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德州志译注:袁公政迹

保德州志译注:袁公政迹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州民请救于武州枢密院吴公,公命袁公至州。公光州人,从辽阳中书参知政事,洎公枢密院判来牧是州,御烦理剧者,宜不止此。州人士建碑以纪公德政,征予文,遂乐道之如此。州民向驻扎在武州的枢密院吴公请救,吴公命袁公到保德州。府谷军队,听到袁公的威名,随即相继渡河返回。所以分派征发徭役,当时称作是平稳公道的。袁公是光州人,从辽阳中书省参知政事,调任枢密院判,再任保德知州,治理繁重剧大的事务应当不仅是这些。

保德州志译注:袁公政迹

元开元路儒学教授韩顺理

国家建官设职,欲期于治。牧守之政修〔1〕治理而称其职者,由其才与能也。若牧守才与能矣,而不为之表扬,则何以期治,而劝群僚哉。至正己亥之九月,府谷军界河而营,乘逆寇衅,越境杀掠。州民请救于武州枢密院吴公,公命袁公至州。府谷之众,闻公威名,旋踵渡河。公命寅牧〔2〕修城隍守御之具。抚安老稚,生者归,死者葬。民得安居宁寝者,皆公力也。故留公之军,守御城池。越明年庚子,枢府推公才能,请于朝,特除知是州。居岁余,军民悦服。公之学识,儒吏咸优,而善于用兵。枢府喜公任用之。凡粮储科役,期于省减,而不至于绝乏。总兵官或以后期怒公,公具以民困为言,慷慨激烈,无怖色。《传》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公之谓也。以故分派徵发,时称平允。尝往来戎马间,百姓戴香斗跪道左以谢。民之爱公,如此其诚也。呜呼!昔之牧易,今之牧难,盖国家承平之日,赋役刑名,悠悠可办。国家多事之时,军粮浩烦,期会峻急。公之为民验多寡、察有无,劝率〔3〕有方,庶务咸理者,无私心故也。方〔4〕之古人,龚黄可比伦矣。公光州人,从辽阳中书参知政事,洎公枢密院判来牧是州,御烦理剧者,宜不止此。他日居严廊〔5〕,处清要〔6〕,其识量宏远,刚直果断,任重之大器也。州人士建碑以纪公德政,征予文,遂乐道之如此。

译文

国家设置官职,希望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理。地方官政务治理称职的人,是由于他的才学与能力。如果地方官有才能不表扬,怎么能希望得到很好的治理而劝勉其他官员呢?

至正十九年(1359)九月,府谷军队在黄河岸边结营,乘机叛逆侵犯挑衅,过河杀人抢劫。州民向驻扎在武州的枢密院吴公请救,吴公命袁公到保德州。府谷军队,听到袁公的威名,随即相继渡河返回。公命知州维修城墙和守御的器械。安抚老幼,活着的人返回,死了的人安葬。民众能够安宁地生活,都是公的功劳。所以将公留在军中,守御城池。第二年,枢密院推荐他的才能,请示朝廷,特别任命保德知州,一年来,军民心悦诚服。公的学识,比其他儒生出身的官吏都优秀,又会用兵打仗。枢密院为他得到任用而感到高兴。凡是粮储和徭银,都节省减用,不至于钱粮缺乏。总兵官曾因袁公的钱粮迟到发怒,公以民困为由辩解,慷慨激烈,一点也不害怕。《传辞》说:“软也不吃,硬也不吐”,这就是对公的评价。所以分派征发徭役,当时称作是平稳公道的。曾往来于军队之间,百姓拿着香斗跪在道路左侧感谢他。民众敬爱公,是这样的真诚。

哎,过去的知州好当,现在的知州难当。国家在和平时期,赋税徭役和刑罚,都可以从容地办理。国家多事之时,军粮繁重,使用紧急。公为民验证多少,察看有无,劝说引导有力,各种事务都能办理,是无私心的缘故。如果比拟古人,只有汉代的龚遂、黄霸可比。袁公是光州人,从辽阳中书省参知政事,调任枢密院判,再任保德知州,治理繁重剧大的事务应当不仅是这些。今后居于朝廷,身任要职,是见识远大,刚直果断,可担重任的大人才,州人建碑记载他的功德,征求我写一篇文章,于是很乐意写了这些话。

注释(www.xing528.com)

〔1〕政修:政务治理。

〔2〕寅牧:敬重的知州。

〔3〕劝率:劝说引导。

〔4〕方:比拟。

〔5〕严廊:朝廷。

〔6〕清要:职位清贵,掌握枢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