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乐园种植措施设计与维护要点

主题乐园种植措施设计与维护要点

时间:2023-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仅谈及在设计阶段的种植措施设计和维护要点,与设计无关的保护措施如运输中的植物保护及病虫害防治等,不在本章讨论范围。可根据具体的造价和工期对种植措施设计进行选择。并按照各个园区的不同主题种植设计特色提出土壤改良方案。

主题乐园种植措施设计与维护要点

主题乐园因其主题性的特殊设计要求,种植设计往往也配合主题进行主题种植设计。因此选择植物的种类与范畴较普通种植设计宽泛许多。选种的范围可能扩展到全球,以乐园设计的主题为主,而将建设地点的气候与种植条件作为次要因素考虑。因此主题乐园在种植措施设计和后期运营维护需要投入更多的保障措施,使得这些符合主题,却可能并不适宜在当地生长的植物,得到更好的种植条件,以在乐园的长期生长中表现出良好的风貌,营造出不同外界的沉浸式主题氛围。

图6-127 植物采用围合的方式使得童车停放更为安全

主题乐园因其制造的特殊性,对质量要求很高。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尽量详尽描述种植措施设计的技术手段,利于施工招投标阶段的施工方造价计算,以减少后期施工中因造价短缺造成的质量下降。

本章仅谈及在设计阶段的种植措施设计和维护要点,与设计无关的保护措施如运输中的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等,不在本章讨论范围。

1.概念

主题乐园景观设计中的种植设计是室外景观风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成了游客沉浸式体验的重要场所。植物景观也成为了肩负构建舞台空间重任的元素,往往有浓重的主题色彩,和讲述的故事相呼应。

为了给游客制造一个脱离现实生活的场景,并符合主题故事设定,主题种植设计往往选择当地不常见的,呼应主题的植物,或者特异造型的,特异尺寸,特殊种植方式的植物来凸显“抽离现实”的设计原则。如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奥兰多环球影城中的哈利·波特主题园区为了还原原著中英国北部山区的场景种植了大量云杉冷杉植物。当地的气候、土壤、湿度等条件都不适合主题植物生长,但利用特殊的种植措施与手段,这些主题植物生长良好,为观众带来了美妙的超现实体验。

种植措施设计保证了主题植物景观的可实施性和可延续性,是主题乐园种植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种植措施设计不应由施工承包方提出,而应由设计方作为专业顾问对业主方提出,并最终和业主方协商后取得符合经济性和适合项目实际建造周期的种植措施设计来保证主题植物的建成效果。

可根据具体的造价和工期对种植措施设计进行选择。

2.种植区土壤改良策略

在设计开始之前对现场范围内的表层土壤进行检测。

表层土壤是指所有植物根系以上范围的土壤。一般在1.5~2 m深,不应少于1.2 m深。

(1)清除污染物。应保证园区建造范围内的所有表层土没有对人体或植物体有害的物质,如工业遗存污染,农药残留,垃圾填埋污染,病虫害,真菌等。一旦发现场地内部有被污染的土壤,应移除被污染的土壤,并将移除土壤的范围扩大至体积的1.5倍。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换填入没有污染过的土壤。减少因下雨或其他施工而造成的坍塌或水土流失风险。

该项工作应计入土方工程的土方量中。

(2)土壤改良方案。对现场的土壤进行抽查取样。进行土壤成分分析。并按照各个园区的不同主题种植设计特色提出土壤改良方案。

土壤分析中应充分考察以下几个土壤指标:

——土壤压实度

——土壤有机及无机物组成

——土壤含水性

——土壤透水性

根据主题植物的生长习性对以上元素进行分析。为植物提供最适合的土壤条件。

不同主题元素的主题种植区对土壤的要求不尽相同,应在充分保障经济性的前提下,提出土壤改良方案,或作出园区整体换填种植土的决议。土壤改良的方法在下一小节中有充分论述。

(3)其他施工工序对土壤的影响。无论园区整体换填或仅对现场土壤进行改良,都应充分注意在园区施工开始后到种植施工以前的施工对土壤本身的影响。如:场地真空预压处理,桩基工程,深层综合管线工程,建筑垃圾污染及其他可能影响土壤成分的施工工序。作为景观设计团队,应密切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对场地土壤情况的影响。(www.xing528.com)

3.土壤改良措施

土壤改良措施应在设计阶段提出。而土壤改良措施的实施应尽量在种植施工之前再开始。改良后的土壤应在1~2天内进行种植施工,并尽快安装灌溉和营养系统,保证土壤质量。可以根据施工组织对种植区进行分段施工。

1)物理措施

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压实度应在80%~85%之间。土壤的营养成分,含水特性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主题植物进行针对性设计。

(1)耕作及过筛处理。通常,项目现场为未开垦过的地块,土壤夯实度会高于85%。在植物种植之前应对场地内的土壤进行耕作处理。推荐的处理方式是,配合种植区设备施工,将所有种植区内的土壤挖出,并就近进行过筛处理。应不存在植物根茎、12 mm以上的碎石、下层土、碎屑、大面积杂草以及异物,并使土壤松软。将处理好的土壤放置在一旁,并覆盖塑料纤维护布保护,等待种植施工进行回填。

(2)混合土壤处理。对土壤营养成分和含水特性的改良可以通过混合其他土壤的方式达到。

应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混合土壤的方案进行试验,再确定混合土壤的比例和其他混合土壤成分的比例。

改良土壤的考量应遵循植物生长规律,主要从改善土壤夯实度、含水性、营养性、PH值等几个角度。

(3)夯实处理。如果场地内土壤的表面强度低于80%则应在种植施工前对种植区进行夯实处理。

表面强度不足的情况通常会在种植施工后发生。种植土回填应进行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应控制在50 cm一层。夯实度不足的土壤在灌溉后可能出现迅速沉降,拉断新种植植物的毛细根系,不利于植物移植成活。而沉降后的种植区的土壤表面标高也会发生改变,无法满足地形设计,并对之后的种植区其他设备安装造成困难。

2)土壤改良剂

根据前期的土壤检测报告和主题植物生长特性提出土壤改良方案后进行配方土采购或生产。

4.种植区设施

1)植物选择与苗圃养护

(1)植物选种范围和选种原则:围绕主题乐园进行选种。

由于主题公园对主题植物的特殊要求,植物选择应以主题为优先。为了给游客造成脱离现实世界的沉浸式体验,最好避免选择当地常见的植物。尤其在前场区的游客视线范围内,应尽量避免种植当地常见植物。或者选择特殊造型的当地植物。

(2)选种区域:全球范围。就近原则是一般项目选种的普遍原则,但是,由于主题乐园对主题植物的需求,选种范围应扩大到全球。

(3)植物选种标准:无修剪全冠移植和全株无损伤移植。

(4)假植与施工前准备:种植设计与种植施工,设计在植物种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在植物种植施工中的监造。

2)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主要有乔木支架及其他支撑设施,护根覆盖物,灌溉与保护措施的关系(护坡及地表径流)。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种植事项,等等。

5.景观生态覆盖物

景观生态覆盖物景观覆盖物作为一种在国外出现并应用常态化、在国内却尚未普及的景观材料,其使用材料丰富多样,可分为树皮类覆盖物(樟子松树皮、马尾松树皮等)、果壳类覆盖物(小核桃等)、染色类覆盖物(染色类树皮碎屑、碎块等)、无机类覆盖物(鹅卵石、陶粒等)、火山岩类覆盖物等。具有绿色环保、抑制扬尘、丰富园林色彩、防治水土流失、促进树木健康生长、阻燃性强、不易褪色、前期投入低、后期维护费用少、稳定性强等特性。主要用于地面生态覆盖、屋顶绿化、甚至土壤改良。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可起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的作用。在裸露绿地上覆盖厚度为5~7 cm的不同质感、颜色的景观覆盖物,可最大程度地实现“黄土不露天”的原则,不用或少用密植形态,种植适量植物也可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同时留给植物充分的生长空间,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可持续保持景观生态性,彻底改变大多数景观工程由于植物密植、在竣工几年内就要进行翻建的情况。随着应用范围的逐步增多,景观覆盖物正成为一种介于硬质景观与植物景观之间的重要的景观元素,形成另一道独特的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