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靖边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杨桥畔引水拉沙造田的故事[2]

靖边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杨桥畔引水拉沙造田的故事[2]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年间,榆林、横山一带60余户500多名农民移民来到杨桥畔,实施引水拉沙造田工程。从此,加快了杨桥畔引水拉沙造田进度,在水垴沟造出水田1200余亩。杨桥畔群众又在坝头下游的鸽子畔、龙眼、大桥畔筑起拦河连环水库3座,在水垴沟筑起了水库1座,分段建起抽水站4处,浇灌农田,引水拉沙造田。1972年,周总理表彰了杨桥畔的饮水拉沙造田工作,杨桥畔也因此被誉为“塞上江南、沙漠绿洲”。

靖边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杨桥畔引水拉沙造田的故事[2]

杨桥畔镇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县北部风沙滩区域,芦河和长城成十字形从中穿过。据有关史料记载,杨桥畔在原始社会时期即有人烟,湖泽密布,田园绿洲。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年)置宥州,后因柳树多,更名为柳州城。由于历代战争破坏,到明成化(1487)年间,林草毁失,沙侵城废,芦河从当街冲过,并在东门下冲开两个石滴哨(类似于小瀑布),群众称之为“龙眼”。每年冬春两季,西北风漫天狂作,流沙滚滚,吞没土地和村庄,不少人被迫离乡背井。历史上曾经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一度只剩下三四十户人家。因杨姓在长城外河畔始建家园搭桥北往,故名杨桥畔。他们所种的百余亩沙梁薄田,粮食亩产不过五六十斤。整个村庄田园和村民生活都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1916年,当地居民向横山一带邀集了鲍、鲁、曹、崔、李等姓富绅,集股兴修闸坝。当时多用木柴树桩设闸截流、引水灌田,所以每当河水暴涨,闸坝即被冲垮,每年要多次修补。当时除打坝外,共开水渠10余里,修地造田上百亩。1928年,陕北遭受大旱,群众东逃西迁,无力补修坝堤。龙州堡绅士樊幼樵等出面,从小桥畔“华洋赈济会”领银洋30元,拆用长城楼砖,以工代赈,修成3丈高、5丈宽、上下成梯形的砖坝,第二年修出水地200多亩。

1935年6月28日,靖边县城镇靖解放,杨桥畔随之解放,所住31户贫苦农民当家做了主人。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决心大兴水利、战胜狂风、治理沙丘。试行引水拉沙造田致富的人,是横山县苍术圪崂(现叫张坬)来此行艺谋生的石匠张仲成。他利用河水灌田种麦子、黑豆萝卜,提高了亩产。有了积蓄后,他在阎路坑买下30垧地。之后,他又用这30垧地换了36亩沙梁地,开始了引水拉沙造田的实验。他利用河水上涨期的机会,做了三个木槽,安放在水渠上。水由木槽上灌进去,冲到沟里木槽,上面的沙就冲塌下来,混着泥沙由退水沟流出,日复一日,沙梁被拉平。第一年,他修成水地4亩,第二年修成8亩,到第四年把36亩沙地全部修成了亩产1石粮食的上等水地。春种麦子、萝卜,芒种跟前插黑豆,亩产麦子5斗(好地七八斗)、黑豆3斗、萝卜几十袋。1938年,靖边县政府授予张仲成劳动英雄称号,并号召杨桥畔群众学习治沙造田经验。时任杨桥畔党组织负责人、行政主任盛占海,发动党员和贫苦农民建立了治沙变工组,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利用村西北15里处的芦河水,把河边的沙丘漩开、冲散、拉走,在沙地上淤积泥土,固沙肥田,总结出“引水拉沙”“引洪淤地”治沙致富的方法,并在全滩加以推广。

1940年11月,惠中权调任中共靖边县委书记。他十分重视杨桥畔水利建设工作,和西北局鲁直、靖边县县长王治邦亲自到杨桥畔视察引水拉沙,研究水利建设工作。中共靖边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了兴修水利的具体政策,解决了地权问题。县政府为群众修建了百余孔窑洞,拨款贷粮,安置移民到杨桥畔修水地。1942 年,靖边县成立了建设局,并于8月,把原属长城区二乡的杨桥畔划为直属水利乡,加强了水利建设事业的领导。两年间,榆林、横山一带60余户500多名农民移民来到杨桥畔,实施引水拉沙造田工程。在张仲成的带领下,群众将快要坍塌的坝加以补修,将过去2尺深3尺宽的水渠改为5尺深7尺宽,将从坝床起沿河所开5里一段漏水渠提高,开挖红石过洞长40丈,用沙掺泥的办法修成四五丈高、1里多长的大沙渠。经夏秋两季苦战,完成固坝、拓渠、开山凿洞工程,一昼夜可浇地1440亩。从此,加快了杨桥畔引水拉沙造田进度,在水垴沟造出水田1200余亩。1942年,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陕甘宁边区高干会上,毛主席表扬了惠中权同志,并为他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1943年,杨桥畔群众在水坝口子上为张仲成立了功德石碑;12月张仲成出席了三边分区群英会,受到特等奖励;1944年,张仲成又参加了陕甘宁边区群英会受到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靖边县委、县政府引导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杨桥畔修建移民住宅(当时叫移民巷),后又成立苗圃、草籽场、种猪场、示范农场等国营单位。新修两道4米高,20米宽的拦河大坝,一道拦洪,一道退水;凿通一个200米长的涵洞,修成了一条50多里长的渠道……。1958年后,镇靖、张家峁、陈家畔、杨家湾、米家湾等处筑起9座拦河连环水库,致使杨桥畔河水断流。杨桥畔群众又在坝头下游的鸽子畔、龙眼、大桥畔筑起拦河连环水库3座,在水垴沟筑起了水库1座,分段建起抽水站4处,浇灌农田,引水拉沙造田。经数十年的治理,杨桥畔1200多个沙丘被冲开、拉平,以凸补凹,淤积了7000多亩耕地,营造了占地5000多亩的防护林带和经济林。1972年,周总理表彰了杨桥畔的饮水拉沙造田工作,杨桥畔也因此被誉为“塞上江南、沙漠绿洲”。农业学大寨期间,杨桥畔水地发展到万亩,植树造林保存面积达到62000多亩,林草覆盖率已占到总面积的73%。沙、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带、片、网结合的防风护田林网体系基本形成,既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又调节了气候。改革开放后,在富民强国政策鼓舞下,杨桥畔加快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调整了生产结构,大搞科学种田,粮食亩产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60斤提高到800多斤,人均年粮食占有量达到千斤。如今,杨桥畔农、林、牧、渔齐头并进,人民群众已迈进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杨桥畔人民群众在几十年与沙漠的斗争中,总结出引水拉沙造田的八种先进方法:

1.抓沙顶:把水位提高到沙丘顶部,并挖一道冲沙壕,将水引入,居高临下,分成几股水流,左右双项拉沙,自下而上,由高到低,逐层拉平沙丘。这种方法冲力强,工效高,劳动强度小,便于推广。

用水把高处的沙拉到低处(www.xing528.com)

2.野马分鬃:在靠近蓄水池一端的沙丘一侧挖一冲沙壕,放水入壕、左右拉沙,拉去一块再一块,逐步推进,由近及远,拉平沙丘。由于冲沙壕左右分开,形如马鬃,群众形象地称它为“野马分鬃”。这种方法,工程简便,效力仅次于抓沙顶。

3.漩沙腰:在沙丘中腰开挖一条冲沙壕,利用水的冲击力,逐渐向沙丘深腹之处掏漩,形成曲线拉沙,齐腰拉平。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

4.劈沙畔:在沙丘集中的坡脚下开一道冲沙壕,用草捆或木板控制水流方向,由外及里,逐步劈沙入水,将整个沙丘连根拉平。

5.梅花瓣:这种方法适用于流沙充足、范围较大的流沙地带。具体方法是在邻近的沙丘筑堤埂,中间修蓄水池,然后在各小沙丘顶部开挖冲沙壕,同时放水入壕,使沙丘经冲拉变为平坦地。

6.麻雀战:这种方法适用于造田扫尾工程。主要用来清除残留沙堆。即将拉沙人员分组,分兵把关,用较大的水量冲拉小沙堆,各个击破,最后连片拉平。

7.拖拉机推平:这是当前大量使用的一种机械化推沙丘填沙窝的先进方法。一边引水拉沙,一边用拖拉机推平。既快又省工,造田效率高,成本比较低。

8.积水淤地:用前七种方法把沙丘拉平后,将被造地折框,引入洪水淤漫,拉垫一层好土,即可施肥耕种,得到较高的增产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