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总目标

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总目标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为法治国家是一个上位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全面的法治状态,而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则是法治国家之下的两个属概念。实际上,法治社会的主体是人民大众,而不是政府。具体来说,“法治社会”要求社会成员成为法治的主体,要求社会大众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运用法律及各类社会规则来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自我管理,从而维护私权利、监督公权力。

依法治国:全面推进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下,实现法治国家这一目的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建设法治政府,二是建设法治社会。因为法治国家是一个上位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的、全面的法治状态,而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则是法治国家之下的两个属概念。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作为法治国家的两翼,是法治在一个国家的公域(权力机关主导的领域)和私域(社会大众主导的领域)的分别体现,公域与私域是一个国家的两大组成部分。可以说,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共同建设,体现了浓郁的中国特色。

相比较而言,法治政府内涵比较明确而具体。法治政府这一概念中的“政府”是一个“大政府”的概念,它包含了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公权力部门。因此,法治政府是指国家公权力机关在法律设定的制度框架内运行,按照法律的规定来立法、执法、司法,充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向来注重法治政府的建设,因为政府是法治建设最为坚实的力量,政府是否守法,直接关乎法治的成败。

然而,法治社会这一概念与实践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即便是在今天,法治社会仍然被很多人理解为国家自上而下地依法对社会进行管理、规制,或理解为身处社会中的人们被动地等待国家来管理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实这种理解误读了法治社会,这种误解将法治社会与法治政府画上了等号。实际上,法治社会的主体是人民大众,而不是政府。法治的一个特点或要求就是“社会自治”——社会成员对社会事务进行自我管理,所以,法治社会能否建设成功,关键在于人民大众是否亲自投身于法治的建设事业中。具体来说,“法治社会”要求社会成员成为法治的主体,要求社会大众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运用法律及各类社会规则来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自我管理,从而维护私权利、监督公权力。尤其是在当下,随着我国社会力量的逐渐成熟,法治社会这一概念和实践将更加重视经济组织,特别是各类人民团体、社会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这些组织可以吸纳不同的利益诉求,建立组织化、制度化的利益整合与表达机制,从而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

建设法治国家为何要注重法治社会?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国家立法无法全面容纳社会的多元利益,这就需要民众在社会中通过求同存异的方式达成共识,对多样的利益诉求进行自我实现或满足,从而弥补国家立法存有空白的缺陷。而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则恰恰为众多不同的利益诉求提供了制度化、组织化的表达与整合机制,并为这些诉求的解决提供了众多渠道,甚至直接让这些诉求进入政府的公共政策议程,弥补了国家立法在整合社会利益方面存在遗漏的缺陷。

第二,相较于政府,社会成员与社会的接触是直接的,社会的任何变化对他们而言更为利益攸关,故而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把握有时要比政府把握得更加精确,他们对社会良好秩序的期冀也要比政府工作人员更胜一筹,由他们来处理社会问题也更具效益。

总之,实现法治国家这一目标,需要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共同建设,这不是中国刻意选择的“特色”,而是由我们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必然结果。其中,法治政府强调政府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法治社会则强调挖掘社会潜力、激发社会活力、健全社会组织、发展社会事业。

法律法规速递:(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1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136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6条: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法治思维训练:

1.上文已有介绍,“法治”与“法制”是不同的。当下很多人主张从中国古代法家(例如,商鞅韩非子)那里汲取法治的本土资源。结合古代法家的一系列主张与措施,你认为我国古代的法家思想是否是“法治”思想?为什么?

2.在法治国家,行政机关通常是“法无规定不可为”,而普通公民却是“法无禁止皆可为”。你认为为何要作出这种区分?这种区分对法治有何积极意义?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公开方式不断创新,迈出了新步伐。你认为政务公开对法治会有哪些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