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诏时期的五岳四渎及其背后的故事-《巍山史话》摘要

南诏时期的五岳四渎及其背后的故事-《巍山史话》摘要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诏时期,大理点苍山、蒙化蒙乐山、怒江高黎贡山、丽江玉龙山、东川乌蒙山曾被封为五岳,黑惠江、澜沧江、金沙江、怒江曾被封为四渎。相传是南诏第七代王异牟寻。异牟寻听后很受启发。异牟寻为此正思振作,重整山河,听王郑回所讲,于是仿照中原做法,将兴盛国家的希望寄托于山川,敕封了五岳四渎,其中的大理点苍山被封为中岳。

南诏时期的五岳四渎及其背后的故事-《巍山史话》摘要

南诏时期,大理苍山、蒙化蒙乐山怒江高黎贡山、丽江玉龙山、东川乌蒙山曾被封为五岳,黑惠江、澜沧江金沙江、怒江曾被封为四渎。

相传是南诏第七代王异牟寻。敕封了这些名山大川。异牟寻即南诏王位后,有一次带着清平官郑回到苍山游玩,郑回见苍山延绵起伏,东、西、南、北有四座大山拱卫,就向异牟寻讲起了四川牛心山的事。

郑回说:“在四川江油县东南一百五十里处,有一座山,兀峰独立,酷似一颗牛心,以山形取名就叫作牛心山。”牛心山的四周群山拱卫,又形似万人朝拜。唐朝李氏的先祖李龙,生前曾到此山旅游,发现此山乃发迹之地,回家后就嘱告家人,死后一定要把他埋在牛心山上。一年后,李龙病故,家人就按他生前所言,把牛心山选为自家坟地,将李龙埋于其上。后来,李龙的后代果真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一代胜过一代。到李渊时,终于建唐称帝,一直沿袭三代。到唐高宗李治为王时,出了武则天要谋反篡权。武则天暗地里派人到牛心山破坏李氏的祖茔风水,并在李龙墓后的山梁上挖出了一条横沟,顿时从山中淌出一股血水,李氏祖茔的气脉风水被截断,李治的境况从此衰弱下来。不久,武则天自己就当上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60余年后,李治的后代李隆基有一次游历四川,来到江油县境内,忽有一位白发老人拉住他,声称有要事相告。李隆基即随老人来到僻静处,老人说:“你家祖茔就在本县的牛心山上,武则天派人破坏了气脉风水,你家才没落下来。若要东山再起,需去填补挖断了的脉气。”老人说完就不见了。李隆基忙到牛心山查看,情况果如老人所言。于是就找人把挖断的山脉填补好,又在山中建了一座山神庙祭奉山神。事后不久,李隆基登基,是为唐玄宗,重新继承了先祖帝业,掌管大唐江山,李氏家族又再次兴旺起来。(www.xing528.com)

异牟寻听后很受启发。当时南诏正值战败:779年异牟寻即位后,曾与吐蕃联军20万人马分兵三路进犯四川,欲取成都,但遭到唐军痛击,唐德宗派名将李晟率5000精兵南下,配合驻川唐军大败异牟寻,把南诏、吐蕃军队赶过大渡河南岸。此役惨败后,南诏元气大伤,吐蕃又迁怒于南诏,将南诏原先的兄弟之国地位降为臣属之国。异牟寻为此正思振作,重整山河,听王郑回所讲,于是仿照中原做法,将兴盛国家的希望寄托于山川,敕封了五岳四渎,其中的大理点苍山被封为中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