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川北红军:四川文化简史

川北红军:四川文化简史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2年鄂豫皖苏区的红军进入四川,在川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并成立红四方面军。如通江至诚乡佛尔崖上有全国最大的石刻“平分土地”,沙溪乡有全国最具影响的石刻“赤化全川”。通江至诚乡佛尔崖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平分土地”通江沙溪红军石刻“赤化全川”巴中红军将帅碑林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发起了气势恢宏的嘉陵江战役。

川北红军:四川文化简史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分道扬镳,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进行土地革命战争。1932年鄂豫皖苏区的红军进入四川,在川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并成立红四方面军。目前通江沙溪有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巴中市有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全国最大的红军将帅碑林,纪念红军在川北的艰苦斗争及光荣岁月,包括反“三路围攻”“六路围攻”的胜利,“空山大捷”“万源保卫战”“清江渡会议”“木门会议”等重要战役和重要军事会议的历史。巴中境内还保存着大量红军标语石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尚保存4000余幅,现基本保存完好的有600余幅。如通江至诚乡佛尔崖上有全国最大的石刻“平分土地”,沙溪乡有全国最具影响的石刻“赤化全川”。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还保存着当时油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革命十大纲领》《怎样分配土地》等文献资料。

通江至诚乡佛尔崖全国最大的红军石刻“平分土地”

通江沙溪红军石刻“赤化全川”

巴中红军将帅碑林(www.xing528.com)

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发起了气势恢宏的嘉陵江战役。红四方面军共歼敌1万余人,相继攻克9座县城。这次渡江作战,红军强渡的江河之宽,渡过的人数之多,取得的战果之大,在红四方面军的战史上是空前的,在整个红军战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这次战役打乱了蒋介石的战略部署,策应了中央红军的作战行动。

“红军就是穿上军装、拿起武器穷人,是穷苦人自己的队伍,是全心全意帮助穷人翻身解放的。”红军领袖、广大红军将士在进行激烈战斗的同时,不忘向群众宣传这些革命道理,使群众看到革命成功的美好前景。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影响深入人心,扎根巴蜀大地。如广为传唱的《十送红军》“一送红军下南山……二送红军大道旁……十送红军转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代表了贫苦群众对工农红军离开根据地的依依不舍。邛崃西南山区流传的群众热情歌颂红军的歌谣,唱道:“映山红儿满山开,红军一到幸福来。肚里不再填糠菜,走路不再把头埋。”在革命老区的红色土地上,有数不清的有明显的时代背景和鲜明四川风情的红色歌谣还在口耳传唱,有数不清的歌颂红军的故事在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