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诸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及成果

西北诸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及成果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汉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即今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境内,分布的民族主要有羌、氐、月氏、乌孙、塞人及其他西域诸族。汉匈在争夺西域时,必然要争夺河西地区,汉政府把隔绝匈奴与羌的联系,作为抗击匈奴的一项重要防御措施。汉武帝时,汉政府在河西设郡以“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东汉政府的做法激起羌族的激烈反抗,其中规模较大的起义,共有三次,大大小小的羌族起义与东汉王朝几乎是相始终的。

西北诸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及成果

秦汉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即今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境内,分布的民族主要有羌、氐、月氏、乌孙、塞人及其他西域诸族。

(一)羌

秦汉时期,诸羌分支繁多,分布范围极为广泛,《三国志·魏书》记载:“敦煌西域之南山中,从婼羌西至葱岭数千里,有月氏余种葱茈羌、白马、黄牛羌,各有酋豪,北与诸国接,不知其道理广狭。”西北地区的羌人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河湟地区;二是塔里木盆地以南至葱岭的西域诸国。

河湟地区是羌人的原始居地,部落繁杂,人口众多,羌人的大部落有数十个,如先零部、烧当部、牢姐部、封养部、当煎部、当阗部、烧何部、滇零部等。羌人的社会经济以牧业为主,亦有一定的农业。处于氏族部落发展阶段,“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杀人偿死,无它禁令”。[43]匈奴占据河西地区后很快便控制了羌人诸部,羌人的游牧地成为匈奴势力进入西域诸国的主要通道。

汉匈在争夺西域时,必然要争夺河西地区,汉政府把隔绝匈奴与羌的联系,作为抗击匈奴的一项重要防御措施。而匈奴把支持和怂恿羌人与汉朝政府的斗争,作为削弱汉朝力量的重要手段。汉景帝时,研种羌人留何“率种人,求守陇西塞”。景帝将其迁于狄道(今甘肃临洮)、安故(今甘肃临洮南)、临洮(今甘肃岷县)、氐道(今甘肃礼县西北)、羌道(今甘肃宕昌西南)等地,与当地汉人杂居。武帝时,汉政府在河西设郡以“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44]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在匈奴的怂恿下羌人以先零羌为盟主出兵10余万寇抄汉边郡,武帝派兵讨平羌人之后,设立“护羌校尉”,并向羌人地区移民。但仍不能阻止羌人与匈奴的交通,汉羌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于是汉朝调整政策,封羌族各酋豪为王、为侯、为君,对西羌各部实行羁縻统辖,基本上保持了安定的局面。

东汉政府为了强化对羌人的统治,开始釆取强力政策,一是屠杀,二是强行迁徙。如陇西太守、护羌校尉张纡,欺骗投降的迷吾羌部众赴宴,“施毒酒中,羌饮醉,纡因自击,伏兵起,诛杀酋豪八百余人”。为了分散羌人的力量,对聚居于青海湖周围的羌族部落,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强制迁徙。东汉政府的做法激起羌族的激烈反抗,其中规模较大的起义,共有三次,大大小小的羌族起义与东汉王朝几乎是相始终的。[45]

(二)氐

秦汉时期,氐人主要分布在武都郡、广汉郡、蜀郡和陇西郡,今四川成都一带到甘肃兰州一带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氐人纳入了郡县统治区之内。氐人东与汉族相邻,西与羌人相接,处于汉羌之间,或分别与二族杂居。当时氐人的社会尚处于分散的氏族部落时期,“君长数十”,不相总一。氐人善田种,能织布,并“畜羊豕牛马驴骡”。“其俗语不与中国及羌、胡同,各自有姓,如中国之姓。其衣服尚青”。“婚姻备六礼,知书疏,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46]可见氐人的礼俗文化受汉族的影响较深。

(三)月氏、乌孙、塞人

月氏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楚汉之际,自张掖酒泉以西至敦煌,都是月氏的势力范围。《汉书·西域传》记载:“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故疆,轻匈奴。本居敦煌,祁连间。”月氏国强大时,匈奴亦送子为质,冒顿单于就曾在月氏为质。汉初,匈奴勃兴,月氏与匈奴角逐于今甘肃西北一带,月氏败。汉文帝时,月氏被迫迁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一带,史籍上称之为大月氏。还有小部分羸弱的月氏部众留在原地,进入祁连山中,号小月氏,也称湟中月氏胡。他们与羌人通婚、杂居,过着与羌人相同的亦农亦牧的经济生活。

大月氏迁到伊犁河流域后,不久遭受乌孙人的攻击,再次西迁,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攻占了阿姆河中上游地区的大夏国地域,建国曰大月氏,由原来的游牧经济转为定居的农业经济。据《汉书·西域传》记裁,武帝时期,大月氏主要有五个翕侯。大约到1世纪左右,他们之间发生兼并战争,最后由贵霜翕侯建立统一的国家,史称“贵霜帝国”,两汉之世,甚为强大。

乌孙,最初居住在河西敦煌与祁连山一带,属印欧人种,但也有蒙古人的特征。[47]乌孙与匈奴同俗,所居无常,依随水草畜牧狩猎为生。西汉时大月氏西迁后,乌孙迁至伊犁河、楚河流域,驻牧繁衍,人口逐渐达到63万,军队18万,成为西域地区一个强大的政权。

塞人,西方的文献称为sacae,一般译为塞克人,《汉书·西域传》称为塞种人,秦汉之际,活动于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锡尔河流域以北的广大地区,根据现有文献和考古学资料,属于操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支的民族,大部分从事游牧业,兼事狩猎,手工业水平较高。[48]他们被西迁的月氏攻击,无奈南下,与大夏境内塞人合流,而后在今阿富汗西南部建立过塞克斯坦国。前1世纪初,南迁的塞人复向东迁,由罽宾(今巴基斯坦北部及克什米尔一带)向东分散。

(四)其他西域诸族(www.xing528.com)

汉初西域地区,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克什湖和葱岭(指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总称)以东,准噶尔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地区,存在着36个小国,后来又分为50余国。西域诸国按经济类型分为以农耕定居的“居国”(亦作城廓诸国)和以游牧为主的“行国”两类。

居国大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它们是龟兹(今库车)、焉耆、姑墨(今阿克苏)、抒弥(在今于田克里雅河东岸)、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莎车(今莎车)、鄯善(阿尔金山以北至罗布泊)、尉犁、温宿、危须(今尉犁、库尔勒、和静、和硕境内)、皮山(今皮山)、精绝(今民丰)、乌秅、渠犁、戎卢、且末(今且末)、小宛、单桓、仓头、捷枝、桃槐、乌垒(今轮台境)、捐毒等。

行国多位于山区、高原及半沙漠的草原地带,他们有婼羌(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的山区)、楼兰、姑师(今吐鲁番、鄯善和昌吉等地)、西夜、子合(今叶城、皮山南部)、蒲犁、依耐(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夜城南部)、无雷(今帕米尔)、尉头、山国、附金等11国。

36国的大小与人口多寡不一,其中大者如龟兹,人口达8万余;小者如单桓,举国仅27户194人。行国的族属据文献记载,从玉门关沿昆仑山北至葱岭间多为羌氐行国;葱岭地区为塞种;天山北麓为匈奴部落,其余行国则多为操伊朗语的部落。居国的族属,文献记载不详,但《魏书·西域传》中有“深目高鼻”、“文身绿睛”的描述,反映属印欧人种的体质特征。西域诸国各自为政,都很弱小。

经济生活方面,居国基本上都是绿洲灌溉农业,有城郭、农田、牲畜,穿丝绸和棉布衣服,喜饮葡萄酒。行国主要牧养牛、马、驼、驴、羊和骡等牲畜,只有少量农田,大部分粮食通过交换而得来。于阗、莎车、鄯善产玉,姑墨产铜,龟兹产铅,莎车、婼羌、山国等地产铁,因此采矿、冶炼、铸造业颇为发展。鄯善、婼羌等国善于制造盔甲和弓、矛、刀、剑等兵器。诸国因住居丝绸之路要冲,商业贸易十分发展。[49]

(五)西域诸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西汉与西域各族发生关系,始于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大宛列传》云,自张謇开通西域,“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者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汉初与西域的交往与匈奴有一定的关系,具有遏制匈奴,打击匈奴的性质。汉武帝为了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决定沟通西域,斩断西域与匈奴的联合,并造成匈奴的后顾之忧。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在建元三年(前138),张骞以汉使身份率百余人从长安出发,途中被匈奴俘虏,扣押十余年。后乘机逃跑,西行到大宛、康居、大月氏,返回长安时已是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再派张骞出使西域,目标仍然是打击和削弱匈奴,“断匈奴右臂”。[50]张骞先后到达乌孙、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等地,并派各位副使到达中亚各地,向各国表达友好交往的愿望,宣扬了汉朝的国威与中原文化,在中亚及西域各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张骞回长安后一年多,派往中亚各地的副使与各国使者始陆续来到长安,“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51]

汉宣帝之时,控制西域的匈奴日逐王降汉,使匈奴在西域的统治机构瓦解。于是在前60年,汉政府正式设立西域都护以统辖西域诸族,标志着西域地区在政治上正式隶属于汉朝。西域都护设立之后,组织和领导西域各国抗击匈奴,调整和加强了西域各国之间的关系,密切了西域各族与中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在西域境内,汉代交通路线(丝绸之路)有3条基本路线。北线,或经车师北上,或经蒲类,沿天山北麓,经伊犁河西行,把中原与乌孙及天山以北各游牧民族,包括丁零、匈奴等族联系起来。中线,习惯上称北道,沿天山南麓东西行,是中原与车师、焉耆、尉犁、乌垒、龟兹等地民族进行交通的通道,自西域都护设治所于乌垒,戊己校尉驻于车师后,这条路线更成为西域与中原进行联系的主要通道。南线,沿阿尔金山西北麓、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北麓西行,直到帕米尔。把中原与楼兰(后称鄯善)、抒弥、于阗、莎车、疏勒、无雷等民族地区联系起来,同时也是青海羌族与西域各族进行联系的重要线路。

西汉后期,由于政治腐败,社会经济衰落,西域都护在西域地区的权威和作用也日益下降。西域各国互相攻击,各国内部也不断发生动荡。至哀、平之时,由所谓36国分裂为55国。王莽时期,西域诸国与中原关系恶化。王莽死后,其任命的西域都护李崇为龟兹所杀,暂时结束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西域大部分地区再次受制于匈奴。

东汉初期,在西域地区虽有50余国,但控制西域各国的,主要有莎车、鄯善、于阗、车师4国,其中势力最大的是莎车,它曾统一西域各国。建武十四年(38),莎车王贤同鄯善王一起派人到洛阳向汉政府进贡。这是入东汉后西域与东汉政府的第一次直接联系。建武十七年(41),莎车王贤又派人到洛阳,请求东汉政府派都护,光武帝不从其请。建武二十一年(45),车师前王、鄯善王、焉耆王等西域18国俱遣子入侍。到洛阳后,各国王子“皆流涕稽首,愿得都护”。[52]光武仍以中原未定,不准其请。

明帝时改变光武帝对西域的消极政策,开始积极经营西域。汉明帝一方面釆取军事手段出击北匈奴,讨伐车师等附匈小国;另一方面派班超出使、诏谕西域各国,以重新建立对西域的统治。明帝永平十七年(74),东汉再次设立西域都护,恢复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统辖关系。其后西域都护虽经两度废立,东汉与西域的关系断断续续维持了120多年。在这期间,东汉与西汉一样,对西域是“设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都护之帅,总领其权”,“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53]保持了良好的、密切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