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结构涂装技巧-城市桥梁养护实践

钢结构涂装技巧-城市桥梁养护实践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次,随着钢结构水性防腐涂料应用普及下,桥梁钢结构涂装前的油污事项,需强化其危害性及清理洁净程度。

钢结构涂装技巧-城市桥梁养护实践

涂层体系配套设计应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19.15.1 主要材料、设备或工具

1.材料:底漆、中间漆、面漆、清洁剂、碱液;

2.设备、工具:喷砂机、钢丝轮、低压喷洗机、软刷、高压无气喷涂机、空气喷涂机、滚筒、油漆刷。

19.15.2 施工工艺

1.表面处理

(1)钢结构表面处理

构件在喷砂除锈前应进行必要的结构预处理,包括:

1)粗糙焊缝打磨光顺,焊接飞溅物用刮刀或砂轮机除去。焊缝上深为0.8mm以上或宽度小于深度的咬边,应补焊处理,并打磨光顺。

2)锐边用砂轮打磨成曲率半径2mm的圆角。

3)切割边的峰谷差超过1mm时,打磨1mm以下。

4)表面层叠、裂缝、夹杂物,须打磨处理,必要时补焊。

桥梁建设过程中,新钢结构新预处理尤其重要,否则会因各类型的焊缝材质或电位差等,对漆膜涂层防腐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

(2)除油脂

表面油污或脱脂剂等附着物,应采用专用清洁剂进行低压喷洗或软刷刷洗,并用淡水冲洗掉所有残余物,或采用碱液、火焰等处理,并用淡水冲洗至中性。小面积油污可采用溶剂擦洗。

桥梁钢结构建设生产阶段还是使用阶段,总体油污不重,主要是在用桥梁的翻新维护防腐过程中,注意局部油污问题清理。其次,随着钢结构水性防腐涂料应用普及下,桥梁钢结构涂装前的油污事项,需强化其危害性及清理洁净程度。

(3)除盐分

喷砂钢材表面可溶性氯化物含量不应大于7μg/cm2。超标时应采用高压淡水冲洗。当钢材确定不接触氯离子环境时,可不进行表面可溶性盐分检测;当不能完全确定时,应进行首次检测。

沿海地区或大气盐分重的涂装现场区域,裸露的钢材表面易含可溶性氯化物,应重视和注意。对于不易含可溶性氯化物的施工现场,若批量化前处理,可进行首次检测。

(4)除锈

1)磨料要求

a.喷射清理用非金属磨料应符合GB/T 17850.1要求。

b.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选用合适粒度的磨料。

2)锈蚀等级

钢材表面的锈蚀程度一般采用A、B、C、D四个锈蚀等级表示,即:

a.大面积覆盖着氧化皮,几乎没有铁锈的钢材表面;

b.已发生锈蚀,并且氧化皮已开始剥落的钢材表面;

c.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或者可以刮除,并且在正常视力观察下可见轻微点蚀的钢材表面;

d.氧化皮已因锈蚀而剥落,并且在正常视力观察下可见普通发生点蚀的钢材表面。

3)除锈等级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a.热喷锌、喷铝方式,钢材表面处理一般应达到GB/T 8923规定的Sa3级;表面粗糙度为Rz60~100μm;

b.无机富锌底漆,钢材表面处理一般应达到GB/T 8923规定的Sa2.5级~Sa3级;表面粗糙度为Rz50~80μm;

c.环氧富锌底漆或环氧磷酸锌底漆,钢材表面处理应达到GB/T 8923规定的Sa2.5级;不便于喷射除锈的表面,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至GB/T 8923规定的St3级;表面粗糙度为Rz30~75μm。

5)除尘

喷砂完工后,除去喷砂残渣及表面灰尘,使用真空吸尘器或无油、无水的压缩空气,清洁后的喷砂,灰尘清洁度要求大于GB/T 18570.3规定的St3级,即以正常或矫正视力清楚可见(微粒直径可达0.5mm)。残余弹丸、砂料、粉尘,对漆膜附着力、外观品质等有较大影响。

6)表面处理后涂装时间限定

一般情况下,涂料或锌、铝涂层最好在表面处理完成后4h内施工于准备涂装表面,当所处环境相对湿度<60%,可以适当延时,但最长不应超过12h。不管停留多长时间,只要表面出现返锈现象,应重新除锈。

2.涂装工艺

(1)涂装要求

1)涂装环境要求

施工环境温度5~38℃,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80%;钢材表面温度大于露点3℃;混凝土表面应干燥清洁;在有雨、雾、雪、大风和较大灰尘的条件下,禁止户外施工。

施工环境温度-5~5℃,应采用低温固化产品或采用升温等其他措施,改善施工条件。

2)涂料配制和使用时间

涂料应充分搅拌后方可施工,推荐采用电动或气动搅拌装置。对于双组分或多组分涂料应先将各组分分别搅拌均匀后,再按产品比例配制并搅拌均匀。

稀释剂用量也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要求进行添加,并充公搅拌均匀。

混合好的涂料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熟化。

涂料的使用时间(即适用时间),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适用期执行。(www.xing528.com)

-5~5℃施工时,涂料本身的温度需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特别提示:

涂料开罐前,需检查涂料品牌、品种、生产及储存时间、批次、颜色等,并作记录。

开桶后,需首先检查涂料的状态,若时间临近或超过储存的规定时间,应先检查涂料的产品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混合后的双组分产品或稀释后的单组分产品,应在产品规定适用时间和要求使用。

涂料黏度调节,应根据不同的施工方式以及现场施工环境条件进行施工黏度的调节。调节黏度应使用与涂料配套的稀释剂或者厂商指定的稀释剂。稀释剂遥最大用量不应超过说明书规定的最大用量。

混凝土表面涂装封闭底漆,施工黏度应适当,以保证良好的渗透性。

(2)涂装方法:

1)大面积喷涂应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施工;

2)细长、小面积以及复杂形状构件可采用空气喷涂或刷涂施工;

3)不易喷涂到的部位应采用辊涂、刷涂法进行预涂装第一道底漆后补涂;

4)刮涂用于腻子施工,特别适用于修补表面缺陷。

特别提示:

不同的涂装方法,涂料的施工性能或稀释比要求是不同的,请参照材料供应商的技术指导和要求执行。

不同的喷涂方式(低压空气喷涂、无气喷涂、空气辅助型无气喷涂等),涂料黏度、喷涂压力喷嘴类型、喷嘴与工作面距离以及喷涂扇面等参数,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验证,以确保施工质量。

不同厂家、不同涂料类型、不同型号的同类型涂料产品等,产品的施工要求、施工特点都有一定区别,请严格遵守产品说明书要求执行。

对于装饰效果要求高的部位,不管是钢结构表面还是混凝土表面,建议在底漆涂层上面中间漆涂层下面处理腻子刮涂,并打磨平整后,涂装中间漆。

(3)涂装间隔

按照设计要求和材料工艺进行底涂、中涂和面涂施工。

同涂层不同道数施工间隔、不同涂层间施工间隔时间应符合材料供应商的有关技术要求。超过最大重涂间隔时间时,应进行拉毛处理后涂装。

(4)二次表面处理

外表面在涂装前应采用喷射方法进行二次表面处理。内表面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完好时,可不进行二次表面处理,但要除去表面盐分、油污等,并对焊缝、锈蚀处打磨至GB/T 8923规定的St3级。

若上面涂层为无机富锌和环氧富锌涂料,应严格按表面处理等级要求处理。

(5)连接面涂装方法

1)焊接结构

焊接结构应预留焊接区域。预留区域外壁推荐喷砂除锈至GB/T8923规定的Sa2.5级,底漆采用环氧富锌涂料,中涂和面涂配套同相邻部位。内壁可进行打磨处理至GB/T 8923规定的St3级(若封闭未配抽湿机的,推荐喷砂除锈至GB/T 8923规定的Sa2.5级),采用相邻部位配套进行涂装。

2)栓接结构

a.栓接部位采用无机富锌防滑涂料或热喷铝进行底涂。摩擦面涂层初始抗滑移系数不小于0.55,安装时(6个月内)涂层搞滑移系数不小于0.45。

b.栓接板的搭接缝隙部位,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缝隙小于等于0.5mm时,采用油漆调制腻子密封处理。

——缝隙大于0.5mm时,采用密封胶密封处理。

c.栓接部位外露底涂层、螺栓,涂装前应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首先对螺栓头部打磨处理,然后刷涂(1~2)道环氧富锌底漆或环氧磷酸锌底漆50~60um,再按相邻部位的配套体系涂装中间漆和面漆;中间涂层也可采用弹性环氧或弹性聚氨酯涂料。

(6)现场末道面漆涂装前

1)应运输和装配过程中破损处进行修复处理;要求按相邻部位的涂层配套进行涂装。

2)应采用淡水、清洗剂等对待涂表面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除掉表面灰尘和油污等污染物。

3)应试验涂层相容性和附着力,整个涂装过程要随时注意涂装有无异常。

4)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应随时加强涂装过程管控。

(7)涂膜养护

涂装完成后,涂膜需经过规定的养护时间后方可投入使用。养护期间,涂膜没有完全固化,要避免造成涂膜损伤的行为。

涂膜实雨干前,应避免淋雨或者直接浸水以及接触其他腐蚀介质。

表湿区施工的涂料涂装后,可经过短暂的空气固化后当水。

19.15.3 检查验收

涂层表面应完整光洁,均匀一致,无破损、气泡、裂纹、针孔、凹陷、麻点、流挂和皱皮等缺陷。涂后的漆膜颜色应一致。钢结构防腐实测项目及方法见表19.15.3。

表19.15.3 钢结构防腐实测项目及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