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建筑群体数字化协同管理:关键要素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建筑群体数字化协同管理:关键要素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大型项目群体规划特征,结合GIS/BIM管理平台的后台数据支持,考虑项目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和流程,进行基于GIS和BIM的动态总体规划。规划成果的可视化实现阶段主要是运用BIM技术在ArcGIS中将总体规划的成果进行数字化实现。结合本项目的GIS/BIM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与规划的协调性评价在该平台的具体实现如图2-15所示。图2-18公共设施配置流程图利用BIM对公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建筑群体数字化协同管理:关键要素

根据大型项目群体规划特征,结合GIS/BIM管理平台的后台数据支持,考虑项目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和流程,进行基于GIS和BIM的动态总体规划。

首先将收集到的规划成果以矢量数据的形式存储在GIS数据库中,并添加各自地块相应的规划成果指标(如地块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当用信息识别功能或查询属性表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应的规划指标。而BIM平台则是对收集到的建筑方案进行建筑信息模型建模,从BIM中可以获取具体建设方案的具体数据(如总的建筑面积等,经过一定处理后可以换算成容积率等信息)。GIS/BIM交互平台以GIS平台为基础,在规划成果中加入建设项目方案的信息或用一个矢量多边形表示建设方案,当选取该建设方案后,可以切换至BIM平台,在BIM平台中获取需要的相关建设项目信息,然后再与GIS中相关的字段信息或者规划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并通过弹出对话框显示协调性评价结果。

1.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其内容包括:用地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等。总体规划编制从工作阶段上可以分为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包括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前期研究以及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和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三个阶段。基于GIS/BIM管理平台的成果展示阶段主要是应用GIS技术对总体规划的各项成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具体操作方法及流程如图2-13所示。

规划成果的可视化实现阶段主要是运用BIM技术在ArcGIS中将总体规划的成果进行数字化实现。具体的实现既可以采用多个地图文件也可以采用一个地图文件。采用一个地图文件就需要将各个总体规划的成果分别放在不同的数据框架中,每个数据框架中又根据不同的规划内容设置不同图层要素(如点、线、面等)。

2.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在调查分析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按照生态系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求,对土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土地使用功能、工程建设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评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图2-13 总体规划流程图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成果包括图纸和附件两部分。该评价在GIS/BIM管理平台的成果展示阶段主要是应用GIS技术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成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具体操作方法及流程如图2-14所示。

图2-14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流程图

基础资料收集和地理数据库的建立是对后世博园区与适宜性评价相关基础资料的收集,包括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及气象资料等,将这些资料内容数字化并保存至地理数据库中,以清晰的数据资料展示规划范围内的地理现状。

准则层打分评价是对已有的基础资料按照不同的准则进行评价,通常分为工程地质评价、水文地质评价、气候条件评价、地形地貌评价等,对各个准则层进行加权叠合,得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最终结果。最终,将地理数据库构建、各准则层打分评价以及综合评价的结果在GIS/BIM管理平台中展现与应用。

3.建设方案与规划的协调性评价

建设方案与规划的协调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领域内,建设方案与规划方案要求相一致和互相促进的程度,包含建设方案与规划的相容性和互动性两个内涵。前者反映建设方案与规划之间的静态关系,后者体现为建设方案与规划之间通过一定的协调手段,彼此调整、相互适应,达到相容的动态关系。结合本项目的GIS/BIM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与规划的协调性评价在该平台的具体实现如图2-15所示。

图2-15 建设方案与规划的协调性评价流程图

4.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估环境质量的优劣,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和评价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方向性的评定过程,该过程包括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环境监测、评价标准、环境识别等内容,是对环境素质优劣的定量评述。应用GIS/BIM管理平台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流程图如图2-16所示。(www.xing528.com)

图2-16 环境质量评价流程图

BIM模型可以提供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包含建设规模(包括建设项目的名称、建设性质、占地面积、土地利用情况等信息)、污染物排放量清单(列出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建设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说明建设项目拟采用的治污方案、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处理效果、排放是否达标,投资及运转费等)。GIS数据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价(包括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基本环境信息进行展示。首先需要收集自然社会经济信息建立地理数据库,然后通过GIS进行现状展示,结合相应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运用一定的评价模型(比如大气评价中的高斯扩散模型等)对各个环境要素进行单独评价,通过GIS数据显示每个环境要素的现状。

通过GIS/BIM管理平台选择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对相应预测模型进行评价,从而得到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5.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是经过交通现状调查,预测未来在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条件下对交通的需求,制订相应的交通网络形式,并对拟定的方案进行评价,对选用的方案编制实施建议、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的工作过程。其目的是为城市居民的交通行为进行合理交通设施配置,改善和优化城市交通条件,并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应用GIS/BIM管理平台进行道路交通规划的流程图如图2-17所示。

图2-17 道路交通规划流程图

利用BIM模型对道路周围的重要建(构)筑物进行重构,并通过一定的技术使GIS和BIM的建筑模型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将规划指标与模型参数进行对比,从而得出道路规划结果。

6.公共设施配置

公共设施即公共服务设施是保障生产、生活的各类公共服务的物质载体,主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要求,结合规划用地的具体要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对每个项目进行“定性、定量、定位”的具体控制。应用GIS/BIM管理平台进行公共设施配置的流程图如图2-18所示。

图2-18 公共设施配置流程图

利用BIM对公共设施建筑方案进行建模,并通过一定的技术使GIS和BIM的建筑模型实现交互操作,从GIS图层中拾取要考察的公共设施,并对BIM模型中相应公共设施的建筑信息以及服务能力等信息进行评价。

7.总体规划评级工具

根据上述基础性研究工作,基于GIS和BIM的动态总体规划管理平台截图如图2-19、图2-20所示。

图2-19 总体规划管理平台主页面

图2-20 总体规划评价模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