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大中共党组织的关系与发展

武大中共党组织的关系与发展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这个时期中共党组织的关系头绪繁多。现仅据了解的资料,分述如下: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的武大党组织。“六一”惨案发生后,钱瑛把王尔杰、赵萌兰(赵施光)的组织关系交给负责学生组的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曾惇,先后发展了一批党员,并成立武大党支部。中共武汉市委青年组吕乃强领导的武大党组织,发展了农学院学生王缨等人入党。1949年2月,蔡心耜和王尔杰在武大教师中建立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教育协会”,简称“新教协”。

武大中共党组织的关系与发展

武大师生经过“反美抗暴”、“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六一”惨案等一系列运动的洗礼,一大批进步师生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武大成为武汉地区党员最多、民主势力最强大的革命堡垒,珞珈山被誉为武汉的“小解放区”。

但是,这个时期中共党组织的关系头绪繁多。中共武汉市委学生组、青年组,中原局城工部,江汉军区城工部,先后派人来校分头发展党员,加上考进和转学来校的党员,因分属不同的组织,互不发生联系。现仅据了解的资料,分述如下:

(1)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的武大党组织。1946年武大复员途中,学生运动核心组织负责人王尔杰、赵萌兰(赵施光)两人在成都经王宇光介绍入党,组织关系属南方局钱瑛直接领导。“六一”惨案发生后,钱瑛把王尔杰、赵萌兰(赵施光)的组织关系交给负责学生组的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曾惇,先后发展了一批党员,并成立武大党支部。1948年7月,武大党支部扩建党总支。总支下设文、法、理、工4个党支部。吴仲炎、罗鸿运先后任党总支书记。1948年3月,武大党总支在工人中建立了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劳工协会”,简称“新劳协”;1949年2月,在进步学生中又建立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简称“新青社”。

(2)中共武汉市委青年组吕乃强领导的武大党组织,发展了农学院学生王缨等人入党。1949年4月,并入市委学生组所领导的武大总支。

(3)中共武汉市委直接领导的武大教师党员。1947年,当时领导武大学运工作的武汉市委负责人李循棠发展了工学院机械系助教蔡心耜入党。1949年2月,蔡心耜和王尔杰在武大教师中建立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教育协会”,简称“新教协”。(www.xing528.com)

(4)中原局城工部武汉城市工作委员会在武大建立“城工组”,发展李燕景等人入党。

(5)江汉军区城工部派余杰在武大建立了“城工组”。1948年11月,发展了张菊生、梁猷光、傅瑗理、张益梅等学生入党。

(6)江汉军区三地委沔东城工部王澍德部长在武大建立了“城工组”。1948年冬,建立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简称“新青团”。

上述由各条单线建立的党组织和发展的党员,直到1949年4月武汉解放前夕,才先后由武大党总支统一管理。武汉解放后,1949年12月,学校党组织正式向群众公开,全校共有党员45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