来看,“杯酒释兵权”开启了宋朝偃武兴文的契机。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的大将纷纷被解除兵权,代之而起的新一代将领在能力、功业、威望、地位等各个方面,都不能望其项背,也无法与赵普等开国文臣相抗衡,因此文武消长之势已然萌生。元代史学家袁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历史信息:“杯酒释兵柄,此启运立极之基也。然文盛武衰,亦自此始。”元人修《宋史》也称:“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