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车床的润滑与维护要点

车床的润滑与维护要点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切削液应定期更换。弹子油杯注油润滑:通常用于尾座和滑板手柄转动的轴承处。使用弹子油杯的目的,是防尘防屑。图2-3车床润滑方法油绳导油润滑;弹子油杯注油润滑;黄油(油脂)杯润滑2.车床的润滑系统图2-4所示为CA6140车床的润滑系统。图2-4CA6140车床润滑部位3.车床的日常清洁维护保养要求每班工作后应擦净车床导轨面,要求其上无油污、无铁屑,并浇油润滑,使车床外表清洁。

车床的润滑与维护要点

一、车床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性

坚持安全文明生产是生产工人和设备的安全保障,是防止工伤和设备事故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学生车间实习科学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它直接影响到人身安全、实习质量和实习效率,影响设备和工、夹、量具的使用寿命和实习学生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安全文明生产的一些具体要求是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的实践经验和血的教训的总结,要求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

2.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

(1)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袖套。女同志应戴工作帽,将长发塞入帽子里。夏季禁止穿裙子短裤凉鞋上机操作。

(2)工作时,头不能离工件太近,以防切屑飞入眼中。为防切屑崩碎飞散,必须戴防护眼镜

(3)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注意手、身体和衣服不能靠近正在旋转的机件,如工件、带轮、皮带、齿轮等。

(4)工件和车刀必须装夹牢固,否则会飞出伤人。卡盘必须装有熔断装置。装夹好工件后,卡盘扳手必须随即从卡盘上取下。

(5)在装卸工件、更换刀具、测量加工表面及变换速度时,必须先停车。

(6)车床运转时,不得用手去摸工件表面,尤其是加工螺纹时,严禁用手抚摸螺纹面,以免伤手。严禁用棉纱擦抹转动的工件。

(7)应用专用铁钩清除切屑,绝不允许用手直接将其清除。

(8)在车床上操作不准戴手套

(9)毛坯棒料从主轴孔尾端伸出不得太长,并应使用料架或挡板防止甩弯后伤人。

(10)不准用手去刹住转动着的卡盘。

(11)不要随意拆装电气设备,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12)工作中若发现机床、电气设备有故障,应及时申报,由专业人员检修,未修复不得使用。

(13)工、夹、量具应放置在指定位置,不得随意乱放,以防止掉落到机床上。

二、车床文明生产的要求

(1)开车前检查车床各部分机构及防护设备是否完好,各手柄是否灵活、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各注油孔,并进行润滑。然后使主轴空运转1~2 min,待车床运转正常后才能工作。若发现车床有故障,应立即停车、申报检修。

(2)主轴变速必须先停车,变换进给箱手柄要在低速进行。为保持丝杠的精度,除车削螺纹外,不得使用丝杠进行机动进给。

(3)刀具、量具及工具等的放置要稳妥、整齐、合理;有固定的位置,便于操作时取用,用后应放回原处。主轴箱盖上不应放置任何物品。

(4)工具箱内应分类摆放物件。精度高的应放置稳妥,重物放下层、轻物放上层,不可随意乱放,以免损坏和丢失。

(5)正确使用和爱护量具。经常保持清洁、用后擦净、涂油、放入盒内,实习结束后及时归还给工具室。对所使用量具必须定期校验,以保证其度量准确。

(6)不允许在卡盘及床身导轨上敲击或校直工件,床面上不准放置工具或工件。装夹、找正较重工件时,应用木板保护床面。下班时若工件不卸下,应用千斤顶支撑。

(7)车刀磨损后,应及时刃磨,不允许用钝刃车刀继续车削,以免增加车床负荷、损坏车床,影响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8)实习生产的零件,应及时送检。在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精车工件要注意防锈处理。

(9)毛坯、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半成品和成品应堆放整齐、轻拿轻放,严防碰伤已加工表面。

(10)图样、工艺卡片应放置在便于阅读的位置,并注意保持其清洁和完整。

(11)使用切削液前,应在床身导轨上涂润滑油。若车削铸铁或气割下料的工件,应擦去导轨上的润滑油。铸件上的型砂、杂质应尽量去除干净,以免损坏床身导轨面。切削液应定期更换。

(12)工作场地周围应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堆放,防止绊倒。

(13)工作完毕后,将所用过的物件擦净归位,清理机床、刷去切屑、擦净机床各部位的油污;按规定加注润滑油,最后把机床周围打扫干净;将床鞍摇至床尾一端,各转动手柄放到空挡位置,关闭电源

(14)在指定的车床上实训,多人共用一台车床时,只允许一人操作,其他人在安全地方等待,并相互注意安全。

三、车床的润滑与维护保养

为了保持车床正常运转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应注意日常的维护保养。对车床的摩擦部分必须进行润滑。

1.车床润滑的方式

(1)浇油润滑:通常用于外露的滑动表面,如床身导轨面和滑板导轨面等。(www.xing528.com)

(2)溅油润滑:通常用于密封的箱体中,如车床的主轴箱,它利用齿轮转动把润滑油溅到油槽中,然后输送到各处进行润滑。

(3)油绳导油润滑:通常用于车床溜板箱的油池中,它利用毛线吸油和渗油的能力,把机油慢慢地引到所需要的润滑处,如图2-3(a)所示。

(4)弹子油杯注油润滑:通常用于尾座和滑板手柄转动的轴承处。注油时,以油嘴把弹子按下,滴入润滑油,如图2-3(b)所示。使用弹子油杯的目的,是防尘防屑。

(5)黄油(油脂)杯润滑:通常用于车床挂轮架的中间轴。使用时,先在黄油杯中装满工业油脂,当拧进油杯盖时,油脂就挤进轴承套内,比加机油方便。使用油脂润滑的另一特点是:存油期长,不需要每天加油,如图2-3(c)所示。

(6)油泵输油润滑:通常用于转速高、润滑油需要量大的机构中,如车床的主轴箱一般采用油泵输油润滑。

图2-3 车床润滑方法

(a)油绳导油润滑;(b)弹子油杯注油润滑;(c)黄油(油脂)杯润滑

2.车床的润滑系统

图2-4所示为CA6140车床的润滑系统。图中润滑部位用数字标出,除所注②处的润滑部位是用2号钙基润滑脂进行润滑外,其余各部位都用全损耗系统用油润滑。图中表示每班加一次30号全损耗系统用油,图中30/7的分子表示油类号为L-AN46全损耗系统用油,分母表示两班制工作时换油间隔天数为7天。换油时,应将废品油放尽,然后用煤油把箱体内冲洗干净,再注入新全损耗系统用油。注油时应用网过滤,且油面不得低于油标中心线。

图2-4 CA6140车床润滑部位

3.车床的日常清洁维护保养要求

(1)每班工作后应擦净车床导轨面(包括中滑板和小滑板),要求其上无油污、无铁屑,并浇油润滑,使车床外表清洁。

(2)每班工作结束后应清扫切屑盘及车床周围场地,保持场地清洁。

(3)每周要求车床三个导轨面及转动部位清洁、润滑,油眼畅通,油标、油窗清晰,清洗护床油毛毡,并保持车床外表清洁和场地整齐。

4.车床的一级保养

通常车床运行500 h后,需要进行一级保养。一级保养工作以操作工人为主,在维修人员配合下进行。保养时,必须先切断电源,以确保安全。

四、车床切削液的选用

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在车刀切削区域温度很高。切削区域的高温会使工件产生变形,甚至烧伤表面,使刀具硬度降低而加剧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同时切削热也可能使已加工表面组织和应力发生变化,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因此,在车前加工过程中合理选择切削液很重要。

1.切削液的作用

(1)冷却作用:切削液能吸收并带走切削区大量的热量,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温度,从而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还能防止工件因热变形而产生的尺寸误差。

(2)润滑作用:切削液能渗透到刀具与切屑、加工表面之间形成润滑膜或化学吸附膜,减轻摩擦。其润滑性能取决于切削液的渗透能力、形成润滑膜的能力和强度。

(3)清洗作用:切削液可以冲走切削区域和机床上的细碎切屑和脱落的磨粒,防止划伤已加工表面和导轨。清洗性能取决于切削液的流动性和使用压力

(4)防锈作用:在切削液中加入防锈剂,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防锈作用。防锈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切削液本身的成分和添加剂的作用。

2.切削液的分类

(1)乳化液:主要起冷却作用。它是把乳化油用15~20倍的水稀释而成的,使用这类切削液主要是为了冷却刀具和工件,延长刀具寿命,减少热变形。

(2)切削油:主要起润滑作用。它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油(如L-ANI5、L-AN32全损耗系统用油)及煤油等,少数采用动植物油(如猪油、菜籽油等)。

3.切削液的选用

切削液应根据加工性质、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和工艺要求等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1)从加工性质考虑:粗加工时加工余量切削用量较大,产生大量的切削热,一般采用以冷却为主的乳化液;精加工主要保证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多采用以润滑为主的切削油。

(2)从刀具材料考虑:高速钢刀具一般应采用切削液,硬质合金刀具一般不用切削液,必要时应充分、连续地浇注切削液,以免冷热不均而使刀具脆裂。

(3)从工件材料考虑:切削钢件一般需用切削液。切削铸铁等脆性金属时,由于切屑碎末会堵塞冷却系统,一般不用切削液。如需要提高表面质量,可用煤油。切削镁合金材料时,不得用任何切削液,以免燃烧起火。

4.切削液的加注方法

(1)浇注法:浇注法使用方便、广泛,但冷却效果差,切削液消耗量较大。

(2)喷雾法:此时切削液经雾化后,雾状液体在高温的切削区域很快被汽化,因而冷却效果显著,切削液消耗较少。

(3)高压法:当加工深孔或较难加工的材料时,用此法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