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至甸的名与号-追寻庄子之路

王至甸的名与号-追寻庄子之路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至甸的名与号有至甸、徙南或徙南道人,民国中央大学著名教授王瀣的手抄书目《徙南诗录》则署为“归庄道人”。于是,从迢迢黄土高原走来的青年王至甸,在大江南北遍访名山,乘槎浮海,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三十多年的上下求索,苦苦寻觅,其世界观有如庄周梦蝶般地发生了嬗变,彻底抛却儒家名利,诚心皈依老庄无为。

王至甸的名与号-追寻庄子之路

郑氏简练含蓄,饶有风致的叙写,为我们展示了王至甸客居养寿园的写真图。然而这只是他古稀之年的留影——他是静宁哪位王氏之后?出身富族还是寒门?以其天赋,考取举人犹如拾芥,为何年甫冠岁即斩断尘缘,弃家入道?南徙后师从哪位高人,在何处名刹悟禅?种种疑问,被无法破解的密钥封锁,徙南大师,如云山雾罩,让人难睹真容!无奈,我们只好借助中华姓名学的常识,窥测他弃世入道的些许可能。

王至甸的名与号有至甸、徙南或徙南道人,民国中央大学著名教授王瀣的手抄书目《徙南诗录》则署为“归庄道人”。中华“名文化”认为,人的姓名体现了名主的长辈为名主传承的思想与表达的希冀愿望,王至甸的名字概莫能外。《新华字典》对“甸”的释义是:古代指郊外的地方;田野的出产物;治理。《诗·小雅·信南山》“维禹甸之”,就是取“治理”之义。“至”是副词,意为“极、最”。不难看出,王至甸的名字,带有极浓的儒家“治国齐家平天下”思想,寄寓了家长对子嗣的殷切期望。但是,羽翼渐丰的王至甸却不愿做畏缩在窠巢里的学鸠,他要南徙,他要奋飞,他取号“徙南”,就强烈地表达了这种自我意识——《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www.xing528.com)

于是,从迢迢黄土高原走来的青年王至甸,在大江南北遍访名山,乘槎浮海,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三十多年的上下求索,苦苦寻觅,其世界观有如庄周梦蝶般地发生了嬗变,彻底抛却儒家名利,诚心皈依老庄无为。鹿帻纶巾,道气盎然,青灯黄卷,琴书为伴,在文化底蕴深厚的湖广苏杭,洹上名园,留下一个陇西静宁“另类者”的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