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海关华员-文史资料第30辑

天津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海关华员-文史资料第30辑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关开办之初,总税务司在各口岸招募的基层中国关员大多是闽粤籍。一九三〇年后,“税专”又添设外勤班和海事班,供应海关所需用的外班和海关人员。这是海关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华员大团结,使帝国主义不得不刮目相看。由高级华员丁贵堂主持的改良华员待遇特别委员会应运而生,经过各级华员的共同商讨和全体关员的斗争,在一九二九年终于公布了海关华洋员平等待遇的新关制。

天津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海关华员-文史资料第30辑

海关开办之初,总税务司在各口岸招募的基层中国关员大多是闽粤籍。因为录用的先决条件是要能够写读浅近英文,而在海禁初开时,国人通晓洋文的寥若晨星,唯有闽粤两省人士与洋商接触较早,懂外语的人比较多些。这些基层关员包括内班的供事(后改税务员)和外班的扦子手(后改稽查员)。此外,还有一部分不需要懂英文的关员和录事(后改核税员)、文案(后改文牍员)之类,大部分是经由监督举荐录用。他们在海关不算是主体关员。

所有上述的内班税务员和外班稽查员当然都以最低级起用。按照关章,如果考核成绩优异的话,前者可以提升为帮办,后者提升为检察员或验货员。可是被提升的人实在屈指可数。侥幸爬上去的人,经过了十多年的折磨,他们的思想也已经麻木不仁了,而且仍然是仰洋人的鼻息,摆脱不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为什么华员被提升的这么少呢?据总税务司说,他们的文化低,能力弱,不能胜任高级职位。为了杜绝总税务司的这种借口,清政府在北京创办了税务学堂(后改名税务专门学校),专门培养关务人材,并选拔第一班毕业生出洋留学,作为接替海关洋员的后备军。自一九一二年起,税专毕业生开始分派到各关。他们都是中学毕业后考入“税专”的,经过四年的学习,英文都有了相当基础,不能再说中国没有充任高级职位的人材了。可是,总税务司却坚决主张,只能先派他们做税务员,经过关内各种考试,一年后再评定职级,结果能幸升帮办的不过十之一二而已。一九三〇年后,“税专”又添设外勤班和海事班,供应海关所需用的外班和海关人员。同时,海关也就不再就地另招税务员和稽查员。从此海关华员中的中坚骨干大部分都是“税专”毕业生了。

“税专”生打入海关以后,积年累月,华员担任高级职务的逐渐增多,华员在海关里才开始稍稍抬头。可是在一九二八年改良关制以前,华员在内班只能升到帮办,在外班只能升到检察员或验货员为止。至于税务司和监察长等最高职位还是洋员的禁脔,华员不得染指。(www.xing528.com)

一九二七年三月间,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多年受压抑的海关华员开始站了起来。首先由上海海关外班华员俱乐部发起,联合各级华员,组织了“海关华员联合会”,通电全国各关:为了欢迎北伐军抵沪,特于三月二十三日起,停止办公三天,并于海关华员总会升旗志庆。该会还在宣言中声明其任务是:“促进关税自主权之早日实现和准备收回海关管理权。”在该会发刊的第一卷第一号月刊中,有这样几句发刊词:“……至于将暮气沉沉的关员变为朝气勃勃的国民,将曾被视为冷血动物的关员变为热血的壮年,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依赖的变为自主的,纠正从前绝口不谈政治的怪癖,医愈既成的病态心理,更是本刊的使命……。”这是海关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华员大团结,使帝国主义不得不刮目相看。但其后不久,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在上海进行残酷的清共暴行,使华员联合会的活动大受限制。同时总税务司乘机分化华员,把联合会的骨干分子逐一调赴边远各关,该会就无形解散了。

华员联合会虽然昙花一现,却起了唤醒海关华员的重大作用,给以后华员的继续斗争铺平了道路。由高级华员丁贵堂主持的改良华员待遇特别委员会应运而生,经过各级华员的共同商讨和全体关员的斗争,在一九二九年终于公布了海关华洋员平等待遇的新关制。新关制规定:华洋员在原则上是平等的,升级和退休年限等都享受同等待遇,仅洋员除了正薪以外给予一种外籍津贴,以示优待客卿。从此内外班华员都有了升任税务司和监察长的机会了。改制以后,内外班之间虽还遗留着矛盾,但外班华员的文化程度已经相应提高,在学术和能力方面并不亚于内班。以前内班轻视外班的传统习惯也大大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