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巨鹿之战:项羽指挥秦军激战,成就万世英名

巨鹿之战:项羽指挥秦军激战,成就万世英名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诗中生动刻画了巨鹿之战中,项羽指挥军队与秦军作战的激烈场面。巨鹿之战是反秦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具有决定性的一次大战。巨鹿守军孤立无援,处于生死危机关头。巨鹿之战,使项羽成就了万世英名。不见项羽酣呼巨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巨鹿之战:项羽指挥秦军激战,成就万世英名

郑板桥

项羽提戈来救赵,暴雷惊电连天扫。

臣报君仇子报父,杀尽秦兵如杀草。

战酣气盛声喧呼,诸侯壁上惊魂逋。

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千古无。

郑板桥(1693~1765)清代诗人、画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

戈:古代作战的一种兵器

暴雷惊电:形容战斗场面激烈。

酣:酣畅淋漓。

壁上:指军队营垒之中。

逋:逃散。(www.xing528.com)

本诗选自《板桥集》。巨鹿,又作"钜鹿",位于今河北平乡境内。诗中生动刻画了巨鹿之战中,项羽指挥军队与秦军作战的激烈场面。巨鹿之战是反秦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具有决定性的一次大战。由于起义军浴血奋战,击垮了秦军主力,扭转整个战争形势,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率军击破项梁军后,渡河北上,直扑河北,进攻张耳、陈馀所率的赵军。赵王歇和张耳等被迫退守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又被秦将王离部围困,城中粮少兵单,危在旦夕,于是派使者向楚怀王求救。起义军首领在彭城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主力北上救赵。另一路则由刘邦率领西进,直捣秦的老巢关中。会上约定,两路大军先入关中者,可立为关中王。

担负救赵任务的宋义,不顾大局,畏敌如虎,当大军行进到安阳后,宋义逗留不前,一直拖延了40多天。巨鹿守军孤立无援,处于生死危机关头。项羽建议宋义,应趁秦军围攻尚未合拢之际,急速渡河,配合赵军,内外夹攻以破秦。但遭到了宋义反对。宋义坚持:"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主张采取"坐山观虎斗"的姿势,让秦、赵互斗,坐收渔翁之利。于是传令军中,有言战者"皆斩之"。当时正值天寒大雨,士卒们饥寒交迫。宋义却在军中饮酒高会。项羽实在看不下去了,盛怒之下杀了宋义。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又命英布、蒲将军归其指挥,负责率军救赵。

项羽先命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人渡河救赵,英布等初战告捷。陈馀再次求援,于是项羽率全部大军渡过漳河。过河后,为了表示拼死决战、有进无退的决心,项羽命人击沉所有渡船,将做饭的锅灶捣毁,烧掉军营,每人只带三天口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种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一直为后人所传颂。接着,项羽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抵巨鹿城下,包围了秦将王离的军队,决断其粮道,与秦军展开决死厮杀,项羽军队士气高昂,军士"一以当十",呼声震天,连续九战九捷。最终大破秦军,杀苏角,擒王离。曾经不可一世的秦军,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

巨鹿被围时,齐燕等地的军队也赶来救援。但他们都惧怕秦军,不敢与之作战,只能筑垒自保,"作壁上观"。项羽军队与秦军厮杀时,战斗异常惨烈,看得诸侯军队人人心惊肉跳。战斗结束后,项羽召见各路将领,他们"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纷纷表示听从项羽号令。于是,靠着战场威望,项羽被推举为诸侯军队的"上将军",成为大家公认的反秦领袖。此后,秦军节节败退,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秦二世派人责怪章邯,章邯派人向朝廷请示,专权的赵高却故意不见。章邯损兵折将十几万人,又无力挽回败局,更担心朝廷怪罪,走投无路之际,率二十余万人投降了项羽。秦王朝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就此土崩瓦解。秦的灭亡至此已成定局。巨鹿之战,使项羽成就了万世英名。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单就精神气质而言,项羽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实为后人所景仰。女英雄秋瑾,曾以此自励,投身反满斗争。她在自己的一首诗中写道: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巨鹿战,刘秀雷震昆阳鼓,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