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代使臣苏武的完节归汉故事与中国通史

汉代使臣苏武的完节归汉故事与中国通史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节归汉”,又称“汉节归朝”,“汉节”为汉代使臣所持的节,由皇帝授予,是国家的象征,保护它也体现出对国家忠贞的感情。“完节归汉”说的是汉使节苏武不畏强暴,不辱使命,持节归汉的故事。可是,回归之时,他手中持着的始终是象征使命和气节的那根符节,后人称之为“完节归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汉代使臣苏武的完节归汉故事与中国通史

“完节归汉”,又称“汉节归朝”,“汉节”为汉代使臣所持的节,由皇帝授予,是国家的象征,保护它也体现出对国家忠贞的感情。不仅汉廷派往匈奴等处的使者持节,皇帝派往分封于各地的诸侯王的使者,同样要持节。

“完节归汉”说的是汉使节苏武不畏强暴,不辱使命,持节归汉的故事。这里的“节”指的是使臣外出履行国家使命的符节。“完节”就是完全坚守符节所赋予的使命,不屈不挠,为了维护符节的尊严,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这时,匈奴发生内乱,新单于势单力孤,遂遣使入汉,请求和亲。昭帝派员回报,和亲可以,但首先得放归苏武。“匈奴诡言武死。”针对匈奴王的诡计,汉使称:昭帝在上林苑射下一只飞雁,足上有苏武写的帛书,写明他现居于北海。匈奴单于大惊,知道汉王朝明白苏武还健在,于是,只得答应将苏武放归。

事情要追溯到十多年前。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以武帝使节的身份出使匈奴,可是,匈奴单于背信弃义将他扣留了下来,并屡屡派人劝降。苏武不为所动。匈奴单于就把他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今之贝加尔湖一带)去放牧公羊,并威胁道:“只有等那些公羊产下羊羔后,才能放你回国。”对方是想在荒凉的北海地区活活饿死苏武。可是,苏武用“掘野鼠”“采草食”的方法渡过了饥饿关,他还自制弓箭以射猎,坚强地活了下来。一些盗贼多次把他的牲畜盗走,但他也不气馁,坚持“杖汉节牧羊”。(www.xing528.com)

经过一段时间交涉,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苏武一行终于获释回到了阔别十九年的长安。当时苏武年事已高,宣帝关切地问左右:“苏武在匈奴那么久了,还有子嗣吗?”苏武透过平恩侯许广汉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匈奴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可以把男孩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苏通国随汉使回汉朝,汉宣帝命其为郎。“武留匈奴十九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可是,回归之时,他手中持着的始终是象征使命和气节的那根符节,后人称之为“完节归汉”。

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去世,无子,辅政大臣霍光建议立武帝曾孙刘询为帝,受到一致赞同。刘询就是汉代历史上著名的汉宣帝。汉宣帝18岁即帝位,在位期长达二十五年,“知民事之艰难”,他坚持了这样的治国方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