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青、红帮:反动工具与取缔历程

陇西县青、红帮:反动工具与取缔历程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帮一贯与反动政权勾结,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的工具。民国32年甘南民变以后,因其中一些成员参加了农民起义,陇西县县长丁玺明令取缔,进行登记,从此红帮停止活动。陇西县人民政府于1958年11月宣布取缔青、红帮。

陇西县青、红帮:反动工具与取缔历程

一、青帮

原称清帮,清初为民间秘密结社之一,至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由翁雍、潘清组织南北运河的漕运船夫为清政府承办漕运。规定帮规和仪式,按辈分收徒弟,长期保持封建行帮的地位。后因漕运改为海运,便在上海天津等地和其他通商口岸流为游民组织。

陇西青帮系民国24年(1935年)由范文召(河南人)传入的,当时在城内发展了韩绍德、贾厚泽、陈静安、赵义侠、张药客等人。范文召自称师爷,韩、贾、陈、赵、张为师傅(帮内职称),敬奉“潘祖”,利用“以富济贫”名义,大肆进行活动。韩绍德先后在城关、首阳等地发展徒弟30余人,其活动对象主要是地主、商人、兵痞等。

青帮一贯与反动政权勾结,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的工具。民国24年鲁大昌军队驻防陇西,营部文书马少波就跟他们勾结,大肆发展势力。民国29年(1940年)国民党党团组织渗入,国民党陇西县党部书记长马伟发展韩绍德、陈静安等为国民党党员,进行所谓“党化作用”。民国32年(1943年)甘南民变发生后,因为一些帮会人员参加了起义,陇西县县长丁玺宣布取缔帮会,明令登记,具结退出,从此停止了活动。解放后,骨干分子,一部分已回原籍(外地人),个别已死,其组织彻底瓦解,再未发现进行活动。

青帮的组织分大、通、悟、学等级,下级称上级为师爷、师傅。

二、红帮(www.xing528.com)

原称洪门,又称洪帮。原为天地会的对内名称,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相传以明太祖洪武年号的“洪”字为代称。入会者均称洪门或洪家兄弟。长期在珠江、长江流域秘密活动,为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民国19年(1930年),由鲁大昌部队传入陇西,进行活动。截止到解放时,发展80多人。该组织敬奉“关公”(关云长),以结拜仁义弟兄、江湖朋友、解决生活困难为名,诈骗群众财物。其主要参加成员是旧官吏、地痞、流氓、兵痞、赌棍、旧警宪人员。

红帮设内八部和外八部两个部分,内八部即山主(又名龙头大爷、大哥)、盟证、香长、坐善、礼堂、赔堂、执事、刑堂,代号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外八部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又叫行一、当家、管事、老么等。内八部领导外八部活动。陇西红帮先后由安建侯(旧军连长)、范九如(旧军营长)和伍云青(县自卫队中队长)等负责。

红帮一贯充当反动统治阶级的工具,起初鲁大昌部队利用该帮,大量拉拢人员扩充反动势力,后来县警察局又把红帮活动列入课目表内,专门训练,进行特务活动,监视参加甘南起义的农民和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民国28年(1939年)国民党陇西县党部活动渗入,发展其主要分子范九如、伍云青为国民党员,进行所谓“党化作用”。民国32年(1943年)甘南民变以后,因其中一些成员参加了农民起义,陇西县县长丁玺明令取缔,进行登记,从此红帮停止活动。解放后再未发现活功。

陇西县人民政府于1958年11月宣布取缔青、红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