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标题格式化后:康熙治国方略:惩贪奖廉

标题格式化后:康熙治国方略:惩贪奖廉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惩贪奖廉,指对贪官予以惩处,对于清廉者予以奖励。语出《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四年:“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廉洁者奖一以劝众,贪婪者惩一以儆百。”康熙帝以“惩贪奖廉为要”的治国方略取得了极好的成效。康熙皇帝说的“惩贪奖廉”绝不是一句空话。

标题格式化后:康熙治国方略:惩贪奖廉

惩贪奖廉,指对贪官予以惩处,对于清廉者予以奖励。语出《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四年:“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廉洁者奖一以劝众,贪婪者惩一以儆百。”

康熙在位时把“惩贪奖廉”当作治国方略,他说得十分明确,治天下就要抓好两件事:一是严惩贪官,“惩一以儆百”;二是奖掖良吏,“奖一以劝众”,做到了这两条,整个社会面貌就大变了。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三月,查出了一起大贪污案。“三藩”之一尚之信被处死后,朝廷派侍郎宜昌阿和广东巡抚金隽去处理此事,并了结尚之信同党的相关事宜。谁都没想到,他俩就利用中央对他们的信任,借清查尚之信同党为由,肆意敲诈勒索,大搞贪污活动,他们侵吞了白银89万两和大量的尚之信家产。参与其贪污活动的还有其他一些官员,还有大商人沈上达。为了怕走漏消息,事成后他们先将知情的沈上达杀了,还上下订立了攻守同盟。事发后,康熙下决心要一查到底,不仅宜昌阿、金隽处以极刑,还有参与者、包庇者、订立攻守同盟者、知情不报者都受到了严惩,连行贿者尚之信之弟尚之璋、当地的地方官王永祚也受了惩处。康熙帝以“惩贪奖廉为要”的治国方略取得了极好的成效。(www.xing528.com)

康熙皇帝说的“惩贪奖廉”绝不是一句空话。廉吏于成龙就是康熙树立起来的廉洁为政的一面旗帜。于成龙(1617—1684年)45岁时始登仕宦之途,被派到广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罗城去当县令,七年苦斗,成绩卓著,罗城面貌大变。康熙十七年(1678年)升任福建按察使。康熙十九年(1680年)升任直隶巡抚,第二年再升至江南江西总督,这时他已是65岁老人。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初五,康熙在懋勤殿召见他,盛赞其为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