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湔除仓害记:湔除仓害,保德州志全译注

湔除仓害记:湔除仓害,保德州志全译注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顾频年来仓米有不足之患,麦豆有有余之患。夫不足之患病在国,有余之患病在民。知州胡公恳切考虑,仔细斟酌,提出请求意见,户部陈公明彻发现危害,慷慨地批准执行。注释〔1〕湔除:清除。〔10〕行且:将要。〔11〕秉钺登枢:进升到重要岗位,执掌兵权。〔12〕措:处治、安排。〔13〕万国:全国各地。〔14〕衽席:朝堂宴享时所设的席位。〔15〕仰荷:负担。〔16〕剔刷:排除。〔17〕次:按顺序叙事。

湔除仓害记:湔除仓害,保德州志全译注

见前苗朝阳

国家不患〔2〕用之不足,而患其不适于用。盖用不足为竭泽,犹可以生之而无害也。惟是可用而不适于用,将朽蠹之害有不可胜言者。自非掌邦计者,酌盈济虚,以为久计。民之瘳〔3〕也,其何日之有。保德逼临套寇,边储之所系綦重。顾频年来仓米有不足之患,麦豆有有余之患。浥烂耗蠹之祸,至令数十年经收之人犹有荡家析骸〔4〕之苦,流毒甚矣。如本邑麦每年实征二百六十八石五斗有奇,至积千有余石。盖旧麦无出孔而新麦无论已。如黑豆每年实征五百九十七石有奇,除入卫兵马岁支,尚余一百九十七石。虽先任户部邵公、沈公、节次允州守胡公之请,悉坐放河保营,然尚未有成命永遵也。是皆有余之患也。又如本邑米每年实征六百八石有奇。保德所军上半年应支米六百四十余石,入卫兵应支二百余石,计实少米二百五十余石。是则不足之患也。夫不足之患病在国,有余之患病在民。是胡可无经久计乎!州守胡公殷殷虑之,酌议以请,户部陈公,灼见其害,慨然允行。以保德所上半年本邑给三个月米,外给三个月麦。则麦不至有余,而米不至不足矣。以节年余豆准放河保营。四十三年春季三个月,而又每坐放州仓一个月。则旧豆不至扑满〔5〕,而新豆不至积薪〔6〕矣。所谓可用而适于用,用所以无不足也。上以佐国家之急为忠计,下以苏闾阎之苦为福民。近以纾〔7〕士大夫之忧为訏谋〔8〕,远以贻亿万载之规为永利。宜士民勒石以纪之也。顾公节镇〔9〕三关,在在士饱马腾,行且〔10〕秉钺登枢〔11〕。措〔12〕九边万国〔13〕于衽席〔14〕。宁惟是一郡仓庾仰荷〔15〕剔刷〔16〕已耳。不佞伏处河滨,快睹良法,谨次〔17〕其颠末如此云。公讳升,号抑吾,辛丑进士,河南夏邑人也。

译文

国家不忧患粮食不够用,而忧患的是不适合用。不够用为粮源枯竭,还可以再想办法,是没有害处的。只是可用的东西不适合用,粮食霉烂、虫蛀等,危害不可言表,这自然不是执政者能考虑到的事。酌量盈余,调剂不足才为长久之计,民众的病痛,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减损。

保德临近河套地区的敌人,边境上的粮储,关系非常重大。多年来仓米有不足的忧患,麦豆有盈余的忧患。霉烂、损耗、虫蛀之灾祸,使数十年间的一部分经收之人,饱受倾家荡产的苦难,流毒很严重。例如,本州每年实征麦二百六十八石五斗挂零,至今积有一千余石,旧麦没有出项,新麦就不用说了;例如每年实征黑豆五百九十七石挂零,除入卫兵马逐年支出外,还余一百九十七石,虽然先任户部官员邵公和沈公,先后批准知州胡公的请求,全部存放到河保营,然而还没有形成一种永久的规定,这都是有余的忧患。又如本州每年实征米六百零八石多一点,保德所军上半年应支米六百四十余石,入卫兵应支二百余石,总计实缺米二百五十余石,这是不足的忧患。不足的忧患,病在国家,有余的忧患,病在民众,为什么没有长久之计呢?知州胡公恳切考虑,仔细斟酌,提出请求意见,户部陈公明彻发现危害,慷慨地批准执行。将保德所上半年支出,本州给三个月的米,再给三个月的麦,这样麦不至于有余,米不至于不足。将逐年节余下的豆准许存放河保营。万历四十三年(1615)春季三个月,存放州仓一个月,这样旧豆不至于有入无出,新豆也不会堆积起来没有放处。这就是所说的可用粮食要适合用,用的时候要满足供给。这样对上帮助国家解决急用问题,表示尽忠,对下解决民的苦累问题,是造福于民。从近处着想,解除了士大夫的忧虑谋划,从远处着想,为本州留下亿万年的规定,使本州人永远受益。士民应该立碑记载这件事。

回想陈公总督三关,处处士兵饱食,战马欢腾,将要进行重要岗位执掌兵权,在朝堂处理九边及全国各地的事务。这事只不过是排除掉一个州的粮仓的负担而已。我隐居黄河之滨,尽快地看到了他的好办法,谨慎地按顺序叙述事情的始末,如此等等。陈公名升,号仰吾,辛丑(1601)进士,河南夏邑县人。

注释

〔1〕湔除:清除。

〔2〕患:忧患。

〔3〕瘳:1、病愈。2、损害、减损。

〔4〕析骸:劈开骨头当柴烧。

〔5〕扑满:储钱罐。有入孔,无出孔,钱装满以后,将罐打碎,才能取出钱。

〔6〕积薪:堆放的柴草。(www.xing528.com)

〔7〕纾:解除。

〔8〕訏谋:大计谋。

〔9〕节镇:总督。

〔10〕行且:将要。

〔11〕秉钺登枢:进升到重要岗位,执掌兵权。

〔12〕措:处治、安排。

〔13〕万国:全国各地。

〔14〕衽席:朝堂宴享时所设的席位。引申为居住之所。

〔15〕仰荷:负担。

〔16〕剔刷:排除。

〔17〕次:按顺序叙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