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尘长途传输对大气气溶胶组成的影响及新论

沙尘长途传输对大气气溶胶组成的影响及新论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0-5显示气溶胶中矿物和二次气溶胶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在DS1和DS2期间与在ND期间的比值。与矿物组分不同,二次组分的降低,在TSP中更明显,表明在长距离传输途中,有二次气溶胶组分的形成,且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颗粒上。相反在沉降区,气溶胶的特性在沙尘与非沙尘期间有很大的不同,表明非沙尘期间的气溶胶主要由当地排放控制,而在沙尘期间主要受远距离传输的矿物组分影响。

沙尘长途传输对大气气溶胶组成的影响及新论

图10-5显示气溶胶中矿物和二次气溶胶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在DS1和DS2期间与在ND期间的比值。整体来看,沙尘期间矿物组分的含量增加,二次气溶胶组分的含量减小,表明沙尘期间矿物组分的侵入部分吹散了当地二次污染的浓度[31]。PM 2.5中矿物组分的增加更明显,可能是因为来源于污染排放的二次组分,大部分集中在细颗粒上,而细颗粒上的矿物组分,更易进行远距离传输。与矿物组分不同,二次组分的降低,在TSP中更明显,表明在长距离传输途中,有二次气溶胶组分的形成,且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颗粒上。

图10-5 PM2.5、TSP气溶胶中矿物组分、二次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在DS1、DS2期间与在ND期间的比值(彩图见下载文件包,网址见14页脚注)(www.xing528.com)

图10-5显示矿物组分的增加和二次污染物的降低,在沙尘源区附近(多伦榆林)不明显,而在沙尘沉降区明显,尤其在青岛,表明沙尘源区附近气溶胶的化学特性,在沙尘和非沙尘期间的变化不大,即无论是否有沙尘暴,气溶胶的特性均由沙尘颗粒的排放控制。相反在沉降区,气溶胶的特性在沙尘与非沙尘期间有很大的不同,表明非沙尘期间的气溶胶主要由当地排放控制,而在沙尘期间主要受远距离传输的矿物组分影响。青岛矿物组分的增加,比上海明显,可能与青岛距沙尘源区的距离较近有关。

图10-5还显示,污染组分的降低,在DS1期间没有在DS2期间明显,表明DS1更有利于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组分的形成。这与DS1期间湿度高、云量多、混合层高度低是一致的。在DS1期间,二次组分在PM 2.5中的百分含量在上海甚至有所增加,可能是因为上海离源区远,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使一次气体转化为二次污染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