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冀中各县昆班崛起—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

冀中各县昆班崛起—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北京城里的昆曲、高腔已被新兴起的皮黄代替,许多昆、弋(高腔)艺人为谋生计,纷纷走出北京,转入京南和京东的直隶中部一带,巡回各县镇演出。据我父亲和一些老前辈说,清光绪、宣统年间在冀中方圆四、五百里地之内,存在着几十个昆弋班社。这些在冀中各县崛起的班社由于流行农村,受当地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民间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北方昆曲的特色。冀中平原是北方昆曲艺术的摇篮。清末民初,昆弋在冀中各县流行极广。

冀中各县昆班崛起—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网罗了一批江南昆曲老艺人到北京,进入宫廷,一方面演唱,一方面组织科班。昆曲的形成,原来是来自民间,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但自从进入宫廷之后,便成为“雅部”,并经过一些士大夫阶层按照自己的趣味加以增删、润色,使昆曲逐渐失去了它固有的民间色彩,成为“曲高和寡”。在一百年前的光绪初年,北京宫廷和王公府邸,仍存有五十多个昆曲班社。如醇王府创立的恩庆社昆班,有演员胡庆和、胡庆元等。后该班改为小恩荣科班,演员有老生陈荣会、旦角黄荣达、丑角张荣秀、红净郭荣仁、花脸吴荣英和裴荣庆等。醇王逝去后,小恩荣科班解散。此时北京城里的昆曲、高腔已被新兴起的皮黄代替,许多昆、弋(高腔)艺人为谋生计,纷纷走出北京,转入京南和京东的直隶(今河北省)中部一带,巡回各县镇演出。据我父亲和一些老前辈说,清光绪、宣统年间在冀中方圆四、五百里地之内,存在着几十个昆弋班社。它们既演昆曲,又唱高腔,称之为昆、弋“两下锅”。这些在冀中各县崛起的班社由于流行农村,受当地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民间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北方昆曲的特色。在演出中散发着朴实、粗犷、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冀中平原是北方昆曲艺术的摇篮。

当时在农村组织的昆弋班社,我不完全知道,仅就所了解的介绍一点情况:

徐廷璧在京东玉田创办益合班。演员有唐益贵、李益重、李益广、侯益才(侯永奎父亲)、侯益太(侯永奎叔父)、王益荣、王益友等。

丰翠合班,是和丰、和翠两个班社合演时用的名子,主办人为无极县孤庄村刘老东,演员有化起凤,郭蓬莱等。

元庆社,是文安县北斗李村任义礼和他儿子任铁庄创办的。任义礼有钱,有功名,文安境内无人不怕他,绰号“活阎王”,他儿子叫“小阎王”。元庆社被称为“阎王班”。侯玉山二十五岁时在此班担任主角,红极一时。

祥庆社,是束鹿县人王乡斋创立的。主要演员有白建桥、白玉田、吴祥珍、孟祥生、王祥寅等。

庆长社,是高阳河西村财主侯家创办的,由化起凤、侯成章承办一切事务。演员有花脸张子久、武丑兼武净邵老墨、旦角侯益才、红脸化起凤、武旦侯瑞春、刀马旦马凤彩、武生侯炳武、武丑韩子峰、花旦侯海云等。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宁肯挨冷受冻,也得看花脸老墨”,“景州、易州、保安州,谁人不识张子久”。可见邵老墨和张子久的剧艺当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

荣庆社,成立于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是大伙凑钱买了饶阳县常家一份戏箱,共分九股,有侯瑞春、侯益隆、郭凤翔、侯益才、赵德纯、侯海云、马凤彩等,后来韩世昌、陶显庭、郝振基、侯益太、白云生和我全参加了这个社。一九三五年分裂,把班牌分给了侯益隆。由我和侯永奎管事。

以上几个班社中,当年规模较大的是丰翠合班,我再具体谈谈它的组织和演出情况:(www.xing528.com)

河北省无极县孤庄村,有个财主叫刘老东。他一个人成立了两个昆曲班。大班叫和丰昆弋班,小班叫和翠昆弋班,两班共有一百五、六十人。刘老东有钱,把这两个班办得很阔气,其他各昆曲班社都比不了。刘老东亲自带领这两个班到京东各县演出,每年从农历正月初六开锣,到十一月十五日封箱,分为三个季度,每季度一百天。遇麦收、大秋、春节,各歇台三期,演员放假,以便与家人共同种收粮食,欢度节日。

该班的主要演员有郭蓬莱,外号郭达子,霸县王庄人,多才多艺,唱黑头兼生、丑两行;化起凤,新安马村人,红净戏最拿手;刘同德,蠡县陈村人,唱架子花和武丑。

演员的戏份按季度发给,每季度发一次,一般数目多为二十吊左右,每吊合制钱一千枚。“大梁”角色最多也不过四、五十吊。郭蓬莱每季度能拿制钱六十吊,全年三季共为一百八十吊。为地主扛活的长工,一个人所得的辛苦钱每年不过十五吊。

刘老东家在本村里有刘氏家庙,每年正月初六开始在他的家庙唱四天戏,叫“开门戏”。和丰、和翠两戏班,分别挂起班社的牌子,各唱两天。在开戏时使用的大铜锣有半寸多厚,直径三尺多长,敲打时发出“咚!咚!”的声音。每逢敲锣,方圆几里内全能听到响亮的锣声。

另外,在本村的中心场地,临时搭起大戏台,从正月初十开始为村民们义演四天,叫做“丰翠合”。这两次演出的演员、戏码、衣箱和场面等,全布置得非常整齐。正月十五吃过元宵,两个班便分道扬镖,各奔前程,去找“台口”。一直到麦收,才能回到家里休息休息。

清末民初,昆弋在冀中各县流行极广。农民不但爱看昆曲,还在农闲和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遇到接亲送友、过寿日、办满月、娶媳聘女、买房置地、邻里解和、求神还愿等等,动不动就唱几台戏。有时请来专业班社,更多的是请票会或子弟会。

当时巡回各县演戏,一般都以四天为一个“台口”,四天里演出四个“帽儿戏”。头一天帽戏是《天官赐福》,第二天是《文昌点魁》,第三天是《八仙庆寿》,第四天是《六国封相》,全是含有喜庆吉利意味的群戏,占用的人较多,借此亮亮行头,亮亮角色。幔帐也一天一换。

帽戏唱完了才开演“正戏”。戏码都是很硬的,如全部《白蛇传》、《玉簪记》、《玉杯记》、《琵琶记》、《乌盆记》、《千里驹》、《西楼记》、《烂柯记》、《长生殿》、《桃花扇》、《渔家乐》、《铁冠图》、《棋盘会》、《五人义》等等,全是成本大套的戏,从前在农村很受欢迎,不象现在只演一、二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