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气气溶胶和雾霾:沙尘长途传输的酸度影响

大气气溶胶和雾霾:沙尘长途传输的酸度影响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0-6是气溶胶水提取液中∑+/∑-的比值随与源区距离增加而变化的趋势图。酸度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碱性的矿物颗粒在传输过程中,与途中工业和居民释放的酸性气溶胶或酸性气体发生相互混合、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当RH高于20%时,CaCO 3与HNO 3的反应可侵入内部[33]。DS2期间RH的平均值为22%,表明反应可进入颗粒内部。有研究表明,NO 2与矿物颗粒的反应性低于SO 2[35,36],但其准确机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大气气溶胶和雾霾:沙尘长途传输的酸度影响

图10-1表明,在DS2期间,各采样点Al的浓度均有明显增加,增加的时间随与源区距离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滞后。因此,用DS2期间的样品,更有利于研究沙尘期间各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未测定H+和CO23-离子浓度,用总阳离子浓度和与总阴离子浓度和的比值(∑+/∑-)可指示气溶胶的酸度[9,32]。图10-6是气溶胶水提取液中∑+/∑-的比值随与源区距离增加而变化的趋势图。可见,随着沙尘颗粒的传输,其酸度逐渐增大,在东部沿海地区(上海),∑+/∑-仅有0.5,在TSP和PM 2.5样品中,分别比沙尘源区低88%和80%。酸度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碱性的矿物颗粒在传输过程中,与途中工业和居民释放的酸性气溶胶或酸性气体发生相互混合、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图10-7显示了从沙尘源区附近(多伦榆林)到沿海沉降区(青岛、上海),气溶胶中SO24-/Ca2+、NO 3-/Ca2+的比值逐渐增大,证实了含Ca矿物颗粒(主要是CaCO 3与SO 2、NO x、SO24-、NO 3-在 传 输 途 中 发 生 了 反 应)[9,32]。∑+/∑-的 降 低 和SO 24-/Ca2+、NO3-/Ca2+的增加,在TSP中更明显,表明上述反应主要发生在粗颗粒上。其原因可能是,粗颗粒的碱性大,更易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也可能与反应的机理有关。相同质量的颗粒物,细颗粒的表面积更大,但此反应在细颗粒上并不具优势,表明反应可深入颗粒内部。RH是决定反应能否进入颗粒内部的重要因素。当RH高于20%时,CaCO 3与HNO 3的反应可侵入内部[33]。DS2期间RH的平均值为22%,表明反应可进入颗粒内部。在这种情况下,生成硫酸盐、硝酸盐的量与颗粒物质量正相关[34],因此TSP更有利于二次组分的生成。

图10-6 DS2沙尘传输过程中颗粒物上∑+/∑-(左图)、SO24-/Ca2+和NO3-/Ca2+(右图)的变化(彩图见下载文件包,网址见14页脚注

(www.xing528.com)

图10-7 2004年春季北京PM 2.5气溶胶中化学组分的富集系数(EF)(彩图见下载文件包,网址见14页脚注)

图10-6显示SO 24-/Ca2+回归线的斜率高于NO 3-/Ca2+,表明颗粒上硫酸盐的形成比硝酸盐明显。这可能由于大气中NO 2浓度较低,不过硫酸盐和硝酸盐不同的形成机制,也可能是重要的原因。有研究表明,NO 2与矿物颗粒的反应性低于SO 2[35,36],但其准确机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