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识宋:了解我们的宋朝

识宋:了解我们的宋朝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一个以守静为要旨的大环境中,任性使气的寇准显得格格不入,真宗对他的性格心知肚明,并未急于把他召回中枢。寇准重返权力核心,有赖于时代的推动,契机就是北部契丹的威胁。毕士安开解真宗说:“准忘身徇国,秉道疾邪,故不为流俗所喜。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安佚,而北敌跳梁未服,若准者,正宜用也。”毕士安的话打消了真宗的顾虑,不久,毕士安与寇准同时拜相,寇准在时隔八年之后,再次登上权力巅峰。

识宋:了解我们的宋朝

在这样一个以守静为要旨的大环境中,任性使气的寇准显得格格不入,真宗对他的性格心知肚明,并未急于把他召回中枢。但真宗没有忘记寇准,从他即位后寇准的仕履看,“真宗即位,迁尚书工部侍郎。咸平初,徙河阳,改同州。三年,朝京师,行次阌乡,又徙凤翔府。帝幸大名,诏赴行在所,迁刑部,权知开封府。六年,迁兵部,为三司使。”三司使在宋代号称“计相”,掌管财政大权,寇准正一步步地返回权力中枢。

寇准重返权力核心,有赖于时代的推动,契机就是北部契丹的威胁。真宗即位后,整军经武,宋朝军队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这一变化给边境对面的契丹带来巨大压力,据当时从契丹投奔宋朝的人说,“国中(契丹)畏陛下(真宗)神武,本朝雄富,常惧一旦举兵复幽州,故深入为寇”。契丹方面担心宋朝再次举兵进攻幽云地区,因此计划先发制人,掌握主动。咸平六年(1003),宋朝北部边境的形势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辽军即将大举南下的消息不断传来,宋朝也加紧战备御敌。当此多事之秋,首相李沆偏偏又于景德元年(1004)七月病逝。外有强敌,内无宰相,真宗面对日益紧急的边奏,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想起“临事明敏”的寇准。(www.xing528.com)

真宗对寇准刚强任性的性格心存疑虑,因此在任用寇准之前,他首先任命翰林侍读学士、兵部侍郎毕士安为参知政事。毕士安是真宗的潜邸旧臣,为人宽厚,深得真宗信任,任命他为执政,意在对寇准进行一定的制衡,以毕士安的宽厚,化解寇准的偏执。毕士安得到任命后入谢,真宗对他说,不久就将任命你为宰相,紧跟着又问:“谁可与卿同进者?”毕士安当然明白真宗的用意,马上推荐了寇准:“准天资忠义,能断大事,臣所不如。”真宗把他的顾虑和盘托出:“闻准刚,使气,奈何?”毕士安开解真宗说:“准忘身徇国,秉道疾邪,故不为流俗所喜。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安佚,而北敌跳梁未服,若准者,正宜用也。”毕士安的话打消了真宗的顾虑,不久,毕士安与寇准同时拜相,寇准在时隔八年之后,再次登上权力巅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