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冠挂东都城门归故事-成语里的中国通史

冠挂东都城门归故事-成语里的中国通史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冠”为官的帽子,也是官的象征。挂冠而去,指辞去官职,出自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王莽这种所谓的大义灭亲的行为传出后,震动了上下朝野。太守怀恨在心而派人去逮捕他。后人赞“挂冠而去”的逢萌有先见之明。王莽派出八路风俗使去考察民情民俗,结果都是歌功颂德、歌舞升平之词。

冠挂东都城门归故事-成语里的中国通史

“冠”为官的帽子,也是官的象征。挂冠而去,指辞去官职,出自范晔后汉书·逸民列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西汉末年,手握重权的王莽树敌众多,处于四面楚歌之处境,他的儿子王宇担心王莽再这样干下去,必会招来杀身之祸,想劝谏又担心不会接受。于是进行“血谏”,即利用王莽迷信鬼神的弱点,趁夜里黑暗之时把血洒在其父的府第门上,以示鬼神发出警告,要他适可而止或是痛改前非。不料,王宇的行为被卫士发觉,王莽就将儿子逮捕下狱,强迫他服毒自杀。王莽这种所谓的大义灭亲的行为传出后,震动了上下朝野。

当时,有个叫逢萌的人,家中贫困,给事县做亭长。当时县尉经过亭,逢萌迎接拜见,继而丢下木盾叹气道:“大丈夫怎能替人当差役呢?”于是弃职到长安学习,经过刻苦学习,通晓《春秋经》。这时王莽杀了自己的儿子王宇,他看出了王莽的用意。逢萌对友人说:“三纲断绝了!不离开,祸将连累别人。”于是,立即解下头上的乌纱帽,高高地挂在都城东门外,悄悄地离开京城,将家属迁往海滨,客居在辽东。(www.xing528.com)

到了辽东,逢萌心系国政,他料定王莽不久将败,于是头戴瓦盆,嘴里不停地哭喊道:“新呀!新呀!你扰乱了天下!”于是就躲藏起来。等到光武即位,便往劳山,养志修道,人都被他的德行感化。北海太守素听说他的高尚品德,派吏去拜见行礼,逢萌不答礼。太守怀恨在心而派人去逮捕他。吏叩头道:“子康是大贤人,天下都闻名,他所在之处,人们敬之如父,去,一定抓不到,只自毁辱。”太守发怒,将吏关在牢中,再派别人前往。那人走到劳山,人们果然联合起来用兵弩捍卫,吏被伤流血,跑了回来。后来朝廷用诏书召逢萌,逢萌托以年老,迷失道路的东西方向,并对使者说:“朝廷召我的原因,以为我对政治有益处,我连方向都不知道,怎能济时呢?”立即就便车回家。连续征召都不出来,以寿终。后人赞“挂冠而去”的逢萌有先见之明。

这是王莽伪造国泰民安景象时所用的溢美之词。王莽派出八路风俗使去考察民情民俗,结果都是歌功颂德、歌舞升平之词。说到市场繁荣时,用了这样一个好词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