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兴衰现象及其原因-保德州志译注

兴衰现象及其原因-保德州志译注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开第见进士人情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盛然而常衰。盖急功利,喜夸诈〔6〕,太公之兴,适以促之。鲁则力不敌一小国宋,偃〔7〕暴兴,败楚、败齐,当时谓之桀〔8〕。译文人之常情,没有一个人不想安宁,然而却常常危险;没有一个人不想兴盛,然而却常常衰弱。周公封到鲁国,三年后才向周武王汇报政绩,太公说:“太迟了,以后必然会衰弱。”急功近利,喜欢弄虚作假,对太公的兴盛,短期内是适用的。

兴衰现象及其原因-保德州志译注

徐开第见进士

人情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盛然而常衰。即太公〔1〕周公〔2〕之报政〔3〕者验之。齐期年而报政。周公曰:“何速也。其后必有篡弑之臣。”鲁三年而报正。太公曰:“何迟也。后必弱。”后日之齐、鲁,果如二公言。而夫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始合而较其得失焉。余观天道〔4〕之进退,人事〔5〕之短长,大约俱准诸此。盖急功利,喜夸诈〔6〕,太公之兴,适以促之。为之臣者,只知以功利夸诈为事,若不剥上将焉取之。鲁则力不敌一小国宋,偃〔7〕暴兴,败楚、败齐,当时谓之桀〔8〕。宋而鲁则四分公室〔9〕,三家秉政。厌厌殆尽,终后列国而始亡。此敦礼教、重信义之效也。是以君子去彼而取此。

译文

人之常情,没有一个人不想安宁,然而却常常危险;没有一个人不想兴盛,然而却常常衰弱。太公和周公的汇报政绩就是验证。太公封到齐国,刚满一年就向周武王汇报政绩,周公说:“太快了,以后必然会有篡权和杀君的大臣。”周公封到鲁国,三年后才向周武王汇报政绩,太公说:“太迟了,以后必然会衰弱。”后来齐鲁两国的结果,果然和他二人说的一样。而孔子说:“齐国变革一下,就能达到鲁国的水车;鲁国一变革,就进而符合先王实施的仁义之道了。”从此应将两件事合在一起比较得失。我观察自然规律的前进与后退,人情世理的优点与缺点,大约都和这差不多。急功近利,喜欢弄虚作假,对太公的兴盛,短期内是适用的。作为他的大臣,只以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作事,如果不剥夺百姓,主上能怎么能有收入呢?鲁国的实力敌不过一个小小的宋国,宋国的偃使用暴力,打败了楚国,打败了齐国,当时称之为暴君。从宋到鲁,公室分为四家,由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执政,微弱到将要灭亡。终于到最后各诸侯国开始灭亡。这是注重礼教、注重信义的效应。因此,君子应该除去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作风和暴力行为,注重礼教和信义。

注释

〔1〕太公:姜姓,名尚,号太公望。周朝建立,封于齐,为齐国始祖,俗称姜太公。

〔2〕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名旦,封于鲁。因为他留在周武王身边为相,他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3〕报政:汇报政绩。(www.xing528.com)

〔4〕天道:自然规律。

〔5〕人事:人情世理。

〔6〕夸诈:弄虚作假。

〔7〕偃:即宋康王、宋献王。战国时宋国国君。戴氏,名偃。

〔8〕桀:暴君。

〔9〕四分公室:鲁国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瓜分、只给鲁国留了个空名,实权掌握在这三家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