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零件检查

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零件检查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有异常应更换液力变矩器。当自动变速器曾有过热现象或ATF被污染后,应该清洗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内部干涉的检查。液力变矩器内部干涉主要指导轮和涡轮、导轮和泵轮之间的干涉。④液力变矩器轴套径向圆跳动检查。离合器重新装配后要检查离合器的间隙。不要将制动带随意弯曲或扭转,以免造成制动带变形,安装时不能复位,使配合间隙发生变化,造成制动器工作不良。

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零件检查

1.液力变矩器内单向离合器的检查

单向离合器的检查如图4-20所示,用专用工具插入油泵驱动毂和单向离合器外座圈的槽口中。然后用手指压住单向离合器的内座圈并转动它,检查是否顺时针转动平稳而逆时针方向锁止。如果单向离合器损坏则需要更换液力变矩器总成。

2.液力变矩器的检查

①液力变矩器初步检查。

要点:

液力变矩器的外部检查。目视检查液力变矩器的外部有无损坏和裂纹,油泵驱动毂外径有无磨损、缺口有无损伤。如有异常应更换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的清洗。当自动变速器曾有过热现象或ATF被污染后,应该清洗液力变矩器。清洗液力变矩器可以采用专用的冲洗机进行,也可以手工清洗,方法是加入干净的ATF,用力摇晃、振荡液力变矩器,然后排净油液,反复进行这样的操作,直到排出的油液干净为止。

液力变矩器内部干涉的检查。液力变矩器内部干涉主要指导轮和涡轮、导轮和泵轮之间的干涉。如果有干涉,液力变矩器运转时会有噪声。

②导轮和涡轮之间的干涉检查如图4-21所示。

要点:

将液力变矩器与飞轮连接侧朝下放在台架上,然后装入油泵总成,确保液力变矩器油泵驱动毂与油泵主动部分接合好。

把变速器输入轴(涡轮轴)插入涡轮轮毂中,使油泵和液力变矩器保持不动,然后顺时针、逆时针反复转动涡轮轴,如果转动不顺畅或有噪声,则更换液力变矩器。

978-7-111-46444-0-Chapter04-21.jpg

图4-20 单向离合器检查

978-7-111-46444-0-Chapter04-22.jpg

图4-21 导轮和涡轮之间的干涉检查

1—涡轮轴 2—油泵总成 3—液力变矩器总成

③导轮和泵轮之间的干涉检查如图4-22所示。

要点:

将油泵放在台架上,并把液力变矩器安装在油泵上,旋转液力变矩器使液力变矩器的油泵驱动毂与油泵主动部分接合好,然后固定住油泵并逆时针转动液力变矩器,如果转动不顺畅或有噪声,则更换液力变矩器。

④液力变矩器轴套径向圆跳动检查。

要点:

将液力变矩器所在位置做个标记,暂时装到飞轮上,用千分表检查变矩器轴套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如图4-23所示。如果径向圆跳动超过0.30mm,则重新调整液力变矩器的安装方位;如果径向圆跳动过大,而仍然得不到修正,则应更换液力变矩器。

978-7-111-46444-0-Chapter04-23.jpg

图4-22 导轮和泵轮之间的干涉检查

1—液力变矩器总成 2—油泵总成

978-7-111-46444-0-Chapter04-24.jpg

图4-23 液力变矩器轴套径向圆跳动检查

⑤液力变矩器的安装。

要点:

把液力变矩器安装到变速器上时,要使油泵驱动毂的缺口完全落入在油泵主动齿轮的凸块内,并检查自动变速器壳体前端面与液力变矩器前端面的距离,如图4-24所示。如果该距离小于标准值,自动变速器装到车辆上之后会压坏油泵齿轮。

3.行星齿轮机构单向离合器的检查

要点:

行星齿轮机构单向离合器如果滚柱破裂、滚珠保持架断裂或内外圈滚道磨损起槽,应更换新件。如图4-25所示,要求在箭头所示的方向自由转动,而反方向锁止,必要时更换或重新安装。

978-7-111-46444-0-Chapter04-25.jpg

图4-24 安装液力变矩器

978-7-111-46444-0-Chapter04-26.jpg

图4-25 单向离合器的检查

4.离合器的检修

①离合器摩擦片的检查。

维修提示:(www.xing528.com)

摩擦片上的沟槽磨平后必须更换。

摩擦片表面上的含油层(隔离层)若被抛光,则必须更换。

摩擦片上数字记号磨掉后必须更换。

摩擦片出现翘曲变形必须更换。

摩擦片表面发黑(烧蚀)必须更换。

摩擦片出现表面剥落、有裂纹、内花键被拉毛(拉毛容易造成卡滞)、内花键齿掉齿等现象都必须更换。

②离合器活塞回位弹簧变形、过短、折断,则必须更换。

③压盘和钢片上的齿要完好,不能拉毛,拉毛容易造成卡滞。

维修提示:

压盘和钢片表面如有蓝色过热的斑迹,则应在平台上用高度尺测量其高度,或将两片叠在一起,检查其是否变形。

若压盘和钢片出现变形或表面有裂纹,必须更换。

④离合器间隙的检查。离合器重新装配后要检查离合器的间隙。间隙过大会使换档滞后、离合器打滑;间隙过小会使得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检查离合器间隙一般是用塞尺进行,如图4-26所示。

要点:

检查离合器间隙时,可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枪、百分表和磁力表架。

压缩空气保持在0.4MPa的压力,把压缩空气枪对准进油孔,固定好离合器,把百分表抵住外侧压段,开动压缩空气枪,从百分表摆差得到离合器间隙。

5.带式制动器的检修

(1)外观检查

要点:

检查制动带是否有破裂、过热、不均匀磨损、表面剥落等缺陷。

检查制动带磨损是否均匀。

检查摩擦材料上印刷的数字是否磨掉。如果有任何一种现象出现,制动带都应更换。

(2)检查制动带摩擦片表面的含油能力 擦净制动带摩擦片上的油,然后用手指轻压制动带摩擦片,应有油渗出。如轻压后无油渗出,说明制动带摩擦片表面含油能力下降,应更换,否则易烧蚀和造成制动鼓干磨。

维修提示:

拆检修理带式制动器时,不要将制动带随意展平或叠压,以免造成摩擦表面的裂纹剥落等。

不要将制动带随意弯曲或扭转,以免造成制动带变形,安装时不能复位,使配合间隙发生变化,造成制动器工作不良。

(3)制动鼓的检查 检查制动鼓表面是否磨损严重,是否有烧蚀,如果磨损严重或有烧蚀,应更换制动鼓。

(4)制动器装配后工作间隙的调整 间隙过小会造成换档冲击以及摩擦片和制动鼓之间分离不彻底,间隙过大易造成制动带打滑。

维修提示:

调整时可将调整螺钉松开,先使制动带完全抱死,然后将调整螺钉退回1.5~2.5圈锁死。

对于倒档制动带,因油压较高,制动带与制动鼓的间隙应稍大一些,一般是拧紧后将调整螺钉退回5圈锁死。

(5)带式制动器组装后检查 可用400~800kPa的气压向伺服缸内施压,此时制动带应抱紧制动鼓,说明伺服液压缸正常。继续加压到伺服液压缸工作通道的同时,有另一把压缩空气枪加压到伺服装置的释放通道,此时伺服装置应松开制动带。

维修提示:

在检查制动带能否箍紧时,可用塞尺在加压前先测一下制动带的开口间隙,加压箍紧后再测一下制动带的开口间隙,便可推算出伺服推杆实际的工作行程。

检查时如发现异常现象,应分解检查。检查伺服装置钢制或铝制活塞是否有裂纹、毛刺、划伤和磨损等缺陷。活塞与活塞孔的正常工作间隙应在0.008~0.013mm。活塞与活塞孔间隙过大,会造成液压压力的损失。而活塞卡滞会造成工作粗暴或制动带打滑。

6.行星排的检修

要点:

检查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的齿面,如有磨损或疲劳剥落,应更换整个行星排。

检查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如图4-27所示,其标准间隙为0.2~0.6mm,最大不得超过1.0mm,否则应更换止推垫片或行星架和行星轮组件。

检查太阳轮、行星架、齿圈等零件的轴径或滑动轴承处有无磨损,如图4-28所示,如有异常应更换新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