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语洞若观火的出典及含义

成语洞若观火的出典及含义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盘庚看清了这一切,最后严正宣告:“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这一点,我心中清楚得很,“予若观火”。盘庚在说到对敌手的了解时,用了“予若观火”一词,也就是后来“洞若观火”成语的出典。盘庚说“予若观火”,一是表明自己对对手的伎俩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同时对敌手也有警示之意。

成语洞若观火的出典及含义

环绕迁都问题,当时的斗争十分剧烈。一方面反对势力在那里无休无止地大造舆论,说“民不适有居”,意思是说殷那里不适宜贵族居住,不是久留之地。有些人还“今汝聒聒,起信险肤”,要么自以为是的乱吵乱闹,聒聒耍赖,要么以邪恶虚浮之言,造谣惑众。另一方面还挑动群众的不满情绪,伺机制造事端。盘庚看清了这一切,最后严正宣告:“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书·盘庚上》)这段话的意思是:并不是我荒废了先王的美德,而是你们这些人挖空心思地在阻碍美德的实施,还以为我奈何不得你们。这一点,我心中清楚得很,“予若观火”。我不会去搞阴谋,我会静观其变(“乃逸”)。

盘庚迁殷的结果,的确带来了商王朝的兴盛,用今天的话说,他算得上是个改革者。他受到众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能力排众议,推行自己的设想,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耐心。他采用的是文的一套——规劝说服,而不是武的一套。盘庚责备他的臣僚们不恪守先王规矩,态度傲慢,贪图享受,追求舒适,还以谣言蛊惑民心。盘庚的良苦用心日月可鉴,顽固的臣僚们作何感想,不得而知。可以说,盘庚的思想工作做到苦口婆心,他劝导反对迁殷的人,要去掉私心,不要傲慢放肆并追求安逸。不要拒绝别人的好意而又自以为是,更不要到处散布邪恶浮夸的言论。在劝说中反复提出自己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像看火一样地一清二楚。

盘庚在说到对敌手的了解时,用了“予若观火”一词,也就是后来“洞若观火”(或“明若观火”)成语的出典。原始意思是,就像看火一样,十分清楚明白,后扩义为对事物观察的深刻精准,明白无误。这篇经典性的劝诫文,为汉语成语增添了一些新的词汇,除“洞若观火”外,还有,“若网在纲”、“有条不紊”、“燎原之火”这样一些为后世常用的词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改革者要有文化,有智慧,见多识广,了解民心所向,才可能获得多数人的支持,事业才可能成功。(www.xing528.com)

盘庚说“予若观火”,一是表明自己对对手的伎俩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同时对敌手也有警示之意。“惟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意思很明确,谁要是作恶多端,最后必然“自灾”,到头来自己害了自己。

当时,顽固不化的保守派,死硬地坚持守旧立场,把盘庚所作的一切说得一无是处。盘庚正气凛然,坚决反击。他决定从理论的高度给对手以致命的一击,明确无误地向世人庄严宣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