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巨鹿之战:秦军命运已定

巨鹿之战:秦军命运已定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等章邯重新收编好队伍,王离已经失败,遂不敢去漳北,仍然驻扎在棘原。司马欣也害怕了,决定返回部队。章邯狐疑不决,秘密派出一名军官去跟项羽谈判。这支队伍的总人数已经超过50万,在项羽的统率下,浩浩荡荡过了黄河,经洛阳向函谷关进发。巨鹿之战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至此,秦军两大主力已经彻底消灭,预示着大秦帝国离灭亡已经不远了。这一战决定了秦朝必亡的命运,为刘邦的军队攻打咸阳扫清了障碍。

巨鹿之战:秦军命运已定

章邯重新收编好队伍,王离已经失败,遂不敢去漳北,仍然驻扎在棘原。项羽率诸侯各军南渡漳水,与章邯相持未战。

胡亥得到战报,看秦兵败得这么惨(从未有过的事),大为生气,派人指责章邯。章邯恐惧,让长史司马欣咸阳跟秦二世解释。司马欣带兵出关时,官职就是长史,跟随章邯打了那么多胜仗,现在还是长史,可见秦二世对他们有多刻薄。

司马欣来到咸阳,在宫门外等了三天,赵高都不肯见他,也不大相信他。司马欣也害怕了,决定返回部队。他不敢走原路,担心赵高派人来追,果然赵高派人追,但没追到。

司马欣回来跟章邯说:“赵高居中用事,下面的人什么事都做不成。我们打了胜仗,他会嫉妒我们的功劳。打不了胜仗,又难免一死,请将军认真考虑。”项羽大军在西面,北面是巨鹿、赵地,东、南两面被大河阻隔,秦军这时其实已经陷入绝地,司马欣只是不好说出口罢了。

陈余也给章邯写信说:“白起是秦国名将,南征鄢郢,北杀赵括,打了那么多胜仗,结果还是被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名将,北逐匈奴,开地数千里,结果还是被赐杀。为什么?功劳太多,不知道怎么封赏,只有杀了。如今你为秦将已经三年(秦二世元年九月至秦二世三年六月,20个月,跨三年),丢失的部队至少有十几万,而反秦队伍越来越多。赵高阿谀奉承久了,今看事急,怕秦二世杀他,就拿你垫背当替死鬼。你现在是有功要死,无功也要死。天要亡秦,智愚皆知。何不跟我们一起反秦,分地而王,南面称孤?”

这大概是反秦期间陈余做过的唯一一件有功的事情。

章邯狐疑不决,秘密派出一名军官去跟项羽谈判。投降条件没有谈拢,项羽派蒲将军日夜引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水南岸大败秦军,项羽又率全部将士在漳水一条支流上再次大败秦军。章邯再无斗志,派人来见项羽,想继续谈判。

项羽召部下商量:“粮食不够吃了,还是继续谈吧。”

部下说:“善。”(www.xing528.com)

项羽跟章邯约定,双方派人在洹水(漳水支流)南岸的殷墟(就是发现甲骨文安阳殷墟)谈判。投降事宜讲好以后,章邯过来见项羽,说到赵高,禁不住落下泪来。若不是山穷水尽,他哪里会走到这步田地?

项羽比胡亥大方多了,封章邯为雍王,随项羽行动;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投降的20万秦军先行,为前锋。要注意这个安排:司马欣曾经放过项梁一马,项羽投桃报李,给了他带兵的实权;章邯封雍王,不过这个雍在关中,暂时还是一个名义上的王,听起来好听,其实不如司马欣实惠(但考虑到董翳也当了上将,统率秦军,这个推测就完全不成立了)。

这支队伍的总人数已经超过50万,在项羽的统率下,浩浩荡荡过了黄河,经洛阳函谷关进发。赵国的司马印、张耳,齐国的田都(他背叛田荣救赵,不知还能不能算齐国的将领),燕国的臧荼跟随行动,后来都封了王。他们的目标是攻入咸阳,称王天下。

走过洛阳,来到新安(今河南渑池东)。秦军吏卒私下议论说:“章将军骗我们投降。若能入关破秦,自然最好。要是不能,他们逼着我们东去,秦必尽杀我妻儿老小。”秦吏卒说章邯骗他们投降,是因为诸侯兵将当年还是百姓的时候,饱受秦兵折磨辱骂,现在又反过来折辱他们,把他们当牛马使唤。估计投降的条款里面没有这些“待遇”,所以秦吏卒才起了抱怨。

项羽听说这事,召英布、蒲将军两人商议:“秦兵多,心又不服,入关以后,不听命令,那可危险了。不如把他们杀了,只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入关。”

于是,某天夜里,秦兵20余万人,全部被屠杀,埋在新安城南。项羽如此残暴,以及关中百姓、死难者家属对他的憎恨,多少影响到他后来的命运。

巨鹿之战,楚军大获全胜,秦军惨败而归。这一战,击溃了秦军的主力,整个反秦的战局一下扭转了。巨鹿之战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至此,秦军两大主力已经彻底消灭,预示着大秦帝国离灭亡已经不远了。这一战决定了秦朝必亡的命运,为刘邦的军队攻打咸阳扫清了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