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气PM10颗粒物的区域和季节特征-《大气气溶胶和雾霾新论》

大气PM10颗粒物的区域和季节特征-《大气气溶胶和雾霾新论》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局地排放源和气候条件的综合影响,PM 10的浓度变化在某些区域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尤其在春季沙尘暴时期。2001—2004年两区域的PM 10浓度逐年有所降低。尽管没有采暖季,但是PM 10仍为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可能是由于受到冬季强冷空气驱动的长途传输影响。西南区域8—9,PM 10的月变化曲线不尽相同,可能受局地源的影响较为明显。

大气PM10颗粒物的区域和季节特征-《大气气溶胶和雾霾新论》

图21-5 中国城市大气中NO2的四季变化(彩图见图版第10页,也见下载文件包,网址见正文14页脚注)(www.xing528.com)

图21-3展现了2001—2004年各季节里中国城市大气中PM 10的平均浓度。就全国范围而言,PM 10的浓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几乎所有城市都是冬春高、夏秋低;北方城市的季节差异大于南方城市。受局地排放源和气候条件的综合影响,PM 10的浓度变化在某些区域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尤其在春季沙尘暴时期。位于西北和华北的区域1—2有内陆城市的特点,有很明显的季节差异,在采暖冬季和沙尘春季的PM 10浓度最高。月均浓度乌鲁木齐最高,达到450μg·m-3,北京等其他城市也达200~350μg·m-3;夏季浓度最低,为60~150μg·m-3。区域2的各个城市,在2002年春季出现沙尘峰值;而区域1的乌鲁木齐不很明显,且它的季节差异最大(达350μg·m-3),说明采暖是乌鲁木齐PM 10的最主要来源。2001—2004年两区域的PM 10浓度逐年有所降低。位于东北和华北沿海的区域3—4的变化趋势相近,浓度在70~250μg·m-3之间变化,采暖季12月和沙尘季4月的浓度最高,夏季浓度低;PM 10浓度缓缓上升到峰值,然后在5月迅速下降。它们可能受渤海、黄海等海洋气团的影响。沿海区域4的季节差异小于区域3,而且这2个区域均小于上述区域1—2。位于华东长江流域的区域5,除长沙PM 10浓度很高外,上海等其他城市浓度在70~170μg·m-3之间不断起伏,可能与南北气团交替控制该地区有关。冬季PM10浓度最高,秋季最低,因为南方冬季没有采暖,所以季节差异相对不明显。在华南沿海城市的区域6—7,包括广州在内的城市PM10浓度均较低,在20~120μg·m-3之间。由于受海洋的影响,其月变化曲线较平滑,季节差异和年差异均不大。尽管没有采暖季,但是PM 10仍为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可能是由于受到冬季强冷空气驱动的长途传输影响。西南区域8—9,PM 10的月变化曲线不尽相同,可能受局地源的影响较为明显。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区域9,污染较为严重,达80~230μg·m-3,而以昆明、桂林为代表的区域8,空气质量较好,为20~80μg·m-3。冬季稍高,夏季稍低,但是季节差异很小。在青藏高原的区域10,拉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高(约110μg·m-3),夏季低(约30μg·m-3)。这是由于冬季采暖,春季沙尘入侵所致[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