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志(修订本):家畜饲养发展成果

陇西县志(修订本):家畜饲养发展成果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家畜 亦称耕畜,历史上家庭饲养,主要有牛、驴、骡、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农村经过土改,贫、雇农分得了耕畜,农民个体饲养。1956年始,农业合作社集体所有,统一喂养,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1963~1965年,农业生产逐步恢复,畜牧业渐趋好转,大家畜增加到4.07万头。大家畜介于4万~4.3万头之间。其中,役畜5.88万头,占总数的80.11%;适龄母畜3.13万头,占总数的43.23%。但皮、毛无计划收购,仅家庭零星喂养,一直未能发展。

陇西县志(修订本):家畜饲养发展成果

大家畜 亦称耕畜,历史上家庭饲养,主要有牛、驴、骡、马。民国时期,除农村富户和少数专营运输的户饲养骡、马外,部分农户养牛、驴,大部分农户则无畜可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农村经过土改,贫、雇农分得了耕畜,农民个体饲养。1956年始,农业合作社集体所有,统一喂养,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家畜由1951年的3.29万头发展到1957年的5.7万头,年均递增9.6%。1958~1962年,由于“大跃进”,刮“共产风”,农业遭到破坏,畜牧业急剧下降,大家畜减少到3.08万头,较1957年减少45%,且低于1949年的水平。1963~1965年,农业生产逐步恢复,畜牧业渐趋好转,大家畜增加到4.07万头。1966~1976年的10年中,畜牧业处于徘徊状态。大家畜介于4万~4.3万头之间。1980年,大包干到户农业生产责任制开始推行,大家畜折价归户,农户个体喂养,大抓种草养畜,1985年达到7.24万头,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比1977年增长67%,年均递增6.7%。其中,役畜5.88万头,占总数的80.11%;适龄母畜3.13万头,占总数的43.23%。驴占48.92%,牛占27.53%,骡占14.28%,马占9.27%。驴以当地土种驴为主,遍及全县各地。1985年存栏3.18万头,占驴总数的89.8%。1958年引进关中驴,杂交改良当地土种,1985年杂种驴存栏0.3万头。据测定,杂种公驴比当地公驴体高0.3%,体重3%;杂种母驴比当地母驴体高8.9%,体重32%。黄牛饲养历史悠久,1985年存栏1.56万头,占牛总数的78.4%。1956年、1970年引进秦川牛和西门塔尔牛改良黄牛,1985年有改良牛0.31万头,占牛总数的15.6%,秦川牛纯种50头。改良牛比黄牛一般体高5%,体长6%,胸围大4%,管围大6%,体重重16%。1970年开始引入奶牛,系我国黑白花品种。初由县食品厂经营,后转给首阳良种繁育场,年最多存栏20头。1983年以来,城关、文峰、三台等乡有10多户农民喂养奶牛,最多的城关乡团结村六社社员苏凤岩养7头。1985年国营、个体共饲养40头,年产奶6万斤左右。1958年引进伊犁马、河曲马,与当地土种马杂交,1985年杂种马存栏600匹,占马总数的8.9%。

猪 历史上家庭饲养,为农民的主要家庭养殖业,农业生产的主要肥料来源。民国时,大家富户和粉、糖、醋、酒坊饲养较多,一般农户则少。主要养当地八眉猪,生长缓慢,出肉率低,育肥180斤一般需要12~16个月。1949年,全县养猪存栏1.3万头,1957年增加到3.34万头,增长1.57倍,年均递增率12.52%,户均0.9头。1958年县良种仔猪繁育场在乔家坪建立,有饲料地60亩,引进了一些良种猪,喂养基础母猪100多头,因经营亏损,1962年撤销。同年,生猪存栏数减少到1.82万头,较1957年减少64%,户均仅0.4头。最低的1960年0.43万头,低于1949年的水平。70年代,脱离实际地限制家庭饲养,大办社、队猪场,效益极差,随之停办。1966~1976年,全县养猪存栏停滞在5万头左右,年均递增率仅4.94%。1976年,建立县养猪场,后改名县种猪场。有饲料地20亩,基础母猪65头,种公猪9头,年均提供良种仔猪600多头。随着大包干到户责任制的不断完善,1985年养猪发展到19.97万头,户均2.9头,存栏11.55万头,较1957年、1978年增长2.45倍和45.3%。饲养的良种猪主要有苏白、长白、约克、巴克、内江、北京黑、甘肃白、甘肃黑、荣昌、乌克兰等,基本实现了杂交化。又引进瘦肉型杜洛克种猪12头,由县种猪场繁殖。当年全县提供商品猪3.27万头,商品率28.3%,商品值约352.3万元(含市场出售),在全县主要的12种农副产品中,商品率占第一位。

不同年份生猪年末存栏户均、人均占有情况表

羊 解放前,农民长期喂养,但数量很少,仅富足殷实之家成群饲养,产毛、肉出售,粪尿做肥料。1949年,全县仅有2.82万只,户均1.13只。全为当地上种绵、山羊。绵羊体重30~50斤,年产毛2~3斤;山羊体重30斤上下,年产毛不足2斤,爬山性能好,适宜山区放牧,繁殖较快,分布全县各地。1956年前后,农业合作社集体和家庭养羊迅速发展,1957年达到6.8万只,年均递增率11.63%。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取消家庭饲养,“文化大革命”中又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阻碍了羊只的发展。至1978年的20年间,年均递增率1.92%。1979~1981年,以年均4.1%的递增率发展,并将集体羊只折价到户,归个人喂养。1982年后,农民注重羊的商品率,出栏增加,存栏逐年减少。1965、1967、1969、1971年4次引进新疆细毛羊610只,采取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的办法改良当地绵羊。改良羊主要分布在城关、文峰、首阳、三台、宝凤,渭阳、宏伟等乡。一代一般每只年产毛4斤以上,2~3代产毛6~12斤,毛基本同质,密度达50~60支。1979年6月引进奶山羊260只,分布于城关、文峰地区。随奶牛的发展,奶山羊逐年减少。至1985年,全县羊存栏9.04万只,其中绵羊7.58万只,山羊1.46万只。改良羊0.54万只,奶山羊300余只。

兔 本县农村早有家庭饲养肉兔的习惯。1959年县办养兔场,饲养安哥拉长毛兔200多只,1962年停办。1963年,县供销社引进安哥拉、力克斯皮毛兔7000只,放到社队养殖。但皮、毛无计划收购,仅家庭零星喂养,一直未能发展。1981年后,县上扶持农民个人引进发展长毛兔,品种以西德系为主,英系、法系、中系次之。每只年产毛0.5~1斤,到1985年,全县有800多户养长毛兔3600多只。年产毛约3000斤,按平均价计收入约16.2万元。近几年又引进獭兔,有纯白色和青紫色两种,为皮用兔。1985年有200多户饲养1800多只。

1981年后,养殖业专业户、重点户得以发展。到1985年,家畜专业户、重点户有663户,养大家畜的146户,养畜810多头,户均5.6头;养羊的45户,羊910只,户均20.2只;养猪的381户,猪2100多头,户均5.5头;养兔的91户,兔1400多只,户均15.4只。(www.xing528.com)

饲草饲料 天然草场,据县《畜牧资源区划》,分为林缘草甸、草原化草甸及草甸化草原、真草原3个类型。林缘草甸28.43万亩,亩产鲜草878.7斤,分布于雪山、碧岩、宝凤乡的全部,昌谷、永吉、菜子乡的大部,文峰乡的苟家山、安阳山、曲家山、小湾、鄂窑沟,渭河乡的田家屲、宋家湾、新华,首阳乡的蒲家山、阳坡滩、罗家山及种和乡的杨寨、鱼陈、大岔、新民等10个乡70个行政村。草原化草甸及草甸化草原3.92万亩,亩产鲜草444.7斤,分布于菜子乡的菜子、浅河、东风、南廿铺、十里铺,昌谷乡的昌谷,首阳乡的菜子坪、禄家门,渭河乡的梁家营,城关乡的沟门,文峰乡的孙家坪、乔家坪及三台乡的寨子等7个乡13个行政村。真草原76.45万亩,亩产鲜草372斤,分布于德兴、高塄、宏伟、权家湾、渭阳、和平、马河、云田、三台、通安驿、双泉、柯寨、福星乡的全部,城关、文峰、首阳、种和、渭河等乡的大部分,共18个乡193个行政村。农副产品饲料,以粮食产量推算禾草产量,对青饲料抽样调查。1980~1983年年均总产草4.24亿斤,小麦麸537万斤、油渣311万斤、各类糟糠约78万斤、酒糟50多万斤。按1980~1983年家畜年平均存栏数计,年需干草5.53亿斤。平均各类草的利用率以80%算,实际利用草为3.26亿斤,尚缺2.27亿斤,缺草少料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陇西县主要家畜存栏统计表

续表

1983年,省投资35万元,帮助本县在县城南门外仁寿山根建立县浓缩饲料厂,1985年9月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5000吨,实试产150吨。同时,有16个乡和120个村、社办起粗饲料加工点,初步形成了饲料加工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