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房出售32万平方米,合作住宅建设达87万平方米

公房出售32万平方米,合作住宅建设达87万平方米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公房出售的同时,县房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提租促售房,售房促建房”的工作思路,加大出售公有住房力度,共出售公房32万平方米,回收售房款4600万元,促进了合作住宅建设。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各委、办、局等企事业单位也按照有关政策,进行本单位的合作住宅建设。截至1999年年底,蓟县合作住宅建设面积达87万平方米,总投资6.8亿元,共建合作住宅9000套。曲苑风荷、天一绿海、七星花园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建设发展迅速。

公房出售32万平方米,合作住宅建设达87万平方米

(一)住房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之初,蓟县实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那时国家投入房地产建设资金少,房屋供给有限,需求人员多,处于“僧多粥少”的局面,分房论资排辈,打分排号。

1992年,县政府对全县职工住房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全县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高达4500多户。为改变这种状况,199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进行住房制度改革。1993年5月29日,县政府召开蓟县公有住房出售动员大会,下发文件,明确蓟县的售房政策及规定,蓟县公有住房出售工作全面铺开。1993年8月31日,蓟县公房出售工作结束,共售出住宅7060套,34万平方米,其中直管产2058套,10万平方米,单位产5002套,24万平方米。在公房出售的同时,县房管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提租促售房,售房促建房”的工作思路,加大出售公有住房力度,共出售公房32万平方米,回收售房款4600万元,促进了合作住宅建设。

(二)合作住宅建设

1992年11月,县建委和房管局在电厂家属区北侧建首期合作住宅——电厂甲、乙楼,1993年11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共建住宅楼126套,5775平方米,为6层砖混结构。全县第一批住宅合作社社员乔迁新居,享受合作住宅的优惠。

1993年后,加快了职工合作住宅建设,采取国家投一点、单位拿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法,采取县房管局统建和单位自建两种模式,开始大规模的合作住宅建设。1993年11月,第二批合作住宅32栋6万平方米在花园新村和安裕新村破土动工。

1994年4月,安裕新村39栋合作住宅相继开工,全县合作住宅建设掀起高潮。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各委、办、局等企事业单位也按照有关政策,进行本单位的合作住宅建设。截至1997年2月,全县共建设合作住宅5300多套37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初步解决了职工住房难问题,在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1997年3月,根据市政府关于合作住宅建设变三方投资为以个人投资为主,走集资建房、建解困房的有关规定,蓟县的合作住宅建设投资方式发生较大变化,由合作建房升级为集资建房。1997年11月中旬,县政府决定建设翠湖新村。该小区占地125亩,建合作住宅984套、12.8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1999年年底,整个小区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同时,安裕新村三期工程告竣,该小区总占地面积达195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1998年10月,武定苑前期拆迁工程启动;1999年11月,武定苑小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小区占地36亩,建住宅楼9幢,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同时,有条件的单位也建设部分集资住宅。截至1999年年底,蓟县合作住宅建设面积达87万平方米,总投资6.8亿元,共建合作住宅9000套。至此,蓟县人均住房面积从住房制度改革前的6.67平方米提升到23.8平方米,达到了小康水平。2000年后,不再进行合作住宅建设。

(三)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www.xing528.com)

为改变住房分配的不合理因素,1992年,国家开始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变实物补贴为货币补贴,目的是通过职工个人与单位共同积累,解决职工购房、房屋维修的部分资金问题,职工如需购房或维修住房可申请支取。所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80%左右的企业单位均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以后的近十年中,除个别困难企业、破产企业外,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也全部落实公积金制度。自2004年7月1日起,全县内资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各12%;但外商投资企业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由各13%调整为各为8%。2010年,为在编职工建立补充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上年度职工月工资的30%。

实行住房补贴是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是国家通过明确的方式,对职工住房所需费用进行补贴。1993年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干部职工全部享受此项补贴,1994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干部职工均未享受住房补贴。2008年,对使用面积7.5平方米、年人均月收入低于600元、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家庭且年收入低于2.8万元以下的天津市非农业常住户实行住房补贴,以后补贴标准与条件逐年提高。

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加速了住房商品化进程,住房以“商品”的名义真正地进入了市场。“商品房”的诞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圆了数以万计家庭的住房梦。

(四)商品房建设

1987年10月,成立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蓟县建设开发公司。该公司成立后,先后开发建设了人民东路商住楼、中昌路两侧商住楼以及花园新村东区、中昌新村西区、鸿雁里小区。期间,城关镇房地产开发公司、渔阳建工集团开发公司相继组建,先后建设龙港小区、五十八间新区等商品住宅和部分临街商住楼。至1999年,全县房地产开发建设商贸楼646套12.6万平方米,建商品住宅2047套12.2万平方米,总投资1.95亿元。

进入21世纪,蓟县的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36个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房地产业成为拉动蓟县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

蓟县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吸引了广州恒大、上海绿地、天津天一等全国著名的房地产集团来蓟县投资开发,提高了蓟县房屋设计建设水平与质量。曲苑风荷、天一绿海、七星花园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建设发展迅速。仅2010年,房地产项目建设面积255.3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6.95%。2000年至2006年,相继建成中昌新村东区、鑫海苑小区、阳光小区和山澜乡韵4个小区。渔阳建工集团建设鑫海苑东区,总占地面积4.07万平方米,建设商品住宅512套4.75万平方米,总投资0.578亿元。府君房地产开发公司建成府君花园小区,建商品住宅270套4.9万平方米,总投资0.245亿元。期间,顺驰、华夏、华利得等5家域外房地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先后进驻蓟县,相继建设青山溪语、富裕家园、三府公寓、天元小区和乐园公寓5个新型小区,建商住楼2670套31.76万平方米,总投资4.11亿元。2007年3月,开发安裕新村、康平里、翠湖新村因供热设施改造后的闲置空地,3个小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2008年至2010年,七星花园、中节能远景城、盘谷卫城、景园等小区相继动工。期间,商品房竣工82.81万平方米,竣工商品房总价值11.10亿元。2011年,东方明珠苑、美域新城、海棠湾花园、广仁家园等小区相继开工,房屋建筑面积13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

蓟县天一绿海小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