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阳系外行星增多,或有第二地球,外星人进攻地球可能性低

太阳系外行星增多,或有第二地球,外星人进攻地球可能性低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年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的数量变化 ※截至2019年10月22日◆开普勒卫星在宜居带内发现的岩质行星 ※截至2016年5月11日现在,人类已经观测确认了20多个位于宜居带、可以被称为“第二地球”的岩质行星。那么,这些外星人会进攻地球吗?这颗太阳系外行星就是比邻星b,其重量为地球的1.3倍,位于距离比邻星750万千米的轨道上,公转周期为11.2天。即使比邻星b上存在外星人,且科学技术发达,但是毕竟作为生物,其寿命会受到限制。

太阳系外行星增多,或有第二地球,外星人进攻地球可能性低

很早以来,人类就设想过宇宙中存在外星人。例如,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伊壁鸠鲁(前341—前270)在其撰写的书简中,写下:“一切世界里都有我们这个世界见到的生命。”换而言之,他认为地球并非宇宙中的独特星球

外星人深深吸引着人们,不只是哲学家和科学家,也不仅仅限于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在文明发祥、天文学启蒙已逾数千年,望远镜发明已逾400年,人造天体直接勘探地球大气层太空及其他行星已逾60年的今天,在地球之外,人类连细菌这样的微生物都没有发现,更别说发现外星人(智慧生命)了。

但是另一方面,1995年以后,太阳系外行星(Extrasolar Planet)不断被发现,现在数量已经超过4200个。

人类早期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大多是直径为地球数倍以上、像木星那样的巨型气态行星。但是,随着研究深入,人类开始在宜居带内发现地球大小的、表面被海洋覆盖的行星。

“宜居(Habitable)”,即适宜居住。天文学家将与恒星保持适当距离、水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表的行星运行范围,叫作宜居带。

◆每年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的数量变化
※截至2019年10月22日

◆开普勒卫星在宜居带内发现的岩质行星
※截至2016年5月11日

现在,人类已经观测确认了20多个位于宜居带、可以被称为“第二地球”的岩质行星。从开普勒卫星发现的4200多个天体当中,才找出20多个,这一数字实在少得可怜。这是因为即便发现了太阳系外行星,能够同时知晓其直径与质量,并推测出密度的行星并不多。相关数据较明显,且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球候补选手”,暂时只发现了这20多个。

然而,即使用上了先进的斯巴鲁望远镜等大型望远镜,以及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太空望远镜,要想观测到地表有水,甚至有动植物等生命存在的星球,仍然显得力不从心。

人类需要更大型的望远镜,以进行生命探索。2020年至2030年,用于确认生命存在的下一代超大型望远镜将逐一完工,专门用于搜寻生命的太空望远镜建设也已列入计划。如果足够幸运的话,今后10年至20年间,人类很有可能找寻到地球外生命存在的确切证据。当然,这不是天文学家独享的浪漫,很多普通人也一起描绘着这一梦想,支持着天文学的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发现了地球外生命,也不意味着就发现了外星人。我们尚未明确,在地球之外,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是以怎样的频率、又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对于智慧生命的生存时期,也存在疑惑。人类能够被称为“智慧”,或者说达到有意愿沟通的“智慧”程度,难道不是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在约700万年的类人猿历史中,又或者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中,甚至仅仅在这数百年间才出现的吗?现在,人类每天都在忧愁地球文明有朝一日会崩溃全球气候变暖与人口增长带来水资源、粮食与能源的枯竭,引发核战争与核事故,导致贪婪资本主义与自我优先主义人群的增加,人类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不仅是人类,如果宇宙中存在的众多外星人(智慧生命)的生存时期也很短的话,那么,我们在无法倒流的宇宙时间轴上,即使发现了外星人的痕迹或化石,也不可能见到活着的外星人。

假设银河系中,有一个接近太阳系的恒星,在围绕其公转的行星上生活着外星人。那么,这些外星人会进攻地球吗?其实,人类已经通过发射探测器,得知包括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一些小行星彗星在内,太阳系内不存在其他智慧生命,距太阳系较远的冥王星以及更远的小行星上,也没有智慧生命。但不可否认的是,火星、木星以及土星的卫星上,还是具备发现细菌等简单结构生命体的可能。

与太阳系最接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α星。半人马座α星位于南半球上空具有代表性的南十字星旁侧,是一个发出一等星光亮的恒星。从位于北半球的日本可能难以观测得到这颗恒星。

对半人马座α星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它不像太阳那样是一个单独的恒星,而是三个恒星相互环绕的三连星。现在,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α星c,或者说,是一个叫作比邻星的红矮星。红矮星比太阳质量小、亮度低、表面温度低,是一种发出红光的恒星。地球距离比邻星4.2光年。2016年,人类在比邻星的宜居带里发现了地球大小的行星。这颗太阳系外行星就是比邻星b,其重量为地球的1.3倍,位于距离比邻星750万千米的轨道上,公转周期为11.2天。因为比邻星b位于宜居带内,其地表说不定还存在液态水。不过,由于比邻星是一个偶尔发生超级耀斑的危险恒星,同时又是红矮星,而且与比邻星b距离较近,因此,在比邻星释放的强烈放射线的影响下,比邻星b上究竟能否诞生生命,现在仍受到质疑。

让我们紧闭双眼,大胆做梦,就当这个星球上存在赛亚人,或是存在与人类智慧相当甚至超越人类智慧的外星人吧!那么,他们会进攻地球吗?答案是不会。因为4.2光年的距离,对于有血有肉的生物来说,实在是遥不可及。

旅行者号探测器(www.xing528.com)

人类于1977年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这两艘无人宇宙飞船,搭载着人类发送给外星人的信息。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旅行者”1号,与地球相隔150个天文单位。天文单位(au)是太阳系内的距离尺度,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1.5亿千米为一个天文单位。

◆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的位置

“旅行者”1号已经在太阳系内航行了40年以上,但仍然只飞离地球大约200亿千米,距离太阳系边缘还有1万亿千米以上航程。1光年为9.5万亿千米,地球与比邻星之间距离为40万亿千米。就算“旅行者”1号朝着比邻星b笔直前进,从地球出发,也需要8万年时间。即使比邻星b上存在外星人,且科学技术发达,但是毕竟作为生物,其寿命会受到限制。而且,既然是生物,其身体大小就必定有限值。如果存在寿命长达数万年的智慧生命,实在是超乎想象,也不具有现实意义。

但是,万一比邻星b上的外星文明比人类文明先进,能够从有机物构成的肉身转变为AI(人工智能)这种以硅元素为中心的计算机生命,实现自我增殖与新陈代谢呢?这种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他们进行太空旅行时,可以关闭开关,打开计时器,免受数万年旅行之苦。只是,比人类还聪明的外星人漫无目的地造访地球,甚至故意假装乘坐UFO,仅仅是为了吓唬吓唬地球人,实在是毫无意义。

他们应该不会漫无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吓唬地球人而造访地球。

不过,他们很有可能正在收听4.2年前地球上的电视节目或广播。因为人类利用卫星通信等进行信号传输,来自地球的电磁波同时也被卫星发射到了宇宙空间。电磁波与光一样,能够在宇宙中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如果比邻星b上的外星人也在用超高感度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碟形天线)观测地球的话,他们就可以通过微弱信号,收看到NHK(日本放送协会)红白歌会和世界杯联盟式橄榄球赛了。换句话说,他们现在可能正在观赏日本著名橄榄球选手五郎丸步的精彩比赛,但是还不知道2019年日本召开的大赛中,五郎丸步晋级八强。当然,他们收看到的红白歌会也是4年多前的。

既然外星人不进攻地球,不如我们向他们派出无人侦察飞船吧。现在,人类正计划向距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b(4.2光年)发射小型探测器。该项目也叫作“突破摄星”计划,是一个民间项目。

◆“突破摄星”计划

在这个充满“野心”的计划中,人类将运用纳米技术,在邮票大小的小型芯片内植入高感度相机、计算机以及自主控制装置等设备,用20年时间,将芯片送至比邻星b。

为什么光和电磁波需要花4.2年,火箭需要花数万年时间的航程,而该计划只需要20年就能抵达呢?这就不得不说将宇宙飞船制成邮票重量的好处了。

在地表发射的强烈光束(辐射压)的作用下,邮票大小的宇宙飞船有可能被加速到光速的20%左右。这里运用到的就是太阳帆飞船技术。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一计划究竟能否成功实现,但是推进计划的民间力量,计划用20年革新技术,再用20年将飞船送至比邻星b。通过电磁波,相关数据和画面将在4.2年后传回地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项目成功实施,今后50年内,人类就能看到飞船直接拍摄的比邻星b的照片了。

在那里,又有怎样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呢?

5000多年来,人类持续解读着宇宙这篇“自天而来的文章”。现在,轮到我们向宇宙送出信笺—这台邮票大小的超小型探测器。相信不论是谁,都会为此计划而感到不可思议且有所期待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