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极蚊子蚊子闪电战:每分钟被叮咬9000次

北极蚊子蚊子闪电战:每分钟被叮咬9000次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蚊子最胜任这项工作。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进行丛林战的老兵会记得他们经常与大群蚊子作战时的情景,许多士兵得了疟疾或其他由蚊子引起的病。在靠近北极的地区,蚊子种类急剧减少。有一次,加拿大的研究人员为了科学目的,故意把身体和四肢暴露在一大群北极蚊子的面前。根据他们的报告,他们每分钟被蚊子叮咬达9000次。科学家把蚊子的这种进攻称为“蚊子闪电战”,这个由二次世界大战借来的词汇看来用得非常合适。

北极蚊子蚊子闪电战:每分钟被叮咬9000次

从最原始的人一直到现在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几乎没有一个人没被蚊子叮咬过。蚊子出现于古生代,至少有3亿年了。那时,昆虫和脊椎动物第一次生活在一起。任何脊椎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也逃不脱蚊子的叮咬,除非它们生活在最干旱的沙漠里,最高的山上,最遥远的海洋中间或两极地区。

纵观历史,蚊子曾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蚊子作为疾病的传播者,比其他任何一种动物对人类造成的伤害都大。而另一方面,蚊子又保护了许多热带和亚北极地区免受入侵,因为当地人能够抵抗蚊子的叮咬。蚊子成为他们抵抗新入侵者的盟友。

在热带地区,近2000种蚊子不停地向人类进攻,它们传染给人类的疾病达100多种,这其中包括登革热丝虫病、脑脊髓炎斑疹伤寒、象皮病,还有传染给狗的犬心虫病。疟疾黄热病是蚊子传播最广泛的疾病。死于这两种病的人数要比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还多。现在每年还有100万人死于疟疾,得病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在以人类为宿主的微生物中,看来需要有大量“媒婆”作为其媒介物。蚊子最胜任这项工作。叮人的是雌蚊,因为为了产卵,它需要吸血来补充蛋白质。在叮咬的同时,它把传染疾病的微生物带入新的宿主体内。

被蚊子叮咬的人常常不知道被叮咬了。但他一定能够听到蚊子的声音,因为蚊子翅膀振动的速度为每秒钟200~500次。叮咬完以后,蚊子带走了比自己正常体重重三倍的血液。现在她有足够的营养,可供她产下多达500枚的卵。蚊子可以在淡水中、稍咸的水中或海水中产卵,但水流必须缓慢或是不流动。蚊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死水源:水罐或水罐厂,辙或丢弃的车轮。

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进行丛林战的老兵会记得他们经常与大群蚊子作战时的情景,许多士兵得了疟疾或其他由蚊子引起的病。那些驻扎在新几内亚丛林中的人常常被眼前像厚厚的一堵墙一样的蚊子群吓得不知所措。防蚊药毫无效果,因为药水很快就被汗水稀释。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所有的蚊子似乎都在嗡嗡地叫着,等着他们。(www.xing528.com)

由于在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的气候下,栖息的环境多种多样,世界上各类蚊子有3/4生活在那里。在有些热带地区,一平方英里内就有150种蚊子。在靠近北极的地区,蚊子种类急剧减少。在美国约有170种蚊子,在加拿大约有70种,在北极地区只有10来种蚊子。

在北极苔原上,蚊子虽然种类不多,密度却最大。在短暂的夏季,数万平方英里的冰雪融化了,淹没了永冻带上的苔原。在这里蚊子大量孵化,大群的蚊子遮天蔽日。这时人和野兽的生活都变得难以忍受,户外工作的人头上都得盖着蚊帐纱。

蚊子看来知道夏季很短,它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繁殖后代。它们成群地、近乎疯狂地攻击一切移动的东西。据记载,有好几次蚊子翅膀发出的嗡嗡声竟使人暂时失去知觉。

有一次,加拿大的研究人员为了科学目的,故意把身体和四肢暴露在一大群北极蚊子的面前。根据他们的报告,他们每分钟被蚊子叮咬达9000次。这就是说,对一个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人来讲,两个小时后他身体内的血液将减少一半。当然这就意味着休克和死亡。但由于没有让蚊子叮咬过度而死亡的记录,看来还没有人完成这项试验。

科学家把蚊子的这种进攻称为“蚊子闪电战”,这个由二次世界大战借来的词汇看来用得非常合适。在新几内亚作过战的老兵眼里,那堵“厚厚的蚊墙”被移到了北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