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城及历史变迁-陇西县志(修订本)

陇西县城及历史变迁-陇西县志(修订本)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陇西县城,位于县境南部,东经104°38',北纬35°00'。至哲宗元祐五年,置陇西县时,便以古渭砦为县城。雍正十一年,知县鲁廷琰修建东西关城门楼,东名来春楼,西名赏稼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城街道建设有所发展。行政村、机关单位统一收缴,水管所营业门市部出售水票。

陇西县城及历史变迁-陇西县志(修订本)

陇西县城,位于县境南部,东经104°38',北纬35°00'。海拔1717~1745米,北临渭水,南依仁寿山麓,西河、南河绕城流过,南北向为较平坦的渭河二级阶地。城区分大城、北关两部分,面积3.5平方公里,大街小巷共97条,机关、学校、工厂、商店100余家,2.75万人,农业人口1.94万人。是中共陇西县委、陇西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一、城郭变迁

陇西县的前身为襄武县,旧城址在今县城东5华里处。因年久城圮,遗址无考。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上柱国越国公汪达镇守陇右,驻襄武,顺山川地势,以四隅为四正,徙筑今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陕西转运使、知秦州范祥因蕃民自愿输土修城,遂在原城址修筑为古渭砦。至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置陇西县时,便以古渭砦为县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拓筑城东地入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年),指挥刘显重修。城周长9里120步,高4丈1尺,壕深3丈7尺,宽3丈。城门4:东永安、南武安、西静安、北清安,皆修层楼、角楼。四门皆有月城,东迎晖、南来熏、西柔远、北镇朔,上建戍楼,城周均为砖碟,并修窝铺若干。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致仕参政杨仕敏以大城北门外居民多,无城垣,而商请知府李钺、知县陈忠等修筑北关,城周长2.4万余步。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知府朱裳筑长方形东、西二关。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分守陇右道李维祯扩展修筑北关,城高壕深与大城相同,而广阔倍于大城。城门5:东翊秦(俗称何家城门)、西镇羌(俗称小西门)、北保昌(皆有月城、角楼、戍楼、窝铺砖碟)、通往东关的名东顺门、通往西关的名西顺门。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知府刘文琦重葺大城及东西二关。东关,西接东城,东界南河,南齐大城,北沿东关今住宅后小路,距大城100米处折向北,与东顺门相连。西关,东连西城,南较大城北移200米,西界仁寿渠,北接西顺门。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遣将踞城,迨清军收复时,楼橹拆毁者半。乾隆中期,知府那苏图饬县重修。雍正十一年(1733年),知县鲁廷琰修建东西关城门楼,东名来春楼,西名赏稼楼。咸丰十一年(1861年),西、南河暴涨,冲毁东、西关。同治五年(1866年)回军陷城,焚毁大城东、南北门城楼及东、西城墙方台文昌殿、奎星阁。后巩昌营游击周文翔修东城角楼1,戍楼4,营房47,炮台14。经水毁战乱,东、西关断墙残垣,再未修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知府周景曾重建戍楼窝铺。民国9年(1920年),因地震,砖碟多圮。民国16年(1927年),县长刘致君补修,多以土坯代之。民国20年(1931年),筑西北城背墙,至1949年,大城北关城墙完好。城内1.7万余人,只一些店铺和小作坊。1965年后,西北铝加工厂、陇西有色冶金机械厂、陇西皮革厂先后建于东、西郊,城区建设向东、西发展,区域面积迅速扩大,纳文峰镇,规划中的城区将达30平方公里。

二、街巷分布

街巷的布局随县城规模、范围而变化。明、清前无资料,无法详述。大城多为庙宇、衙署。北关为商业区,尤其东街台子、北关正街、三元街为闹区。民国28年(1939年),主要街道,大城有:西大街、中山街(今万寿街)、东大街、县门街、新街、元坊街(今腰门街)、仓门街;东西关有:东关街、西关街;北关有:北关正街、三元街[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城街道建设有所发展。至1985年,有主次街道25条,区间巷道72条,总长7.9公里,路网密度为3.52平方公里。

三、县城建设

公用事业

给排水 明、清、民国和解放初期,县城生活用水全汲井水,手摇辘辘,人力提挑。1949年有水井27眼。1961年冬,县水利局勘测,引城西雷家寺泉水入城,埋设陶瓷管2.8公里,修建水泥池12处(大城8处、北关2处、西堡子2处),1962年完成。居民自行担挑饮用,水井渐淘汰。1971年,利用西北铝加工厂文峰至厂区工业用水,从南门起,经南大街、万寿街、腰门街、交通路至北门,埋设直径150毫米铸铁管490米,除东、西两关及北关新街巷、三元街外,县城居民全用上了自来水。1981~1982年10月,县水利工程队在西河湾打机井2眼,出水能力每秒50升,建供水站1座,水池容量300吨,安装深井泵2台,加压泵3台,配套功率94千瓦,架设输电线1100米,埋设直径200毫米铸铁管2635米,至南门与县城管网相接,1983年6月1日供水。设计日供水能力2000吨,实际日均供水800吨,日最大供水量1000吨,管网呈树枝状。1985年底有26个供水点(大城8个,北关8个,东、西关各1个,园艺村3个,红旗村4个,红星村1个),用水人口2.85万(含城外农村人口),人均日用水15升,全年供水总量28.5万吨,供水范围3.7平方公里,普及率85%。

陇西县城主要街道分布一览表

随着供水事业的不断发展,供水工艺日臻科学化。初为自流水源,高差重力集中供水。水站建成后,大部分户为集中供水,少部分户为直供式,并逐渐向直供式发展。工艺流程是:水源井(一级泵站)——输水管道——水池(沉淀加氯消毒)——二级泵站(加压)——输水管网。水质以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经西北铝加工厂环境保护监测站化验分析,感官状、化学毒理学指标均在规定标准范围内,仅细菌学指标间断超过规定标准。收费标准:1962年每户年0.30元,各生产队居民委员会统一收缴水管所;1971~1981年每担0.01元;1982年后农村每吨0.20元,机关单位(含装表居民户)每吨0.25元,供水点取水每担0.01元。行政村、机关单位统一收缴,水管所营业门市部出售水票。为了加强城市给水管理,1984年县城建局发出城镇供水管理通知,对接水、装表、计量、维修和违章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清、民国和50年代,雨水和污水靠街道两旁小明渠排放城内各水池和城外农田。60年代后,随城市人口增加,住宅的扩建,城内水池多被占用,仅剩田家池、钟灵池、后池、鸭池等。至1985年,县城仍无完整的排污系统,仅零星铺设排污管2.5公里,雨水排放采用明渠。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排放能力极差

供电1956年,县广播站汽油发电机供县委、县政府照明。1961年从文峰架设输电线路至城关南门,经南街、万寿街、跨腰城顺水渠沿到县面粉厂,附带供机关单位照明。后供电机构不断健全,供电设施逐步改造,供电范围逐年扩大。至1985年,县城(仁寿)变电站配电线路6千伏,16回路。通电1302户(除机关单位和城郊农村户),年用电总量505万度,供电普及率97%,供电范围约3平方公里。收费标准初为包灯,后每度0.20元,0.195元;收费方式,1975年前为坐收,1975~1985年为走收。

市政

街道 解放初,县城主要街道一般宽5米左右,全为土路面。1958年后陆续拆迁威远楼周围民房,拓1400平方米的广场,车辆绕楼通行。1962年,拆除南门。1970平,拆迁南大街房屋161间,路面加宽至8米,人行道2.5米。次年县城机关单位职工义务劳动及省、地驻陇单位支援,投资4万元,将南大街、万寿街、威远楼广场、解放路、县门街铺成沥青路。1973年后,西大街、景家桥、自由路、新街、仓门街、东大街、劳动巷等,在原基础上整修铺成沥青路。1979年,沿石头巷起,截弯取直拓修北大街、交通路为沥青路。1983年,沿东西城修筑东、西城路。到1985年底,共修筑拓宽街道13条,小巷4条,总长6600米,沥青路面11条,5746米。其他街巷,仍为土路面,凹凸不平,积水严重。(www.xing528.com)

路灯 1959年,在县城南街装普通炽热路灯12盏,1961年归县供电所管理,1963年归县房管所代管。1965年,南街、万寿街、东街、解放路、县门街、景家桥等主要街道装上了路灯。1969年由陇西供电站管理,1981年归城建局。1984年,县城建局对线路和路灯进行改造和改装,南、北街装成长臂汞灯和钠灯。至1985年,县城13条街巷有路灯112盏,其中,白炽灯87盏,汞灯24盏,钠灯1盏。南街13盏,北街8盏,交通路12盏,解放路4盏,县门街12盏,自由路4盏,东街18盏,西街14盏,新街3盏,景家桥7盏,金巷9盏,汪家洞8盏。

城区河堤 流经城区的河流有渭河、西河、南河。西河在城西和西北铝加工厂之间流过,河床海拔高于县城,对城区威胁较大。1952年7月31日暴涨造成严重灾害。翌年,经甘肃省水利厅批准修建西河堤。自三品石村至与渭河交汇处,在两岸筑沙土堤,临城堤加砌块石和挡水墙,长1000米,1985年底,投资3.9万元,西河筑混凝土防洪堤410米。

街道卫生 1981年县人民政府颁布《陇西县城镇卫生管理暂行条例》后,县财政年拨款5000元,城建局市政工程队下设清洁组,招临时工9人,人力清扫主要街道面积4000平方米,清扫时间每晚8时至次日凌晨1时30分。大城内设有垃圾箱18个,计南北街5个,西大街、县门街、文化广场各3个,景家桥2个,东大街、仓门街各1个。翻斗车4辆,每天清理垃圾约二十八九车。在威远楼广场、影剧院、仓门街及西城角建公共厕所4处,全属旱厕。

城区绿化 1971年在南门至威远楼人行道上栽植法国梧桐640株,后逐年在西大街、县门街、解放路、北大街、景家桥、东大街路旁植行道树,因看管不善,虽每年补植,但成活率很低,全城行道树仅有944株,且树种不一,树型各异。现市政工程队有护林员3人,负责树木的修剪保护。城区绿化覆盖率仅1.3%。

1984年5月成立仁寿山公园建设领导小组,10人组成。1985年更名为建设委员会,17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处理具体事宜。全园占地面积720亩。1984年5月开工建设,至1985年,由省、地驻陇单位,县级单位,乡镇、个人筹款19.97万元,建筑面积455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游艺厅)、六角亭、茶社、画廊烈士墓。1984和1985年城关乡人民政府每年拨款2万元,种树2.14万株;建花圃7个,栽花500多株,覆盖率50%~60%。修筑前山道和拾级道、后山道、林荫道、建设区大道共6条,2100米,修复配套原六一行政村提灌工程1处,通水通电,已开放游览。1986年初移交县城建局管理。

住宅

私改房 本县私房社会主义改造(简称私改)于1960年前半年进行。5个月时间将政策规定范围内的657户,5629间,建筑面积69919平方米房屋私改。1962年复查清退383户,2235间,36507平方米。1964年又收改116户,621间,9438平方米。1966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没收私改房和部分自住房976.5间。1983年以来查退3户,24间,352平方米,至1985年实有国家经租房(私改房)3991间,42498平方米。

公房 解放前,除县政府、县田粮处、陇西师范使用公房外,其他机关及中、小学等,均占用庙宇或租民房。70年代后,历年改建新修公房,至1985年,城区建筑面积达53797.12平方米,其中,家属住宅楼房10261平方米,集体宿舍房19097.25平方米,家属住宅平房24538.87平方米,计农房在内,县城居住水平人均约4.5平方米。

1960~1985年,共维修房屋8125间,面积97.5万平方米,维修费39万元,平均每平方米4元。1975年后,兴建的主要家属住宅楼(平)房表列于下:

四、环境保护

陇西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和定西地区工业污染源普查资料表明:陇西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均居全区第一,污染较为严重。污染源16个,其中,食品工业4个、建材及非金属矿物制造业2个、机械工业3个、饮料业、缝纫业、皮革业、印刷业、造纸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各1个。尤以工业废水污染为烈。年废水排放量176.5万吨,主要污染物有:悬浮物、COD、酚、石油类、硫化物、三价铬。渭河陇西段,以氰化物、酚、砷、汞、六价铬5项有害物质作比较,总汞、砷化物未检出,挥发性酚,在西二十里铺、西北铝加工厂断面未检出,文峰断面检出率50%,超标率为50%。有锅炉32台,2352吨位,年排放废气78569万标立方米,主要是二氧化硫,其次是氮、氧化合物。年废渣总量8.9万吨,占全区的78.76%。治理情况是:年废水处理61.88万吨,处理率35.06%,年符合标准排放88.15万吨,达标率49.94%。1980年9月,西北铝加工厂水性铝膏生产工艺所排污水粉浆沉淀处理投入使用,总投资2.8万元。年设计处理能力45万吨,实际处理能力41万吨,悬浮物由原每升2248毫克降为305毫克,基本达到排放标准。1985年5月陇西县造纸厂采用汽浮法处理造纸白水,月净化水2000吨,加以利用,大大减轻了对渭河文峰段河水的污染。陇西皮革厂研制成功稀土鞣革技术,处理废水15.14万吨,废水中六价铬的含量较原来减少90%。西北铝加工厂、陇西酒精厂投资10万元,更新改造工业采暖锅炉8台,其余厂家有的安装消烟除尘设备,年净化废气52496万标立方米,净化率66.82%。废渣主要做建筑材料,或二次焙烧,二次燃烧,或暂堆积。年利用量8.1万吨,利用率90.78%。本县地下水位浅,以渗井形式排放废水易造成污染。县城自来水厂水源细菌学指标间断超过规定标准与西北铝加工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西河有关。陇西县造纸厂为文峰主要污染源,排放废水中主要含有COD、悬浮物、酚,仍未达到排放标准。

陇西县废水污染物构成表

陇西县主要废水污染源统计表

渭河地面水监测结果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