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奢指挥赵国军队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战术策略分析

赵奢指挥赵国军队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战术策略分析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四十六年,秦昭襄王以赵不履行协议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大军攻赵阏与。赵奢采纳军士许历建议,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高地。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此战,赵奢麻痹敌人,不露其作战意图,使敌人骄傲轻敌,之后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抢先占领要地,使对方处于不利的作战地位,这是此次战役获胜的主要原因。

赵奢指挥赵国军队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战术策略分析

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秦穰侯魏冉,为扩充自己定陶的封地,于是派政客灶越过韩魏两国攻占齐国的刚、寿地区,谋士范雎则向秦昭襄王提议说,攻齐之刚、寿是战略错误,因为隔着韩、魏,秦国难以固守。 建议采用“远交近攻”战略,使攻占土地尽为秦有。又认为地处中原的韩、魏系天下枢纽,欲兼并天下,应先用兵韩、魏以“断山东之脊”(《战国策·魏策四》)。 秦昭襄王很赞同范雎的见解,尊为客卿,让他参与军事谋划。 北方强邦赵国的存在,使秦对兼并韩、魏有所顾忌,秦一直在找机会打击赵国。 三十四年(公元前281 年),秦攻取赵地3 城后,赵以公子部为质子在秦,并与秦签订以焦、魏、牛狐交换3城的协议。 后又反悔。 四十六年,秦昭襄王以赵不履行协议为由,派中更胡阳率大军攻赵阏与。 赵惠文王急召名将廉颇、乐乘等,询问是否可救。 两人均认为阏与距邯郸(今河北境)甚远,道路崎岖险阻,难以救援。 而赵奢则认为,两军相逢勇者胜。 于是,赵惠文王命赵奢率军救援阏与。 赵奢军出邯郸30里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 为隐蔽作战企图,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秦军一部进屯武安(今河北武安西南)西面,击鼓呐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 赵奢立斩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为秦军所动。驻屯28 天之久,继续增强营垒防御,造成赵军怯弱,只保邯郸的假象。 秦派间谍潜入赵营探听虚实,赵奢佯作不知,令属下让其任意活动,并放归秦营,以麻痹秦军。 秦间谍把赵军情况告于胡阳。 胡阳大喜,认为赵军即可攻取,放松了对赵援军的戒备。 赵奢遂率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50 里处筑垒设营。 秦军攻阏与不克,突闻赵援兵到来,仓促分兵迎击。 赵奢采纳军士许历建议,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高地。 秦军后到,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 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 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 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此战,赵奢麻痹敌人,不露其作战意图,使敌人骄傲轻敌,之后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抢先占领要地,使对方处于不利的作战地位,这是此次战役获胜的主要原因。 秦国向东兼并的兵锋也因之受到一次挫折。(www.xing528.com)

马服君赵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